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霸氣側漏(1 / 2)

晚唐 木子藍色 2078 字 2022-07-10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晚唐最新章節!

此時,在李璟的秦藩和王處存控制的洛陽之間,還隔著四個藩鎮。

分別是朱溫控制的宣武鎮,諸葛爽控制的河陽鎮,孟立方控制的昭義鎮,以及王重榮控制的河中鎮。而如果按入洛陽的進軍路線,則有三條。自洛陽東面的曹宋地區經朱溫的宣武汴鄭二州,打通洛陽東大門,拿下武牢關入東京。第二條路線則是自北南攻昭義上黨,拿下破壺關,經太行道天井關入河陽,再南渡黃河入洛陽。第三條路則要遠得多,自太原南下破河中鎮,然後南渡黃河,經陝虢繞到洛陽攻擊洛陽的西面。大體上就是這三條路線,其它都差不多,要么從魏博入河陽,要么從徐宿繞到宣武忠武到達洛陽的南面汝州,南攻洛陽。不過從魏博出兵河陽,與攻宣武或者上黨都沒太大區別。而繞到洛陽南面去,則路途遙遠不說,反而可能會讓秦軍如今在南邊的兩個已經有些對李璟很是忌憚的盟友楊行密和秦宗權胡亂猜測,誤以為秦軍要假途滅虢。

現在擺在李璟面前的選擇有兩個,一是不管王處存這棵牆頭草的死活,就讓他在洛陽吸引長安的一部份火力。秦軍表面做出要南下洛陽的聲勢,但暗中卻暫時棄洛陽於不顧,反道而行,不向東而向西。走當年李淵出晉入秦的那條路線,自太原南下破河中,然後不打潼關,而打潼關側門蒲孤,渡河過橋進入關中,直搗長安。擒賊擒王。只要攻破長安,生擒楊復恭和皇帝李曄。那么長安朝廷必然崩潰,那個時候,各鎮又有幾個能和秦軍死戰到底?

不過這樣做也有很大的風險,一來是如此對待主動來投,且是如此賣力把干爹都拿下,主動幫忙把洛陽城給奪下來降的王處存等人未免有些不適。今天這樣對待了王處存,那明天其它本來也在觀望之中的藩鎮將帥們,又會怎么想。以後還會不會有人敢來降?尤其是在如今秦藩聲勢如此之壯的時候,這一點還是很重要的。

敬翔雖然如今不再是參謀院主官,但這些年一直是他負責著秦軍戰略布劃,因此對於整個形勢很是清楚。李璟的擔憂,他十分明白。捋著胡須,沉思了許久,敬翔道:「直取長安確實很誘人。但今日之形勢與當年唐高祖之時又有不同。當年高祖皇帝晉陽起兵,然後南下入關能夠一舉成功。這很大的原因是當時天子在揚州,而朝廷留守的主力也多集中於河南與瓦崗軍大戰。唐高祖先寫信給瓦崗之主李密示弱稱臣,使得當時中原最大的兩股勢力洛陽官軍和瓦崗軍都沒有太重視李淵,才得以讓他乘虛而入的。」

他頓了頓,「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楊氏兄弟所扶持的這個朝廷,主要的勢力就是以關中勢力為主,其次是河東和河南的勢力,現在河東李克用被滅,河南朱溫反。長安朝廷可以說只剩下了關中一帶的勢力了。相當於河南河中如今的混亂,關中諸鎮還算保持著穩固的態勢。若是我們攻河南。也許關中的諸鎮還會猶豫是否出關來戰,但如果我們直攻長安,那么這下關中諸鎮不論如何,都必須集結迎戰了。因此,某以為,飯還是一口一口的吃為好,現在王處存既然已經奪了洛陽,擒了楊復光,那我們正好一准南下先拿下洛陽再說。」

「舍李淵當年入關之策,而選黃巢和安祿山之策?」李璟若有所思的道。

李淵是在太原起家舉兵,然後趁中原大亂,突入關中,建立李唐,並且穩定了關隴形勢之後,最後才出兵與王世充決戰中原,一統天下。而不久前結束的黃巢之亂,黃巢則是在中原轉戰了數年之後,最後一舉攻入洛陽,然後沿黃河西進,攻破潼關,再下長安。

歷史上更早的天寶之亂中,與李璟一樣雄據著河北北方的安祿山則是先攻河北,再打河東,然後攻破武牢,拿下洛陽,再經營洛陽為大本營,以此攻克潼關,最終拿下長安。

歷史上還有許多北方分裂混戰之時,多數都是這樣的套路,一方據河北,一方據關中,兩邊以河東和河南為角力戰場。多數時候,是要先拿下洛陽的。居於河北起家的,不但有安祿山,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也一樣是在河北起家,最後攻入關中稱帝建國。

這樣的爭霸局勢有過許多,如戰國秦趙的那場長平之戰,秦就是關中,趙國就是在河北,但長平之戰卻是發生在河東的上黨,最終那一戰東方強國趙國被坑殺了四十萬人,從此一厥不振,而秦國也從此越來越強,終於一統六國。

南北朝的東西魏、北周北齊對峙,最大的角力場也是在河東。

北方四大板塊,關中、河東、河南和河北,河南為中原中心腹地,地位重要,但亂世爭霸中,位置卻很尷尬,金邊銀角草肚皮,亂世天下角逐,總是起於四邊,最後才逐鹿於中原。一般的情況下,起於中原的勢力,動靜都能鬧的很大,可最後都往往爭不過邊邊角角的那些,尤其是爭不過河北和關中的勢力。隋末的瓦崗,唐末的黃巢,都起於河南,聲勢都弄的大,但最後都渣都沒剩下一點。

河東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河東由於其獨特的山河地理形勢,使其內部分割成一個個盆地,且通向外部的幾個交通孔道又多是利於外出而不利於入攻,因此,河東向任何方向出關進取都有高屋建瓴之勢。而外部入攻山西則屬仰攻,易被阻扼,這就使得河東成為一個極有利內線作戰的優勢。

但因為他夾於東西兩邊之間,使得河東的地位變的一直那么尷尬,河東很容易稱王。但難以成就真正的霸業,就和蜀中一樣。這是一個守之有余,但進取不足的地方。歷史上匈奴劉漢滅西晉,北魏的興亡,以及五代的迭興,都是河東這種獨特地理形勢的典型。

說到底,河東就是關中和河北爭霸北方的一角力場。現在李璟控制了代北和太原,可以說,半個河東已經到他手。而且是最重要的那半個,剩下河東還有三鎮,但已經難擋李璟的腳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