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六十二節 不一樣了(1 / 2)

還看今朝 瑞根 1565 字 2020-12-18

「市長,您的意思是,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的生活消費還會帶來其他的服務業就業?」季子安能干到市委副書記,自然不是庸人,雖說表現不佳,但是那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他對這些還是十分敏感的。

「這是必然的。」沙正陽點點頭,「你可以想象一下,這么多人在這里生產、居住、生活,他們最基本的消費肯定要有,比如餐飲,我們不說什么大的酒店飯店,但是像一般性低端的小食店、燒烤攤、副食店需要多少,我暫時預測不出來,但是我想肯定數量不會少,……」

「這些攤點也需要服務員、廚師等等這類其實對勞動技能要求不高的人員,最適合農村中那些年齡不大不小,學習技能又跟不上了,但是基本勞動力還具備,急需謀生掙錢的這樣一個群體,哪怕是解決幾百一千個崗位,那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相當於每個月都能為這樣幾百上千個家庭增加一份穩定的工薪性收入,這份收入也許就是他們贍養老人和撫養孩子最重要的一份依靠,……」

沙正陽知道季子安最關心最重視的就是廣大農村中最底層的勞動力就業問題,尤其是那些三四十歲,文化程度低,要重新學習勞動技能明顯有些困難的弱勢群體。

這樣一個群體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正需要用錢的時候,單靠地里那點兒收成頂多也就是能圖個溫飽,但是要想讓生活變得更美好,那么就需要從其他渠道來增收,而這一類不需要什么特殊技能的普通服務業就是最好的收入來源。

季子安重重的點頭,這一點他也想到了,但是沒沙正陽想那么遠。

「隨著這樣的工業項目進入,必定帶來大量的建設,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從工廠建設進而延伸到城市化所需要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再到居民住宅的建設,這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建築業也將成為未來我們中州產業展中一塊不可或缺的支柱產業,……」

沙正陽繼續描繪著。

「而這個產業往往又是對初級勞動力需求最大的一個產業,我們都知道這個產業中基本勞動技能需求門檻低,或者說這種需求在沿海和在我們中州都一樣有巨大需求,那么也就可以讓我們的本地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在本地完成就業,完成消費,這同樣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增收渠道。」

季子安默默的點頭。

沙正陽描繪的這個情形未來的確可能是現實,對於農村中這些剩余勞動力來說,那些年輕的其實還相對好一些,無牽無掛,學東西快,到沿海地區,無論是哪一類企業,兩三個月就能上路,一年半載就能變成熟手,對外地環境也容易適應得多。

但是對於那些三十多歲到五十來歲之間這個群體來說,要在想讓他們學習一門工業操作技能,那就沒那么容易了。

要讓這個群體出門到沿海地區打工,一樣也會帶來很多社會問題。

家中空巢老人也好,留守兒童也好,這些問題都會出現,特別是這些兒童少年在經年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教育的情況下,其成長肯定會受到影響,這又涉及到未來下一代中相當大一個群體,不能不讓人深思。

但是迫於生活,他們又不得不離開家鄉留下兒女去務工掙錢,如果能夠為他們創造一個就在本地,或者說就在本省范圍內務工的機會,那么這種情況下就要好得多。

「解決中州乃至平原省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出路問題是當務之急,嗯,我們市里邊的主要目標當然是中州本市的問題,但是省里希望中州承擔其更大的責任,也要為省里分擔責任和壓力,咱們省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太大,目前相當大一部分只能流向京津、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省委省政府希望在我們中州能迅打造出來一個能夠消納大量勞動力的制造業基地,同時要依托這個制造業基地,穩步推進中原城市經濟圈,這其實是我們中州環城經濟帶的一個放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