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尋由本來非一氣(1 / 2)

大道爭鋒 誤道者 1699 字 2020-12-18

曜漢老祖轉回鏡湖,不久又回到了那台座之上,向那季庄道人打一個稽,道:「那張道人已是回去了。」

季庄道人言道:「曜漢道友看這一位可能同意我輩之見?」

曜漢老祖呵呵一笑,道:「我仍是先前之語,這一位銳意進取,是絕然不可能答應我等條件的。」

季庄道人看了看其余人,道:「諸位意思呢?」不待眾人開口,他看向玄澈、參霄二人,「兩位與那位張道人也是打過交道的,若有不同見解,何不也說上一說?」

參霄、玄澈二人自到此之後,就很少開口,因為他們早是看出來,雖然季庄道人表面謙和大度,可實際上外寬內忌,容不得不同聲音,所以上次商量邀請張衍之時,他們便一直是冷眼旁觀。

二人心中明白,這人不是要聽他們意見,而是看他們態度如何,哪怕這僅只是表面上的,否則何必現在來問?早前商量的時候就可以找上他們了,所以越是遮掩,反而越會引起其人疑忌,現在只需照實言說便可。

參霄道人笑了一笑,先是開口道:「我以為此舉對那張道人並無多少好處,反還要他壓服那些托庇在布須天中的同道,他似不必要如此。」

季庄道人道:「哦,只他一人能以修行,難道不是好處么?」

參霄道人言道:「可他用不著與道友做約,亦可以繼續修行,似不必多此一舉。」

玄澈道人這時沉聲言道:「其余事我並不知曉,只知那張道人背後是有宗派門人的,他絕無可能斷絕宗門傳繼之路。」

季庄道人唔了一聲,倒沒有什么不高興,反而和顏悅色道:「兩位之言,也有幾分道理。」

他看向曜漢老祖,「曜漢道友,若這位果然不同意,那我等仍按原先計議行事。」

虛寂之中,張衍轉過身來,見那位持劍道人正背對著自己站在那里。其人一直不正面示人,這里原因他本是能夠猜到一些,在聽得季庄道人一些話後,心中更是有了一個不太明朗的答案。

不過今天他不是為追究此事而來。

他道:「貧道今次找尋道友,是有一事想要求證。」雖與這位只是接觸過幾次,可他卻是清楚,和這位說話無需彎彎繞繞,有什么直接動問便是了。

持劍道人道:「但說無妨。」

張衍道:「不久之前,貧道受一位道友之請去其門上作客,只是其後來所言之語,卻是令貧道有幾分疑惑。」他下來便將季庄所言,挑了些緊要的部分說了一說,又言:「貧道問一聲道友,其人所言,到底有多少可信?」

持劍道人聽罷,並沒有說及那些事,而是道:「道友當是見過那曜漢了?」

張衍點道:「不久之前方才見過。」

持劍道人道:「我與其照面之時,曾言其人並非我所識得之人,而我有一句話未曾說,我亦非是當日之我了。」

張衍心中微微一動。

持劍道人道:「造化之精破散之時生何事,我原先或許知曉,可現在已是割舍開了這些,不然也無法站在此處,除非是當時親歷之人回到此間,不然無法知悉真相。那位季庄道友言說那一位存在是大德神意寄托,還說需傾吞諸為此代償,此事的確為真,不然我也不必出來阻他,不過這未見得定然是所有大德之念,需知每一人心思俱是不同,各位大德更是道法不一,又怎可能合於一處?」

張衍聽到這里,不覺眼前一敞,有些疑惑也是隨之解開,這么看來,那一位存在之所以顯化,或許是其中某一位大德所為,當然也可能不止一人,但絕然非是全部。

說來也是,就拿太冥祖師來看,其既然安排了玄澈成就煉神,那也就沒有必要再讓其被那一位存在侵吞了去,否則這便是自相矛盾了。

不過那一位的威脅也是真正存在的,季庄道人不管出於什么目的要如此做,其手段終歸是針對那一位而來。

他想了一想,道:「季庄有言,若是使得諸多同道不再追逐上境,並奪去億萬現世生靈大道之緣,便可使得那一位存在再無法恢復實力,道友以為,此事當真可行否?

持劍道人對此卻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態度,道:「這卻無關緊要,若是諸位認為壓制修為便可令那一位難再引動因果,那便如此做好了。」

張衍見他態度如此隨意,微微一訝,可隨即一轉念,也是能夠理解其人想法了。

恐怕在這位看來,此事沒有多談必要,因為季庄就算做成這等事,也是無可能永久持續下去。

因為季庄等人並無法算到每一分天數運轉,稍有差池,就會功虧一簣。

這其實並不見得就比主動出擊,打壓那一位存在來的更好,只不過季庄道人本人偏向於保守,出於惜身目的,不願意與那一位存在打生打死,所以才竭力做此選擇。

況且大德的布置又豈是這么容易破解的?就算當真推行下去,恐怕也不過是緩濟一時,仍然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所以無論如何做,大勢都是無可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