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三十四節 競爭心態鼓起來(1 / 2)

還看今朝 瑞根 1572 字 2020-12-18

「想法是好的,嗯,第一條毋庸置疑,無論從哪方面都需要大力度的推進,做不好這一點,以後一切工作都是空談,難以持久,這是一個地區營商環境改善的關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軟件比硬件更重要,更有意義。」

沙正陽也知道其實中州的干部很多人都在研究自己,特別是自己在漢都工作期間的一些表現和做法,從中尋找契機。

誰都看得出來自己在仕途上的光明前景,沒准兒兩三年後自己就可能接楊天誠的班,特別是自己是中央專門才能夠漢川省調過來的干部,這種異地鍛煉培養往往都意味著是大用的前兆。

「那你們具體在這方面准備采取哪些措施呢?」沙正陽問道。

「嗯,我們聽市長提及過一站式服務中心,咱們高新區准備盡快建立起來並揮作用,另外就是在招商引資的對接上,采取全程服務跟進,一個項目一套人馬,從頭到尾都跟進,確保招商引資工作的效果。」王文華有些緊張,他感覺沙正陽對自己這番說辭並不太滿意。

「還有么?」沙正陽微微蹙眉。

「嗯,還有也給考慮,就是壓縮非業務科室人員編制,充實到招商引資和落地服務這兩塊具體業務部門去,同時准備搞幾輪業務培訓班,來提升我們招商引資具體業務干部的實戰能力和業務素質。」王文華繼續道:「還有就是我們准備成立幾個由副主任和處室中層干部牽頭的招商引資工作小組,一旦有明確的項目,那么就由專門的工作組對接,一個小組對接一個項目,直到項目落地,然後無縫移交給後續服務小組,嗯,在後續服務上我們也會采取類似的小組,這種專門後續服務對接機制起碼要保持到企業正式投產運營半年後,才會轉入常規服務機制,……」

這個設想倒是有些新意,前期設立招商引資工作小組,後期對接服務工作小組,一直到建成投產運營之後半年,這意味著工作量會相當大。

點了點頭,沙正陽表情稍微好看了一些,「那你們高新區采取這樣的工作模式,人手上足夠么?」

「就目前來說,我們調整充實了業務部門之後,估計初期應該是應對得過來的,至於說等到業務量起來之後,那也要看情況,前兩年大家都有點兒懶散了,現在也就該是辛苦兩年的時候了,我們高新區的干部都有這個心理准備,也專門開了動員會,問題不大,總而言之,肯定是要以絕對保證工作為准,我和老韋都一樣要上。」王文華態度很堅決。

「好,你們有這個姿態就好,不要把自己當成高高在上的領導,不要成天呆在辦公室里搞研究,那沒有意義,書記也好,主任也好,該上就得上,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怎么說?你都不上陣,怎么指望下邊人去打拼?我在這里放句話,如果說你們高新區的項目,有什么工作需要我,我一樣可以上,不要覺得我這個當市長的就只會指手畫腳,我在當縣長的時候,連續三個月中有兩個月都在外省跑項目,只有一個月時間在縣里處理日常事務,沒有這點兒決心勇氣和毅力,你高新區怎么和別人競爭?其他條件不如人,那就要從努力辛苦上來越他們!」

沙正陽氣勢很盛,「我相信你王文華和韋力河可以做得到!」

王文華和韋力河都被沙正陽這番氣勢給震住了,但他們也聽出了弦外之音,你高新區成天怨天尤人說市里邊偏心這個偏心那個,那么你想要證明自己也該被市里邊重視,那你也得要拿出一番像樣的表現出來才行啊。

經開q:u不是一直壓在你高新區么?那好,你表現更。

「市長,那我們就給您里一個軍令狀,高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有這個決心,也有這個能力在今年打一個翻身仗,今年我們要爭取引進項目投資突破3個億,力爭達到5個億,這是我們確定的目標,……」

王文華也知道該自己表態的時候了,說一千道一萬,對高新區和經開q:u來說,那就是得要說項目,說引資,其他都是虛的,沒有這些項目和資金進來,你怎么說你的gd和工業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