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五章 神光不照難驚世(1 / 2)

大道爭鋒 誤道者 1687 字 2020-12-18

張衍與全道兩位定下計議後,為宣明己方才是正教,於是著門下擬立詔旨,此中歷數天帝及昊、嫪二氏之過失。

而就在這封詔旨出後不久,三人都是生出感應,當即明白,自己於天庭偏殿之**奉已被撤去。

顯然天帝在得知此事後,已知無法緩和彼此,故是徹底倒向了德道那邊。

對此三人都是漠然以對,偏殿供奉不過是做個樣子罷了,只是天庭敬畏太上,不敢不如此做,現在既然撕破臉皮,也不用指望天庭能安忍以對了。

不過只要能扶持自己所看重的帝子承繼帝位,將己道立為正教,那么自然可得列正殿,所以這也只是一件小事罷了,不必如何在意。

只是要更易帝位,就要先推翻德道。

至於十四帝子,對他們來說根本無足輕重,在這場有三方太上參與的博弈中,甚至連一粒塵埃都算不上,將來自可交由新帝去解決。

右側那位道人這時憑空一指,當即有一道金符生出,隨後飄飄落下,他作勢一請,對張衍言道:「約斗符書在此,還請道友過目,看此中有無不妥。」

張衍目光一落,須臾看了下來,全道二人還沒有親自下場的打算,只是准備安排門人弟子前去與德道比斗,勝者為尊,敗者退去。

如此選擇,也是可以理解。因為太上一旦動手,很可能導致宙宇崩滅,諸天俱消,若是不想重造現世,那彼此間就要竭力回避斗戰。

他抬起頭來,問了一句,道:「若是德道三位不接這場約斗,又該如何?」

全道兩名太上沉默下去,這是他們最不希望看到的事,要是德道不接此戰,那事情將會變得麻煩無比。固然他們可以派遣座下門下人攻上天庭,但德道卻是可以將之遷入紫闕山中,真要到這一步,那除非他們二人親自動手,否則是無法攻破那處的。

關鍵仙庭這處,還有他們想要得到的物事,帝印不拿到手中,不得天地眾生認可,便是另立天庭,也無用處。

左側那道人言:「道友可是有什么辦法?」

張衍目光變得銳利起來,道:「現下非是講道理之時,當是直上紫闕,一整乾坤,貧道有一寶,可定現世,若是兩位道友以為可以,貧道當是祭出,到時再與德道決逐勝負,便無此慮。」

全道二名太上都是沉吟不語,若有這等寶物,便不去管此中玄異,也至少可以承受數位太上合力,只是他們同時也是想到,此寶既可用來守御,但是否可以用來攻襲呢?而且要是當真有此威能的話,他們二人也未必能夠抵擋。

需知他們與張衍現在雖是友盟,可實際上只是因為有共同敵手才不得不站在一起,而一旦驅逐德道,那就又是對手了。故而對此也是懷有一絲警惕。

張衍所言這寶物,這實則是借托太一金珠之殼,由他自身法力維系,只要祭了出去,那么就能隔絕內外,下來自己出手只要不是太過,就不虞對方正身現。

可要是全由得他自己來做此事,可能一上來就會驚動此輩正身,而若能得到全道這二人贊同,那么就大不一樣了,因為是這其自身所允許的,並不因此泄露天機,

左那太上考慮許久之後,又與另一位私下商議了一會兒,才言道:「還是先下斗書去往德道,若其不納,再行道友之策不遲。」

張衍微微一笑,道:「就依兩位道友之言。」

他料定德道是不可能這么容易就被掀翻下來,到了最後二人無計可施之時,還是會回到自己這個路數上來的。

全道二人得他附和後,當即擬斗書一封,再起法力送去紫闕山中。

過去不久,就有一封回書飛至。

左那道人將書拿過,打開一看,道:「對面言說,願與我約斗三場,而後再言其余。」

張衍淡笑一下,德道對這里面勝負劃定為何,卻是提也不提,看得出其等並無什么誠意,不過是想暫時拖延罷了,只是兩位全道太上顯然不這么想,且似是認為此戰也無需離忘山來插手,當即就派遣三名弟子下山,往赴此約。

紫闕山中,此時約戰之事已然為治樂等人所知,因為此一戰並不牽扯太上,所以依舊按照前例,由得他們三人議定。

三人此刻都很是篤定,前番他們與離忘山還有全道門下較量過一番,從道行法力上比較,彼此相差有限,兩家聯合雖隱隱過他們一線,可也未曾到過他們的地步,說得上是勢均力敵,所以這一場爭斗最大可能就是難分勝負。

而且以太上門下,只要爭斗起來,三年五載分不出勝負也是平常事,或許拖個幾十上百載也是可以,到那時候,情勢又將不同,可因為才是德道眼下正教,所以定然對他們更為有利。

治樂道:「全道也不可小覷,為打消其等貪妄,此一戰便由我與兩位師弟一同上前應付吧。」

治生、治常皆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