第一百零六章 玄法載人亦載神(1 / 2)

大道爭鋒 誤道者 1637 字 2020-12-18

張蟬遠離那地坑之後,在半途見得一處山水尚可的地界,就將這些生靈全數放了下來,隨後一轉身,縱光往玄淵天遁走。

只是他卻不知曉,在他離去之後不久,這部族生靈對他叩拜不止,不久之後更是立起了一尊神像,那模樣與他所現金蟲法相有幾分相似。

他裹了晶玉破開天關,一路回了清寰宮,通稟一聲,就入內拜見張衍,待禮畢後,就將此物取了出來,並詳細稟告了此行過程。

張衍聽罷之後,也是點頭,就算找不到另一頭先天之靈,此行也是有所得了。

他掃了那晶玉一眼,此物如今還未能出世,那是因為被那同生之靈占去了大部分精氣所致,可只要再有外來精氣補養,仍是可以生誕出來。

想到這里,他先是令張蟬退下,隨後起意相喚旦易等人。

不多時,四名人道元尊又於神意之中聚於一處。

張衍將晶玉情形與三人道明,最後言道:「諸位道友以為,這頭先天之靈當如何處置」

傅青名道:「本還以為有一場波折,未想如此快便尋了過來,」他稍作尋思,「此頭先天之靈,可用心訓教,將來留之為人道護法。」

乙道人言:「歸入何人門下合適」

旦易道:「既然是張道友門下尋來,那還是交由道友處置吧。」

張衍尋思了一下,便接了下來。溟滄派中不收妖魔為徒,但作為鎮守護法還是可以的,而且有這頭先天之靈在這里,或還能藉此找到另一頭,他抬頭言道:「貧道這里只此一事,幾位道友可還有言」

傅青名這時打個稽首,站了出來,道:「傅某這里正有三件事,本來准備稍候再言,今次諸位既都是在此,那正好一並了。」

旦易道:「道友請。」

傅青名道:「這第一事,前回我與張道友商議,言及把外神一部分寄托於星象之上,後也與兩位及,傅某覺得,在那寄托之寶未曾煉化之前,當可先為此事,卻不知過去這許久,兩位道友可曾思慮妥當了」

旦易道:「原來是此事。」他看了看張衍,道:「張道友之策,在下回去深思後,覺得確有可行之處。」

乙道人言道:「既然幾位道友都覺無礙,那乙某也無他見。」

傅青名道了聲好,又言:「這第二事,傅某此前遣了千數名弟子下界探尋寶材,今朝終得齊全,已是可以動手祭煉那寄托之寶。」

青碧宮傳承百萬載,底蘊深厚,修為深厚的修士眾多,他又以善功為賞,才得以一氣將這些天材地寶都是尋了回來,不過這也得虧了這些寶材都不是太過珍奇,不然人手再多也不見得有用處。

「哦,尋齊全了么」

旦易眼前一亮,道:「此事不宜久拖,既然已是周全,那我等稍候便可著手祭煉了,傅道友請言第三事。」

傅青名道:「那日在下回去之後,思及外神補納困難,縱然外來得了法寶寄托,今後一段時日,想也是數目有限,故是想到了一策,或可彌補不足。」

旦易道:「不知道友是如何思量的」

傅青名緩聲言道:「將來若煉成這寄托之寶,那我等或可令門下無心道途之人投入神道之中,同樣寄托於此物之上。」

此語一出,三人都是神情微動,考慮起其中得失來。

修道人轉過一世後,前世之事,統統忘卻,等若換過一人。

雖是轉生再來,仍是自己,可大多數人其實只想存住眼下,而不願將那今世之我輕易拋卻。

要想做到這一點,除非能求得大道,從這塵世輪轉之中跳了出去,真正得以超脫。可能達到等境界的人,古往今來,也是少之又少。

而要是能以這寶物為寄托,這這外神之路其實也不失為一個選擇,至少不必再擔心壽數問題,只要那寄托之物仍存,就可以一直存活下去。

這里弊利皆有,所謂利者,只要他們四人還在,寄托之寶不失,那就可維持住這些人無礙。

而弊端,卻是一旦寄於那那寶物之上,那么一身精修得來的法力自會一並同合,將來再難有所增進,只能如那些神明一般,立下大功,方可得以拔擢,可要是被罰遭貶,那么法力就可能無法再行運使了。

且若此寶一旦出了什么變故,那么單純憑借自身,此輩也就再無入世輪轉可能,除非有真陽大能願意耗費法力將之接引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