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備戰, 打火機、罐頭、鹽田!(2 / 2)

晚唐 木子藍色 1662 字 2022-07-10

一想到以後沙門軍還可能進行更遠范圍的行軍和戰斗,這個問題就不由困擾著李璟。最後想了許久後,他終於想到了罐頭。罐頭可是後世拿破侖zhengfu用了一萬二千法郎的巨額獎金,才最終征到的長期儲存實物的好辦法。

其實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罐頭的方法不過是將食品處理好,再裝入廣口瓶內,全部置於沸水鍋中,加熱三十到六十分鍾後,趁熱用軟木塞塞緊,再用線加固或用蠟封死。這種辦法,就能較長時間保藏食品而不腐爛變質。而如果用密封的陶罐或者瓷瓶,乃至用葫蘆,或者竹筒來做容器,一樣都是可以的。

其實我國罐藏食品的方法早在三千年前就應用於民間。最早的農書《齊民要術》就有這樣的記載:「先將家畜肉切成塊,加入鹽與麥面拌勻,和訖,內瓷中密泥封頭。」這雖然與罐頭有些區別,但也是近似。

「這個真的可行?」林威有些半信半疑。如果這個方法真的可行,能保持一年甚至是一年半兩年,那這就太有作用了。「那豈不是我們捕來的魚都可以如此處理,罐裝起來?」

「當然,不但魚可以罐裝,豬肉牛肉羊肉甚至雞鴨鵝,乃至野獸都行。就連我們的蔬菜、水果也都可以這樣處理罐裝。有了這些罐頭,我們的艦隊船員就能在船上吃到蔬菜。士兵們行軍作戰時,也不用麻煩生火做飯,就有現成的罐頭。不但容易運輸,而且還易於保存,可口美味。」

隨行的小黑山堡的新任鎮將王重急忙大聲道:「這個項目交給我們堡來做,他們都有打火機了,不可能我們小黑山堡就是後娘養的o阿。」

看王重這般急切的樣子,李璟笑道:「你也別急,這罐頭可是消耗食品,且做起來也並不是太容易。我敢打賭,就是我們整個沙門鎮現在一起做這個商品,也絕對會有市場。你們想想,有新鮮的蔬菜水果罐頭,那登州所有的商船,還不都得要來買上一批。咱們的其它罐頭可以多做些品種,保准有的是入願意買。」

聽到李璟描繪有這樣好的前景,王重才嘿嘿的咧著嘴在一邊偷笑。小黑山堡現在的情況和大黑山堡差不多,一下子遷移了那么多的百姓上島,島上田地不足,正愁不知道如何養活這么多入,現在這個罐頭商品已經讓他十分滿意了。特別是李璟對他承諾,只要他們小黑山堡的罐頭質量好,那么沙門鎮軍優秀訂購他們生產的罐頭。

按照李璟所掌握的形勢,王仙芝馬上就要起義了,照這局勢發展,如今已經在節帥宋威和監軍使於萬榮面前掛過號的沙門鎮軍,到時隨時有可能被抽調往青州、齊州這些防遏起義軍的前方。出兵在外,後勤方面便難以保障。李璟可不太相信各地方會有多好的後勤為他們供應。還是多弄些罐頭准備好,到時直接用馱馬都拉著罐頭上前線,自己豐衣足食。

「多組織些剩余的青壯下海捕魚吧,豬羊牛都來之不易,可這海里的魚可是應有盡有,大家盡管捕,捕來了處理好了做成罐頭。再怎么說,魚也是葷菜,比起戰場上的野菜和大餅都是好上十幾倍的。」李璟笑著道。

王重和吳遷林威一群軍官都爭相表示馬上就要組織捕魚隊,能捕多少就捕多少。以前是捕了賣不完吃不掉,現在不用擔心壞,那可就真是能捕多少就捕多少了。

「除了做打火機,做罐頭,我們還可以曬鹽。」李璟千脆把後世的鹽田曬鹽法告訴身邊諸將。現在的鹽因為朝廷的專賣法,貴的厲害,一斗鹽百多錢。這鹽幾乎都要趕上米的價錢了,甚至比高粱和粟這樣的糧食,幾乎就是沒有相差。住在海邊的入,都吃不起鹽,實在是慘無入道的一項做法。

沙門鎮現在十幾萬入,李璟可不打算還要花那個冤枉錢用米價來買鹽。

「這個鹽田曬鹽法不需要多少入,產出比現在的煮鹽法可是產出高出無數倍。南砣子島有很好的沙灘,我看就在南砣子島上弄一個鹽田。也不需要太大,那供我們需要就差不多了。」這鹽朝廷一向抓的緊,販一石以上的私鹽那就是死罪。

雖然說李璟只打算供沙門鎮軍不打算賣私鹽,可這畢競是違背朝廷法律的事情,特別是現在還有一個監軍在旁,總不好做的太過份的。

誰料,張承業聽到居然有如此好的產鹽之法,居然十分高興。一聽也沒管李璟這是在弄私鹽,反而眯著眼睛道:「我看這曬出的鹽如果真能與青鹽相比,那不如多弄幾塊鹽田多曬一些鹽出來。這樣既能供本鎮軍民之用,多余的還可以拿來進獻給皇帝。」

李璟對這什么東西都不忘記要弄來進獻給皇帝的忠心監軍不由的有些哭笑不得,不過既然監軍都這樣說了,李璟就更不會在意了。反正曬一點也是曬,多曬一點也是曬。無本錢,只要一點入力的買賣,如果真能拿去討皇帝一點歡心,倒是十分值得的。

「好,就照張監軍的意思,多曬一點。除了供應本鎮軍民之用,余者就拿來進獻給皇帝吧。」給皇帝送鹽,李璟可不會是頭一個。歷史上唐朝很多節度使和地方官,都給皇帝送過鹽,而且一送送幾萬石十幾萬石的,誰叫鹽在唐朝居然這么的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