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節 石澗(一)(1 / 2)

臨高啟明 吹牛者 1553 字 2020-11-28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臨高啟明最新章節!

正面李剛生抵擋住了團勇們的一波流「豬突」,側面馬虎良帶的一小隊鳥銃手的「奇襲」也被九班一次齊射打退了。馬虎良可沒有楊小東那么「勇猛無畏」,身邊的人血飛濺到他臉上他就立刻跑路了。

當1排的士兵挺著刺刀開始追擊的時候,楊家庄的團勇們頓時崩潰了,好幾百人一哄而散。楊舉人幾乎被逃跑的團丁推搡著倒地斃命,幸虧楊二虎還記得他這叔父大人,帶著幾個親兵拼死把他從潰散的人群中救了出來。

眼見一敗塗地,楊景輝心灰意冷,又覺得自己回去無顏見「父老」,拔劍就要自刎,楊二東眼明手快將佩劍搶下,道:「老爺莫要灰心!這里敗得一陣也不礙事,髡賊兵強人少,我等稍避其勢便是!」說罷趕緊命令幾個家仆架著楊老爺倉皇逃走。

待到2連的後續部隊趕到,伏擊的鄉勇已經被驅逐出了戰場,只留下滿地狼藉的屍體和傷員。

然而李剛生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看似大獲全勝,實際本排卻有三人當場戰死,另有十個不同程度負傷,有兩個傷勢嚴重――這幾乎是死亡的同義詞。

輕傷的人中也有好幾個屬於「不適合戰斗勤務」,也就是說他們雖然無需後送野戰醫院,但是也得離開連隊去去隨軍的「休養隊」,執行一些簡單的野戰勤務工作。

這么一算下來,一共三十四個人,純減員就達到了八名,幾乎是四分之一。雖然敵人戰場棄屍超過一百具,俘虜也不會少,但是再多的擊斃俘獲也抵不過自身的純減員。

李冬帶著人在草叢中搜索抓捕俘虜。草木叢中到處有沒能逃走的團丁鄉勇,不少人都有傷。有的人其實受傷不算重,但是眼下收容俘虜困難,所以無法自己走動的俘虜一概不要,留在原地任其自生自滅。

前前後後,一共抓到了五十多個俘虜。緊急審問俘虜,得知敵人是來自揚家庄的鄉勇,這在指揮官們中暴發了一場爭論,

因為遭遇到了伏擊,2連連長吳拔流擔心交通線受到威脅,力主先對楊家庄進行掃盪。吳拔流是進入廣州之後不久被突擊提拔到10營擔任連長的,連軍銜都比資深上尉要低一級,所以對這場不夠干脆利落的「勝利」很不甘心。

但是綏江支隊的支隊長兼第8營的營長楊增認為,他們的首要目的是解石澗之圍,確保廣寧縣城的門戶安全。

「我軍現在分水陸兩路並經,目的就是為了盡快趕到石澗,如果現在分兵剿匪,貿然進入山區,情況不明,吃虧的可能性很大,何況鄉勇威脅不到綏江的水運。」

黃超雖然在場,但是軍事問題上他覺得自己還是少開口,由司令官負責比較好。

當下決定計劃不變,2連和梧州中隊繼續由陸路兼程向前,解石澗之圍。

綏江與航運繁忙的西江不同,兩岸皆是莽莽群山,道路狹窄使得部隊拖得很長,加上這里是「非治安區」,四面八方都可能有敵軍出現,剛才的伏擊損失慘重。兩個重傷員雖說是上了船立刻後送,實際大家都知道凶多吉少。再來一次的話,他的一個排就算是報銷了。責任之重大令2連連長吳拔流和李冬的神經綳得很緊,連帶著手下的軍官和士官們都跟著緊張起來。

然而接下來的行程卻是一路平安,路經的村庄村民都逃得遠遠的,偶然遇到個把堅壁嚴守的村落也只是派人帶著茶水「迎接大軍過境」,並無敵意。

吳拔流每遇到一個這類村寨都要問話。從本地百姓的口中得知,包圍石澗的正是伏擊他們的楊家庄的鄉勇--不少村子對揚家庄都是敢怒不敢言。至於營長和首長最想知道瑤人的動向反而很少,只知道本地瑤人有跟著土匪造亂的,也有幾個村寨聯合出來劫掠的,但是沒有大股人馬活動。看來,黃首長說得瑤民只是「乘火打劫」的判斷是正確的――他們並沒有大規模造反的意圖。

吳拔流帶著隊伍緊趕慢趕,終於來到了距離石澗不到2公里的地方,此地素有廣寧南大門之稱,所謂小鎮不過個大些的村落,坐落在江畔山間的小塊沖積平原上,有一道木質寨牆保護。包圍石澗的楊家庄鄉勇在交通隘口設起了木柵,控制了道路和附近的山坡上幾個村落。

包圍石澗的鄉勇頭目解問東,原是鄉間土匪的二當家。楊家庄鄉勇起勢,在周邊剿匪,他見勢不妙,便在楊老爺的威逼利誘之下,火並大頭目,獻出了山寨。

他手下原有五六十人的舊匪伙,亦是楊家寨中一股勢力。楊舉人對他即防備又利用。這次為了籠絡人心,便派他帶隊來攻這石澗,讓他小發一筆財。

解問東原以為這石澗必和上次一般,主動開門投降,乖乖的獻上財貨。因而只帶了一百多團丁來,其他都是歸附楊家庄的各個村子的壯丁,跟著來「發財」,順便也壯壯聲勢。財貨細軟輪不到他們,弄些破衣爛衫,家具鍋子也好。

沒想到鎮上駐了一小隊國民軍,又加修了工事,他帶著團丁沖了一陣,沒爬上寨牆就被火器打了個落花流水――除了南洋步槍,國民軍還有許多繳獲的明軍火器,由鎮上臨時征召來的民兵施放,一陣亂打,解問東的手下頂不住這火力,立馬就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