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五十六節 指路,投資,多元化(1 / 2)

還看今朝 瑞根 1635 字 2020-12-18

專注執著和多元化,孰是孰非,誰對誰錯,很難一言以蔽之。

既有多元化大獲成功的,也有專注執著於某一行道而成為行業冠軍的,如果找到結果再來倒推其過程,你會現結果真的決定過程,只要成功了,那么過程中怎么做都是明智的。

剛愎可以用執著來形容,三心二意可以用因時而動來解釋,總而言之,你成功了,那么自然有人來為你所做的一切來洗地,而失敗了,那么你再明智的抉擇也不過就是多添幾分悲劇色彩。

對於沙正陽來說,前世的記憶足以為他提供無數個經典案例,正面的,反面的。

ge的多元化未必就是失敗的,起碼在傑克·韋爾奇時代是成功的,至於後期開始滑坡,究竟是什么原因,眾說紛紜。

韓國體系的財閥,比如三星,現代,一樣也能證明綜合性,或者就是多元化的財閥,一樣可以成功,當然失敗者比如大宇,也是多元化的典型。

夏普的專注,依然免不了失敗,東芝不惜一切代價押注核電,結果就是灰飛煙滅,日國人的專注進而成功是出了名的,但是恰恰是那些不專注的似乎都還獲得很滋潤,而那些很專注的卻屢屢受挫,甚至抵御風險的能力被削弱。

在沙正陽看來,專注執著和多元化,其實並不矛盾,在某一主業領域執著專注這是成功的基礎,但是在其他領域通過戰略投資來實現資本的增值,以期降低風險,甚至為主業提供更大資本支持,那一樣不是壞事。

這里邊關鍵在於,你能不能用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你能不能將資本很合理的分配到這些領域中。

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那這種多元化未必就是錯誤的,這是沙正陽的理解。

當前的東方紅就面臨著這種問題。

東方紅酒業業績持續火爆為東方紅集團帶來巨大的現金收益,在酒業這一塊的持續投入自然不必說,新品的開,渠道的建設,廣告優勢的保持,這都沒有問題,但如果仍然還有相當數量的現金滾滾而來呢?

那該怎么做?財務投資,還是繼續在實業上拓展?

但無論是財務投資和實業拓展,都一樣面臨著在新領域的風險挑戰,畢竟跨界不是那么好玩轉的。

對於沙正陽來說,他需要做的就是給他們大氣,同時也要給他們一些建議。

「正陽,我們知道你說的那些,我們想問的是更遠一些的規劃,你說的我們都懂,繼續新品開,渠道鋪設,這一兩年我們都會在這些問題上加大力度,但還有么?」

焦虹說完,寧月嬋又接上。

「我們有充足且源源不斷的現金回籠,我們不確定太遠的未來會如何,但我們知道這一兩年間我們還會保持著這種狀態,但未雨綢繆,提前准備,才是長久之道,所以我們想聽一聽你的觀點,或者說,你幫我們指一條路。」

沙正陽打量了一眼寧月嬋和焦虹。

應該說自己離開這幾個月,寧月嬋和焦虹的變化很大,包括高柏山這些人,在整個氣質上似乎都有脫胎換骨的改變,那就是變得更加自信和獨立,但他還是能感受到他們在自信獨立背後的一份焦灼和壓力。

無論是東方紅還是自然堂,它們的歷史都太短了,兩年時間,幾乎是彈指而過,一下子打造起這樣龐大一個商業帝國,哪怕外界驚呼膜拜,但是他們自己很清楚,這個帝國的根基還太淺,底蘊還差得遠。

或許在有些人心目中就會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但是寧月嬋、焦虹和高柏山他們不會。

這個帝國的構架於自己之手,從道路的指向,到構架的鋪設,都是在自己手上完成的,當然,他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現在他們想更進一步,或者說他們想要讓自己充當的角色變得更加豐滿充實。

無論是寧月嬋、焦虹還是高柏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夠自信,這源於他們在之前都幾乎是一無所有的白身,基本上沒有過真正成功的經歷,他們的一切成功都是在東方紅集團取得的,而東方紅集團卻又是自己一手締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