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百六十五節 施壓,待發(2 / 2)

還看今朝 瑞根 1626 字 2020-12-18

這幾個地市展度都很快,幾乎每一次省里開經濟工作相關的會議,都能聽到對這三個地市的表揚。

「是有一些想法打算,我前兩天也跑了一趟,心里有了一個大概,但鑒於咱們開區的底子太薄,如果要想在一年時間里有巨大改觀,難度很大。」

沙正陽不得不先預留一些余地,萬一對方期望值太高,最終沒能達到對方的預期,這自己可不好過。

「正陽,你不用給我在這里下埋伏筆,行不行,我需要你給我一個預判,93年經開區工業總產值27oo萬,94年你預計能實現多少?」話一出口,林春鳴又下意識的搖搖頭,自我解嘲的道:「哼,一年時間,就算是招商引資進來企業,還不知道連廠房能不能修好呢,算了,明年你預計呢?」

這個要求實在太不切實際了,今年才2月份,就要預測明年開區的工業產值,沙正陽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好在林春鳴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又嘆了一口氣:「算了,這事兒不說了,正陽,開區今年必須要有大改觀,這是市委對開區黨工委的要求,也是我對你的要求,除了無線電廠改制問題外,其余精力你都要放在開區上,老錢對你很信重,我也認為你當得起市委對你的信賴。」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沙正陽覺得自己就只差說殫精竭慮死而後已了。

見沙正陽沒說話點了點頭,林春鳴也知道自己逼對方太緊了,想到華峰電器宛州公司這一個月生產銷售良好勢頭,林春鳴又下意識的想要抱更高的希望,這源於沙正陽的確給他太多驚喜了。

「漢都去年gdp35o左右,我們宛州不去比,也沒法比,但涪崗去年gdp實現了168億,昭陽157億,連通河都實現了139億,可我們宛州呢?152億!」林春鳴臉色青,「去年漢都經濟增13.9%,涪崗呢,14.5%,昭陽14.7%,通河16.9%!我們宛州呢?9.8%!」

「我們人口比通河多2oo萬,相當於涪崗兩倍有多,接近昭陽的二點五倍,但我們的gdp卻不及涪崗和昭陽,若是論人均gdp,我們更是連涪崗和昭陽的一半都不到!」

「通河五年前的gdp連我們的一半都不到,現在卻趕了上來,現在甚至在人均gdp上都與我們並駕齊驅了,這種局面讓省委很不滿意,論條件,通河是山區丘陵為主,與我們宛州的自然條件以及經濟基礎相比,不可以道理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我們宛州的展停滯不前了?」

背負雙手的林春鳴如此情緒失控,沙正陽已經很有些時間沒看到了,估計是某件事情,或者某個數據,或者是某個領導的電話刺激到了他。

來了宛州半年了,宛州的情況貌似有些有所改觀,但是在各種數據上並沒有體現出來。

這也很正常,無論是招商引資也好,還是企業改制也好,都是去年1o月之後才開始啟動起來,真要見到效果也得要今年才對,但是領導們可不管你這些。

1月份去年的各方面數據就出來了,大家都得要看要比,你宛州還是這個熊樣,哪怕心里有數的領導知道原委,但是擺在明面上卻一樣讓林春鳴臉上無光。

「林書記,理由原因其實大家都知道,……」沙正陽忍不住辯解了一句,「我相信省里領導也一樣清楚這里邊的原委,您才來半年,又沒有點石成金的本事,哪有那么快?」

吐出一口濁氣,林春鳴稍微緩和了一下情緒,瞪了一眼沙正陽。

「這不是理由!通河經開區去年引入了項目企業33個,其中投資過1ooo萬的就有7個,總計簽約引資1.7億元,實際到位資金93oo萬,可我們宛州經開區呢?去年引資項目5個,但實際到位的僅有2個,投資不到1ooo萬,現在還在和市里扯皮,認為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政府不守信,……」

沙正陽也知道這事兒,他也專門去和兩家企業進行了溝通,但是人家說得也很在理,你道路半天不通,水電時斷時續,周圍的配套生活設施條件不具備,怎么來讓人家企業滿意?

要知道當初管委會承諾企業可以在廠區內修建職工宿舍,但是管委會應當將企業周邊五百米內的生活配套設施建設起來,可現在別說五百米,就算是一千米甚至兩千米都難以滿足人家的需要,人家當然要投訴反映政府的失信了。

但管委會一樣頭疼,你要配套生活設施建設,總得有點兒人氣人家才願意來吧。

無論是銀行、郵電所這些,還是錄像廳、小食店、雜貨店這些,那都得要建立在有人人氣的基礎上,現在就這么幾家企業,你怎么讓別人來?

這也就是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