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1 / 2)

大道爭鋒 誤道者 1575 字 2021-01-25

山海界,北天寒淵,天豐洲。

鄒敘安結束了一夜修持,自洞府之內推門而出,舉目所見,乃是濕濛濛半卧於蜿蜒江水之中的雨後青山,偶有鶴鳥清唳而過,朦朧雲團緩移之時,偶有光芒灑下,此狀此景,恰如一幅山水畫卷。

他看了許久,微微嘆息。

天豐洲中的景物風光他怎么也看不厭,只是茫茫千余里之內,除了他這一個修道人外,就再無其余同道了,可謂十分冷清。

他雖也算得上是溟滄門下,可傳承的卻是早已覆滅的玉霄派道統,而最初承繼之人不過寥寥幾個而已。

他與這幾位除了所拜的道傳祖師相同之外,彼此並沒有師承關系。便是師長轉生,也是由溟滄派來接引,並不需弟子去為。

不僅僅是這樣,所有神通功法在修持之前,都需向溟滄派申稟。

這般做法,便就使得前輩後輩之間的功法傳遞再也沒有了緊密聯系,門庭也就無有可能擴大。

這般做他也是理解的,並且覺得應該如此做。

在深切了解這派道法後,他覺得此脈之中只要出現一個一意復興道傳的傑出弟子,那么真就可以由此振興宗門了,那對山門來說可非是什么好事。

只是門中這等態度卻是影響了下面弟子,久而久之,這里就成了無人願意接近的偏僻所在了,弄得他好似成了流放之人一般,便是出去訪友,那些同門對他也是冷淡異常,這也著實令他無奈。

正在他悵惘之時,有一仆從遠遠趕了過來,道:「老爺,外間來客人了,說是您的舊識。」

「舊識?」

鄒敘安很是訝異,不知誰人會來拜訪自己,問了下來人形貌,那仆從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意識到來人不簡單,便道:「好生請了過來。」

仆從領命而去,不多時,便見一名玄袍罩身的年輕道人走了過來。

鄒敘安只覺來人似是十分眼熟,再望去一眼,一個恍惚之間,前身識憶一下涌上了腦海,不止如此,他連身軀也是返還到了前世未曾壞得道基之前。

這一刻,他仿佛從一個深長的夢中醒了過來。

他雙袖展開,看了看自身,又看向前方,驚喜言道:「師弟,可是你么?」

張衍笑了一笑,抬袖拱手道:「周師兄,許久不見了。」

周崇舉上下打量了幾眼,連連點頭道:「果然是師弟!」他沒有半分因為張衍身份變化的不自然,側身一讓,道:「師弟快進來坐,你我師兄弟闊別良久,今日正好一敘。」

張衍也是點首道:「師兄請。」

仆從有些摸不著頭腦,他記得自家老爺修道百年,除了近日多了一個被門中派遣過來學法的弟子外,一直都是一人修持,何時又有過一個師弟了?不過看兩人應該是熟識,身為下人,此刻也不敢多打聽,、

周崇舉與張衍到了里間坐定,又命仆從奉上清茶,此時他看著眼前的人與物,恍惚之間,仿佛又回得當日溟滄派的那艘漁舟之中,一時也是感慨萬千。

張衍這時道:「師兄可還住得慣這里么?」

周崇舉笑道:「以往我還有所抱怨,不過方才識憶得復,卻是覺得不差,此地幽靜,甚合我意,下來若是煉丹,也不會有人前來攪擾。」

他此刻方才清楚,門中的那些安排,實則就是按照他原身轉生之前的意思來的,只是此身卻是性子不合罷了,不過現在自是沒了這等問題。

若是按塵世時日來算,兩人也算得上數千載未見了,各是說了一番別後敘言。

不知不覺間,天色黯淡下來。

周崇舉道:「師弟而今道及至巔,大道之中,當無事物可以隱瞞於你,為兄卻有一問,不知當初那指教我師兄弟二人的那位道長如何了?」

張衍笑了一笑,卻沒有回答,而是站起身來,道:「師兄,師弟該走了。」

周崇舉也是站了起來,道:「師弟下來要去何處?」

張衍看向遠處,道:「尋道。」

周崇舉微微詫異,道:「以師弟而今之能,莫非還要尋道么?」

張衍搖頭道:「道途之上,無有止境。」

周崇舉一思,緩緩點首,同時嘆了一聲。

張衍笑道:「師兄不必惆悵,日後若欲見師弟,可來天青殿尋我。」

周崇舉一怔,隨即也是一笑,道:「那為兄今日就不留師弟了。」

張衍一禮之後,擺袖出門,行空而去,愈來愈遠,直至隨煙雲沒入天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