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十八節 看上去很美和夢想成真(1 / 2)

還看今朝 瑞根 1624 字 2020-12-18

<!go>

「看樣子你還是很看好我們國家的能源企業走出去這個戰略啊,長河集團走好了這一步,中石油現在也在積極謀求走出去,中石化慢了一點,所以我們需要趕上去。」尤萬剛沉吟了一下,「長河集團收購俄羅斯奧爾斯克煉油廠項目進展如何」

「應該還算順利吧,兩邊在談,俄羅斯現在經濟狀況很糟糕,急需外匯支持,奧爾斯克煉油廠對於俄羅斯並非不可或缺,而且股東易主影響也不大,那邊願意出手,主要是俄羅斯政局變化對現在的股東也有影響,現在這邊願意接手,應該是一拍即合的事情,無外乎也就是價格問題。」沙正陽也介紹道:「晁漢忠已經去了莫斯科,與jp摩根的人一起在初步先談,我估計七月份左右有一個初步意向,到時候我可能也要去那邊一趟。」

尤萬剛輕輕嘆了一口氣。

長河集團的執行力遠勝於他現在剛接手的中石化,這一點他現在是深刻感受到了。

經歷了分家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現在都還沒有完全緩過氣來,涉及到煉化和采油相關資產的相互交割,這相當繁復,而且移交完畢之後,還牽扯到各自大戰略的轉向和調整,未來一年要干什么,三年要干什么,五到十年又該干什么,現在都要馬上進行調研和分析,進而拿出方略來,可以說是半點耽誤不得。

作為掌舵人,尤萬剛這個時候才深刻感受到身邊沒有趁手的人是多么痛苦。

在長河集團時,鍾廣標可以把日常事務全部扛起來,袁增橋在煤業那一塊基本上不需要自己操心,而魯同浩在銷售建設這一塊上表現出來的激情和干勁兒讓尤萬剛也嘆為觀止,可以說長河集團這一年來在銷售終端網絡這一塊的建設突飛猛進,沙正陽的建議設想和魯同浩的執行都功不可沒。

像長河集團的出海戰略,雖然是沙正陽提出來的,但是照理說這樣一個宏大的戰略,涉及資金動輒數以億計,弄不好就要翻來覆去的研究,然後是各種風險評估,再到最後談到資金的籌措,不是說這樣的措施沒有必要,而是有些時候本身就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事情,稍微效率低一些,執行能力差一點兒,恐怕也就功虧一簣了。

但放在漢川,周遠望和王雲祥都算是相當有魄力的決策者,敢於拍板承擔風險,而長河集團這邊也能夠迅速動員起來,組成談判組和執行操作隊伍,迅速就啟動了對接和談判,而且還針對哈薩克斯坦國家和阿克糾賓石油公司項目本身的各方面研究攻關,拿出相應對策,最終才能在這么短時間內擊敗德士古和阿莫科,一舉獲勝。

換了中石油和中石化,說不准就在那個環節被卡住了,一旦拖延,也許就沒有機會了。

尤萬剛覺得自己在長河集團很好的扮演了決策者和實施者的角色,所以他很自豪,但是在自己走後,長河集團並未因此而止步,甚至動作力度還更大。

像這第二步的收購奧爾斯克煉油廠,當初就曾經談起過,但是當時覺得時機尚不成熟,沒想到也才幾個月,長河集團就已經推進到實質性的談判階段了。

而自己到中石化這邊來了兩個月,干了什么除了調研外,還拿出了什么真正有實際價值意義的舉措來沒有。

這也是尤萬剛感到最憋悶同時又壓力山大的主因,因為長河集團已經從昔日自己掌舵的企業搖身一變成為了自己現在執掌企業的有力競爭者,雖然他也認為短期內長河集團並不具備挑戰中石化的實力,但是你看到它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看到他們那一幫人表現出來的蓬勃活力和磅礴激情,尤萬剛是真的打心眼里發慌。

這就是一個人帶來整個團隊的變化,而且這個人還並非是一個團隊班子中的主要成員,這就相當難得了。

「這么說,你們已經說服了漢川省委省政府,要啟動這一計劃了」尤萬剛內心也還是有些羨慕的,「這個收購計劃一旦成功,是不是也要和哈國方面進行交易」

換了別人,沙正陽是不願意和對方談這些涉及商業秘密的事項的,但是尤萬剛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