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萬里覓封侯(2 / 2)

晚唐 木子藍色 4552 字 2022-07-10

「嗯,包了。」

「咱們庄上有馬車,我看還可以每天派幾輛馬車去城里收夜香,雖然要一家家收,可鎮上幾萬戶人口,這要收起來,可不比公廁的少啊,而且完全是不要錢的。」

聶烈基一想到十幾萬人的糞肥,立馬豪情萬丈,「嗯,收,都收了,沒事的時候,家里的馬車都拉去鎮上收肥。對了,也不能白收,要不然,人家也不一定給我們。這樣,第一次去收的時候,帶些蔬菜瓜果什么的去,每家放點。他們吃了咱們的瓜果蔬菜,還好意思不把肥倒給我們?吃人嘴軟,拿人手軟,以後偶爾給他們送點瓜果什么的,這肥肯定就都是我們的了。」他越說越激動,這個時代種地也沒有化肥,除了牲畜糞便,便主要靠大糞了。雖然聽起來不好聽,可一畝地多收的不是三五斗,而是一兩石,翻倍啊!

「糧站已經過來打過招呼了,夏收過後,他們就會過來收糧。還說今年不用各家往鎮上送,到時糧站會直接到鄉下來收。今年的糧價都出來了,每石兩百文錢。」

這個價錢並不高,相比於如今外面的需求,這個糧價甚至低的嚇人。要知道,長安的糧價現在基本上是每石突破萬錢了。相比起來,是秦藩的百倍。不過雖然有些肉疼,但聶烈基也沒多說什么。秦藩全境,實力的是糧食統購統銷,就算是地主家,這糧食也是得按官府的價錢出售給糧站的,他們自己打下的糧食能留下的都有計算好的,比起城里的供應額要高些,但也不會太多。而想私下出售大批糧食,這在秦藩可是犯罪。

不過官府收購價雖然不高,但這些年秦藩的糧食也一直是平價。多少的價格收購,銷售的價格也基乎是收購價。不過聶烈基也知道,雖然官府這樣做,讓地主們發不了糧食財,可也好過其它藩鎮那樣的強征豪奪,雖然發不了戰爭財。可也保證了農夫們足夠的利潤。畢竟,如早些年一樣,糧荒的時候。市場糧價幾千上萬,可那是糧商賺了。農夫們出售的糧食價格其實並不高。襾一旦到了豐年,糧商們卻又狠壓價,導致斗米二三錢這樣的價格,使得越是豐年農民越是虧本。關鍵就是糧商們的囤糧居奇,惡意操縱擠兌糧價,最終肥了糧商一個而已。

而現在秦藩的這種糧食收購方案,卻使得不管是糧農還是買糧的百姓。都維持了一個穩定均衡。

石麥二百文,這個價格不高不低,聶烈基算算,扣除各項成本。其實還是賺了不少的。三千畝麥子,能收獲九千石麥子,就算去殼也能有六七千石。若再算上一年兩季,還有漁塘、山林、桑麻田,以及家里的紡織。以及雜貨店、煤球場和木匠坊等的產出,總的來算,聶烈基還是很滿意的,就算不是日進斗金,也基乎是天天財源廣進了。

唯一讓他覺得遺憾的還是被轉業了。要不是身體輕傷殘疾,哪能退伍啊。想想那個年青上司楊威利,年紀輕輕,現在可是都已經剛晉升為中校了,兩杠三星。毫無疑問,十年之內,說不得就能掛上金豆豆了。現在轉業回業,他也絕了仕途之心了,心里想的也就是兒子能夠比他有出息,那就足矣。

回到屋里,聶烈基依舊先去了武廳,廳中擺放著武器架,上面插著十八般武器。尤其是在上首,排著三個木頭人,上面穿戴著三套鎧甲。左邊一套鳳翅兜鍪山文戰甲,右邊一套外面披著一層鏈甲的牛角盔牛皮甲,最中間則是一套藏青色虎式狼盔全身戰甲。

在三套鎧甲前,還擺著一個刀劍,上面橫放著一把鋥光交亮,鑲金嵌玉的武士勛刀。

在勛刀兩側,左邊一把丈三馬槊,右邊一把八尺騎槍,另外旁邊還供著一把馬刀和一把陌刀。除了這些,還有騎弓步弓各一張。盾牌三面,鐵骨朵,鋼鞭銅鐧雙刃戰斧單手斧各一。

這里簡直就是一個小武器庫,同時也是聶烈基的全部收藏,多數都是他用過的武器。大部份是發下來的制式軍械,還有一部份是戰場上的繳獲。秦軍禁武令的開放,加上他身為一個獲勛軍官,才得以收存這些老伙計。每次回家,他總要細心的擦拭他們,這些,將是他們的傳家之寶。

細心的擦拭著山文甲上的每一個甲條,屋中沉靜無比,虎頭虎腦的石敬塘也拿著一塊布坐在聶烈基一旁擦著,父子倆說不出的平靜安寧。

這時,突然外面傳來一陣馬嘶聲,伴隨著隆隆的馬蹄之聲,在屋外響起。

正擦拭鎧甲的聶烈基如同條件反射似的如彈簧般彈起,石敬塘驚訝的看著父親,這時的父親是陌生的,沒有平常的滿臉笑意和土老財似的精明模樣,而是一種肅然,銳利直沖而起。

「兒子,別擦了,剛剛是戰馬的奔馳和嘶鳴,快跟我出去看看發生什么事了。」

聶烈基放下手中的鎧甲,拉著兒子跑到大門,剛到門口,就看到從村門口策馬跑來一騎,那名騎兵穿著一身火紅的皮甲,更關鍵的是他的背上也插著一面火紅的旗幟。

這時村口那座石塔上的大鍾終於鐺鐺的響了起來,村子里的人紛紛的跑出家門,向聶烈基家門口的這個大曬場跑來。

石敬塘被父親牽著手站在門口,他抬起頭望道:「阿耶,插旗騎馬,敲鍾吹哨,是不是又要集結民兵啊?」

聶烈基神色鄭重,他點點頭道:「兒子,沒錯,這是集結的命令。這已經是今年第五次民兵集結令了,只是不知道這次是如前四次一樣的虛張聲勢,嚇唬南邊,還是真的要開打了。」

這時又是一陣馬蹄聲傳來,一名穿著皮甲的壯漢帶著兩名同樣皮甲的彪形大漢策馬趕到。為首的漢子見到聶烈基,連忙跳下馬,三步並作兩步趕上前來,啪的並攏腳跟,舉手敬禮:「職下白馬鎮民兵營指揮使趙泰見過鎮長!」

聶烈基熟練的還了一禮,「是要集結嗎?」

趙泰也是一名退伍的老兵,曾經在戰兵部隊中擔任過營指揮,和聶烈基的官職是一樣的。不過他少了幾塊勛章,也沒授爵,而且階位比聶烈基稍低些。轉業後。調入了常備民兵營任營指揮,級別好像沒變。不過從戰兵營到民兵營,卻是降級使用了。

此時三十六歲的趙泰神情興奮,激動道:「是集結,大動作,這次是真正的大動作。剛剛傳下的命令,周帥已經下令出兵成德鎮,這次我們河北各州常備民兵也都要隨軍出征。」

「我們也要出征?」聶烈基一臉驚訝。

秦軍現在可是兵強馬壯。剛剛還裁撤了百萬大軍呢,怎么現在卻還要民兵上戰場?

這時村長已經跟著那位傳令兵過來,他也騎了一匹馬,這村長也是個退伍老兵。五十出頭,雖然退伍前也才是個隊頭,但在軍中多年,在村子里,就算是在聶烈基這個鎮長面前。也還是很有些資格威望的。此時村長在馬上一路大喊:「秦王令下,五月南征成德,周郭三帥統兵南征,河北民兵隨軍搶收成德、魏博二叛鎮麥子...」

村長在激動的宣布著命令,民兵的任務是隨軍卻搶割河北二鎮的麥子。而且秦王說了,隨軍出征,每人每天官府補償一百文錢,同時,各人搶割下的麥子,軍隊按每石兩百文的秦藩收購價就地收購。民兵若是自帶馬驢,官府每天還會照行市補貼腳錢,自帶車馬,同樣補貼車馬錢...

老村長走過的地方一片片沸騰,村里的民兵們都激動的在大喊,「南征去,南征去!」

「自願隨去的民兵,可自備鎧甲弓箭刀兵,到村公所來報名!」村長還在那里喊道。

許多民兵都曾經是服過役的士兵,他們有的在戰兵中,有的曾經在鄉兵、團結兵中服役。如今退役在家,聽說要上前線,不但沒有人恐慌,反而是一片激動沸騰。

聶烈基站在大門口,手里牽著兒子的手,一張臉漸漸通紅,一顆心劇烈跳動,一股久違的熱血直涌腦門,全身血液都跟著沸騰起來。

「上戰場,上戰場,終於又能上戰場了!」他嘴里低聲念誦著,激動的無以倫比。

他突然低頭看了一眼兒子,「兒子,爹去征南,一定給你掙個斯巴達訓練營的名額!」

趙泰也站在那里,傻呵呵的笑著。

秦藩軍功極重,沒能獲得一個勛爵,一直是趙泰最大的遺憾,現在,他那顆心終於又激動起來。

還有許許多多的民兵們也跟聶烈基和趙泰一樣的想法,搶割成德魏博二鎮的糧食雖然很不錯,可這不是他們最激動的原因。他們最激動的是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機會,可以帶著自備的鎧甲馬匹刀兵,去戰場。

富貴需從書中求,功名只在馬上取,匹馬上疆場,萬里覓封侯!

返回家中,聶烈基直接趕往武廳,一進去,卻發現妻子石氏已經站在廳中,正在從木架上取下那套他獲得武士勛爵時穿著的藏青色虎式狼盔全身鎧甲。

「娘子!」聶烈基意外的叫了一聲。

石氏盯著聶烈基,強作笑顏,「夫君,讓妾身為夫君披甲戰甲。待來日,妾身還在這里為夫君解戰袍!」

「娘子,你同意我去了?」

石氏笑了笑,同不同意又有什么用呢。他早看出了丈夫轉業後的心中遺憾,這次隨軍出征,既是官令,無法違抗。同時何嘗不是太遠的一個心願,不管如何,做妻子的雖然不願意丈夫征戰沙場,日夜擔心。可這個時候,她除了全心支持,讓他無牽無掛的出征,她還能做什么。

「妾身在家等著夫君凱旋!」

「嗯!」聶烈基點點頭。

「早去早回,平平安安!」

「嗯。」聶烈基再次點頭,心頭一陣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