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節 開飯(1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51 字 2020-11-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臨高啟明最新章節!

孔部兵鋒所過的沿路村鎮不免被兵火所蹂躪――心懷怨恨的亂兵將對山東兵的怨恨全部發泄到本地百姓身上,所過之地煙消火散,滿目瘡痍――其他地方並沒有直接遭到兵災。

然而兵亂的消息引發了整個黃縣的恐慌情緒。縣城城門已經關閉,百姓們各自找地方躲避。各村的「歹人」和當地的土匪乘機興風作浪,四處奸淫擄掠,在一片恐慌和混亂中幾乎每個結寨自保的村落都涌入了大批拖兒帶女合家避難的百姓。有錢的,沒錢的,都往有城牆的村鎮里逃,不管怎么樣,寨牆之內總算還殘存著一點可憐的秩序。

鹿文淵的寨子盡管立起來沒多久,但是島上有寨子,有鄉勇守衛的消息還是很快傳開了。而且屺姆島相對較為偏僻,從孔有德的大兵進入黃縣的第二天開始,大批難民便開始扶老攜幼,帶著財物向屺姆島來避難。

鹿文淵等人已經料到了將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因而早有准備,從臨高運來的特制大鍋日夜不熄火的煮著用救濟口糧、海英菜干和所有能吃的當地蔬菜、野菜混合成的糊糊,難民們不論貧富,只要一進難民營就可以領一個木盆和一把木勺,到鍋邊去領熱糊糊吃。

這個方法救活了不少飢寒交迫的難民,也讓很多手上還有糧食,但是被凍得要死的難民撿了一條命。

糊糊每天配給兩頓,熱量標准只有1400大卡,這點伙食只能保證他們不餓死――鹿文淵的本意也正在於此:一旦開始裝船轉運作業,難民們個個生龍活虎,鬧起來就會有很大的麻煩,現在讓他們半死不活的,確保無力反抗。

因為吃下去的食品太少,熱量不足,所以在住上面比較考究。長條形的木屋,屋子里還有火地龍,雖然不至於溫暖如春,好歹不會凍死人。在難民們看來島主人很慈悲:有糊糊吃、能烤火還有正經的房子住。大夫每日來巡視,有病的給葯治病,吃不到奶水的嬰幼兒還配給米粉和糖。

和難民們在道路上頂風冒雪的苦難歷程來說,屺姆島上堪稱天堂。

但是這樣的日子並不是免費的,鹿文淵很清楚,難民們盡管現在對他感恩戴德,但是外面的環境一好轉。他們就會很快頭也不回的離開這里――所謂故土難離,國人的鄉土觀念很重,若不是走投無路是不肯背井離鄉的。

因而他向難民們宣布,凡是要在屺姆島上避難的,都必須簽下文約,當他三年的長工,否則立刻離開寨子自便。

外面的種種混亂和恐怖景象,在鹿文淵等人的蓄意渲染下在營地里變得活靈活現――他專門選拔了一批本地土著:選有孩子有老人要贍養的。以每人每天多配發五片救濟用紅薯米粉餅干為誘餌,要他們在難民中間散布謠言,搞輿論導向。順便還搜集難民中的言論。

難民們早就精疲力竭,又被滿天飛的各種恐怖消息嚇得不輕,在拒絕簽約當長工就要沒飯吃,趕出去的威脅之下,鹿文淵的書房里很快就堆滿了蓋滿手指印的文書。

對於絕大多數不識字的百姓來說,文書上到底寫了什么只有天知道,至於少數識字的讀書人:包括屢試不第的童生、打算盤的掌櫃伙計、算命先生等等,在「優待讀書人」的幌子下已經被單獨甄別出來了,集中住到一所長屋內看管使用。這一方面是為了防止這些人在難民中胡說八道,另一方面日益擴大的難民營也確實需要他們的讀寫能力。鹿文淵要他們幫辦書稿。管理賬目給他們稍微好一點的待遇。於是他們便死心塌地的為鹿老爺禍害起其他人來了。

接著他又派出許多難民:都是有家累的。給他們每人若干干糧,讓他們去黃縣各處宣傳拉人頭,凡是能夠帶回一個難民的,都給予一片救濟餅干作為獎勵。於是這些人便拼命的干了起來:屺姆島這里有糧食,有安全保障的消息很快就在黃縣地界傳開了。許多原本已經避難在寨子和縣城里的百姓因為手中無糧,只能乞討為生。聽說屺姆島上有糧食配發,紛紛起身上路向屺姆島而來了。

很快,島上聚集的難民就超過了四千人。鹿文淵決定即刻開始第一批轉運工作,為後續的難民騰出地方。

他即刻發出暗語電報:「開飯!」

隨著這道電報的發出,發電機行動的序幕也隨之拉開。

在電報的召喚之下,第一批輸送船團從台灣高雄出發了。

第一次特別輸送護航隊由五艘h800和諧輪組成,由一等炮艦馭風、揚波兩艦護航,編隊指揮官為馭風號艦長海軍少校樂琳,向屺姆島行駛。

編隊出港後取道台灣海峽東側,借助黑潮北上,當天的平均航速8節,只用了不到二天就走完了全程,於29日日暮時分抵達屺姆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