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若得逍遙不取道(1 / 2)

大道爭鋒 誤道者 1722 字 2020-12-18

演教某處界門之前,光幕一陣晃盪,泰衡老祖帶著幾名弟子從里走了出來。

他轉過身來,仰觀著這一面靈光大幕,贊嘆道:「演教這等布置果然不凡,倒不知是哪一位元尊的手筆。」

那弟子道:「有傳聞說……」

泰衡卻是一抬手,止住他說下去,道:「元尊之事,若非早得實證,不可妄自揣度。」

那弟子一怔,虛心受教道:「老祖說得是,弟子妄言了。」

泰衡老祖在此觀覽了片刻,又與守壇弟子閑聊半日,這才帶著幾名弟子下了法壇,

在那些一同歸來的道友逐一解脫或是消亡之後,他便去了山海界,並見到了原來大弟子轉世之身魏子宏。

只是如今其人乃是元尊弟子,修為法力也已不在他之下了,而且兩者因果牽扯早斷,所以他也是平等視之。

魏子宏這一身功法,雖然經過自己改進,與原來已是大不相同,可終究還是得自泰衡老祖之傳,所以對後者也是頗是禮敬,

在瑤陰派盤桓數載後,順帶收了幾個徒兒,便到處游歷。

數百載下來,他也是動了安居的心思,故是來到這處以景物壯麗出名的界域之內,准備尋一處僻靜之地駐足。

幾日之後,師徒幾人行至一處大河之畔,泰衡老祖稍作觀望,就把上下游的景象都是看了遍,只見沿著這水路有十數座大邑,兩岸人煙稠密,車馬舟船往來不絕。

他點贊嘆道:「常聽人有說,演教不修靈機,只修自身,乃侵害舊法第一教,可是我觀其等治下,卻是物產豐盛,世人享有安樂,只這一樁,便是莫大功德了。」

有一名弟子卻是不以為然,道:「老祖,世人如何,與我又不相干,況且我輩修道又哪需什么功德,便是余寰諸天的善功,說到底也與善惡無關。」

泰衡老祖搖頭道:「不對,」他指了指心口,「功德在心,心正則無邪,無邪則意誠,意誠則修行無礙,怎么又會沒有關系呢。」

有弟子不服氣道:「老祖,那惡人真心認為行惡事對自身有利,那豈不是他也能借此功行精進?」

泰衡老祖正色道:「有此般人,但我若見得,則必誅之。」

那弟子心里暗暗嘀咕,說了半天,還不是看實力?

泰衡老祖看出他們所想,道:「我非是說笑話,試問你等修行,是希望身邊多得修善功之人,還是那修惡果之人?」

幾名弟子不禁相互看了看,有人出聲道:「老祖,那自是修善功之人為好,誰願見得同門師兄弟中有人修惡果,這樣豈非要整日提防了?那還修什么道?」

另有弟子不寒而栗道:「若真有這等人在身邊,你中了算計,還不知是誰人行事,就算那些魔道妖人怕也不敢與這等人相處一處。」

泰衡老祖道:「那便是了,善法乃人心所願,惡法乃人心所棄,故而不容於世,便無有我,亦有他人代而誅之,你便不求他人行善,自己平生不做惡行,那也能得一個問心無愧,與你等修行也自有好處,」他指了指下方,「演教布局於凡世之中,令世人安享太平,弟子修行起來心障必是極少,所受限者不外是悟性罷了。」

眾弟子都是有所思。

因為這里離塵世太近,不適合做那修道之所在,泰衡老祖帶一行人往高原尋去,最後來到了一處山梁之上。

他在此佇立觀望,遙看天地,見山梁一面望去山水秀美婉約,如殊麗女子,而另一面望來,則是雄渾大氣,如山聳雲涌,

他不覺稱奇,又見山下有一大湖,若海若洋,海上不遠處有一座山台,寬闊平整,恰似天然講道之所,不禁撫須點頭道:「此地正可為我立府之地。」

定下此處為自家洞府之後,他便起神通法力,在這里搬挪山石,營造宮觀,不過半月之後,已是營造出一方仙家福地。

泰衡老祖每日在此授課講法,閑時游覽山水,又降伏了一頭大鯨,每日乘鯨垂釣,過得好不愜意。

他修為雖高,可心中清楚,沒有周還元玉,自己是打破不了那一層屏障的。

他對此也是坦然處之,只要有紫清靈機在,那么自己便算得上是壽數不衰。

修道人能修到他這等地步的,也是少之又少,他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呢?逍遙渡世才是仙家該為之事。

有一日,他正帶著弟子泛舟海上,一名弟子忽然道:「老祖,弟子有一事一直不解。」

泰衡老祖語聲溫和道:「你說。」

那弟子道:「老祖為何不受魏掌門之邀,留在瑤陰派中?那里風光也是不錯,瑤陰派弟子更算得上是老祖徒子徒孫,何必到這偏遠之地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