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談笑凱歌還 第三節 納人,用人(1 / 2)

還看今朝 瑞根 1590 字 2020-12-18

見成功的勾起了沙正陽的回憶,徐利平也趁勢到:「當初沙總在銀台創業也肯定也很艱難吧,篳路藍縷,鄉鎮企業那個時候要做起來,不容易啊。」

「誰說不是呢?」沙正陽輕輕的吁了一口氣,「當時也就是一個村辦小酒廠,歷史倒是悠久,酒品質也沒說的,但是無論是規模還是營銷,亦或是品牌知名度,那都差得遠,都得要從頭來,所以起步的時候的確吃了一些苦頭。」

「沙總是土生土長銀台人?」徐利平微笑著道:「不瞞沙總,我有一個老鄉兼同學就在銀台漢化集團工作,和鍾總關系很熟,所以當時我也通過我那位老鄉找到鍾總,就從長川實業調到集團總部來了。」

徐利平很坦然的把自己的來歷抖落出來,他知道恐怕這些情況遲早沙正陽都會知道,以鍾廣標對沙正陽的信重程度,弄不好這一位都已經知曉了這些情況。

不出所料,沙正陽臉上並沒有多少異樣神情,只是點了點頭,「不知道徐主任你的同學是哪一位?漢化集團我也比較熟悉。」

「財務部的譚應德,不知道沙總認識么?」徐利平問道。

「哦?」沙正陽略感驚訝,這世界還真是小啊,居然也算半個熟人吧,譚應德是白菱的頂頭上司,自己也見過幾面,雖然沒什么交道,但起碼認識,「真是巧,譚主任未必認識我,但卻對譚主任有些印象。」

「真的?」徐利平大為吃驚,本來只想要來作為一個搭話的引子,沒想到對方還真的認識,但見沙正陽的表情,估計也的確沒多熟悉。

「嗯,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嗯,算是半頓吧,因為是串台的。」沙正陽還在回憶著當時的情形,「都是五年前的事情了,我當時還在鄉鎮上工作。」

甩了甩頭,似乎要把往昔很多東西都丟掉,沙正陽把思緒收攏回來,「沒想到徐主任還和譚部長是老鄉和同學,這么說來咱們也算有些緣分吧。」

「那是,這一次鍾總叮囑我跟著沙總你去燕京,沙總有什么吩咐和要求只管說,除了他們情報和技術上那些我不太熟悉的東西,其他我老徐多少都還能做點兒事情。」

徐利平還是頗為自信的,在長河石油和長川實業,他也算是經歷過不少,接待也好,談判也好,座談也好,對於這一塊的業務他不敢說精通,但是也能說出個子丑寅卯來。

當然太過專業的東西徐利平也不敢打包票,那還得專家技術人員來評判,但他估計沙正陽也差不多,在宏觀方向上把把關,其他都還得交給專業人士來判斷處理。

「少不了要勞煩你,不過我們這幾個是打前站的,主要做一些前期的初評和審核研究,我們這一關過了,才會讓真正懂行的大部隊上來談,最後真的各方面都沒問題了,才是領導們來拍板簽約。」

沙正陽也知道未來這種事情會很多,現在徐利平很明顯是擺出了向自己靠攏的姿態,這和他是鍾廣標調進來的人有關,當然沙正陽也樂於見到這種情形。

長河能源集團不比東方紅,龐大的體系和復雜的群體,都讓這個有些臃腫的龐然大物運轉在效率上和執行力上顯得有些低下,這也是為什么國企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如果長河能源不是資源型企業,偌大一個體系,十幾萬職工,其局面恐怕根本就不可能維系到現在,早就出狀況了。

正因為如此,鍾廣標也好,自己也好,未來要在這家超級國企內玩轉,都需要人,需要一大批能為自己所用,願意為自己所用的人。

從現在開始,沙正陽也就要開始有意識的挑選、辨識和選拔人才,同時也要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來物色每一個階段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偌大一個長河能源集團,上上下下十多萬人,並不缺人才,關鍵你要能挑選出來為己所用,而這一次趕赴燕京進行這初期的對接洽談,其實也就為沙正陽提供了一個選拔辨識合用之人的機會。

「對了,徐主任,你原來在長河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