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恩公(1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579 字 2020-12-19

林延潮因自己沒有早拜入對方門下,有幾分懊惱,不由出神。

「你在想什么?」居士口氣里有幾分嚴厲。

林延潮當下表露出十分艱難的樣子,道:「聽先生這么一講,學生在想,尚書如此深奧,學生要多久,才能融會貫通。」

其實居士講得很好,林延潮差不多是聽懂了,但尚書很難倒是真的,和四書相較果真上了一個檔次。

居士笑著道:「原來你是想這個,儒家十三經里尚書並非最難,最難是易經,尚書在於通古。古人治學先學易經,次五經,取先難後易之道,而我們先四書再五經,循序漸進,已是來得容易多了。」

林延潮問道:「那弟子是不是除了尚書,五經也要學一點。」

「那也未必,有人治學取其廣,有人專其精,有人認為立身處事只要讀透一本論語就夠了,其余都不必了。老師曾與我說過,但凡一個人只要做到論語里面一兩句話,就可以稱為賢士了。」

林延潮聽後想到一個梗,頓時麒麟臂作,忍不住又抬杠道:「那老師,你說只要做到論語里兩句就能成為賢士,弟子已經做到兩句了。」

居士笑了笑道:「那我倒是要向你請教了,你是做到哪兩句了?」

林延潮嘿嘿一笑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林延潮實很想看見對方一口老血噴出來的樣子,但居士聞言只是一愣,薄薄地責道:「你這弟子,不學有術。」

然後居士將聽了將書一掩道:「你既已是聽不下去,我再講也是無益,下面你記得五日來一趟就好了,回去將尚書五十九篇都背下就好了,唯有讀透了才能作文章。」

林延潮當下答允。

如此林延潮就定下五日去林府學習尚書的時間,其余還是多留在書院里。

講郎林燎三日講一次詩經,山長林垠也是三日講一次春秋,研習兩經的書院弟子,無論外舍,內舍,上舍都去旁聽,不去也是無妨。其他時間,書院也是放任弟子,自己讀書,連朔望課也是取消了,讓弟子們安心准備季課。

這課程一下子松了下來,令林延潮乍然有種從高三,進入大學的感覺。

不過不去上課,不等於課業少了,五經之中的尚書,果真很難,不僅難過千字文等蒙學課程,難過程朱集注,還難過四書。

平日的講書,也不講了,現在書院的課程,就悠閑了許多。日子就這么平靜地過去,尚書五十九篇,近三萬字,他費了足足五天,每日費五個時辰才背下。

四書讀起來至少還琅琅上口,但尚書讀起來多數篇章來說詰屈聱牙,不愧是五經之中,成書最早的經義,林延潮只有先粗略了解經義後,才能將書背下,如此度無疑就慢了許多。

而除了讀尚書外,林延潮也會跑去旁聽林垠,林燎講課,雖不治這兩經,但聽一聽也是必要的。

這一日早起,林延潮准備去朱子閣聽林垠講春秋,快到朱子閣時,突然有一人喊道:「這不是恩公嗎?」

林延潮腳步一頓,但見迎面一名比自己年紀還小的少年,一臉喜色的看著自己。

林延潮初時有些臉盲,後想起恩公二字,這才突然記起,這不是當初自己和侯忠書,張豪遠在閩水畔救起的少年嗎?似乎是通賢龔家的人啊。

林延潮笑著道:「原來是你啊!不過恩公兩個字,不敢當,你叫我延潮好了,你也是在書院嗎?」

那少年一臉高興地道:「是啊,我在內舍,先前沒通姓名,我叫龔子楠,既是恩公不喜歡我叫你恩公,那我就以兄長之禮侍之吧!」

恩公不喜歡我叫你恩公?林延潮感覺有點醉,心想這文字水平怎么進的書院。

林延潮見龔子楠也比自己還小了一兩歲,也是笑了笑道:「我也不過痴長幾歲,既然如此就隨你。」

龔子楠連連點頭道:「兄長是才入書院嗎?以往都沒見過。」

「是的。」

「我比兄長早來半年吧,能在這里遇到真是太好了。」龔子楠說著十分歡喜。

林延潮卻微微有些不平衡,自己比龔子楠大了兩歲,但對方已在內舍求學了。因為書院就外舍,內舍,上舍,既然外舍沒見過他,就只有在內舍了。

科舉除了講究勤學,也講究天賦,既有不到二十歲的狀元,也有百歲赴考的老童生。若是將考科舉的浮躁都拋去,這真是一個奇妙的世界,正應了那句話,學無先後達者為師。

「子楠,耗些什么,再不走就遲了,誤了山長的課了。」一旁數名比林延潮,龔子楠年長一些的少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