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封固道法絕上境(1 / 2)

大道爭鋒 誤道者 1657 字 2020-12-18

季庄道人不禁有些意外,望了張衍一眼,看去似乎是沒想到張衍竟是在乎這等事,他沉吟一下,道:「不知道友對此有何建言?」

張衍眼眸深處幽芒隱動,旋又消去,自他氣、力雙身合一之後,感應之能遠以往,能輕易窺見到以往不可知之處。方才卻是敏銳感覺到,季庄道人表面看去對此事並不在意,可實際卻很是著緊此事。

他立刻盤算起來,莫非這才是其人真正目的不成?

他不禁想到,當年太冥、鴻翮、曜漢、陵幽四位祖師皆是在九洲之上留下了道統,從後來所留下的渾天來看,這幾位的目的,很可能就是推動後人攀登上境,再用其力與己牽引,繼而重返歸來。

當然,前提是這四位祖師都是受了造化之精破碎牽連,到底事情是不是這樣,舍季庄不提,真正大德他一個也未曾見過,所以無法下得定論。但假設這一點為真,那么季庄是否想借此機會順勢斷絕所有大德歸來之路呢?

這是很有可能的,假設其人還有意造化之精,那么一人獨享總好過眾人分享。

只是無論季庄這名大德究竟還剩下多少力量,其人看待諸物的目光無疑是站在更高處的,而未曾到此層次之人則難以看到全部,所以此事他唯有先按照自身想法來為,於是他道:「若是道友要阻斷諸世生靈道途,貧道恐是難以答應。」

季庄道人問道:「這是為何?」

張衍道:「我為布須天御主,此方造化之地有現世附著其上,可謂常存不滅,我有不少後輩弟子駐落此間,廢其等道法之舉,非我所願見得。」

季庄道人點頭道:「原是這個原因,是我思慮不周了。」

這等事也只有造化之地御主才有,通常現世無得攀附,在所有煉神修士眼中都是一瞬即滅,而攀附在造化之地上的現世則是不同,造化之地不亡,那么現世自可一直長存下去。

他考慮了一下,道:「也罷,百步之行已九十,不妨給道友一個情面,而今布須天中那些個修道之人可從此列之中劃去,只是此後不得再入煉神之境,只是過後之人,不得再追循前人道法,道友以為如何?」

張衍念頭數轉,從如今布須天來看,不管旦易、傅青名還是乙道人,亦或是萬闕,因為本身根底所限,都是沒有入得煉神之境的指望,所以這一條限制對他們實際沒有什么意義。

而山海諸派之中,連真陽元尊也無有一個,更遑論煉神太上了,說不定等到他找尋到對抗造化寶蓮的方法時,連真陽之境都還沒人成就。

不過重點不是在這里,現在他更能肯定,季庄的確很是重視此事,那不得追尋前人道法那一說更是十分值得玩味。

何為前人道法?

從大處講,氣道才是前人道法,力道也勉強可算,而法道則不在此列,因為這一脈路數只是道理上存在此等可能,成就者從道而行,不尊前人。

而從小處講,我若再造一門法門,但與前人之法全然不同,想必也是不在此列了,他感覺季庄名義之上是看他臉面退讓,實際上就是想在這里面做文章。

他今次若不提此事,其自是想要如何擺弄便如何擺弄,根本不會來解釋這些。

不過關於那後人之路,他也同樣有一番想法。

念轉至此,他道:「那此事道友准備如何施為?」

季庄道人言道:「現世無數,生滅不定,我輩縱然脫其上,可也難以處處兼顧,我當以造化寶蓮渡之,此中只需道友不做妨礙便好。」

張衍微微點頭,看得出來,這與遏制諸人修持是一個道理,要是其人做此事時有煉神大能與之作對,那么就算可以做成,也會被牽扯到一部分力量,而其為避免這等事,所以才會這般好說話。

這是一個好消息,說明只要有足夠力量牽扯住其人,是可以阻礙此事的。

季庄道人這時打一個稽,道:「我這里有一事,也需拜托道友。虛寂之中定有躲藏起來的造化寶靈,此輩或會與我對抗,若其四處躲避,或是意圖托庇入布須天中時,望道友能夠將之拒之門外。」

張衍淡聲道:「這等未明之事,言之過早,若屆時當真遇到,可再另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