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1 / 2)

大明文魁 幸福來敲門 1097 字 2020-12-19

林延潮跨入內堂這一步,也稱得上登玉堂了。

唐宋以來玉堂上都設有視草台,翰林學士草擬制書即稱為視草。視草台,就是翰林學士為天子起草或修正詔諭之處。

到了現在視草台只具形式,不具實際意義,仍代表著翰林學士代天子制詔,為王者言的權利。

視草台前設有公座,乃正官掌院學士,侍讀,侍講學士座位。本來內堂里也有內閣大學士的公座,且是大堂之中,而掌院學士反要側坐在旁,故而明朝的翰林學士都稱閣臣為中堂。

公座而下分別擺著兩排交椅,這乃侍講廳,檢討廳的翰林公座。待商量議事時,各位翰林就依官位尊卑,入官年限依座次而坐,誰坐在哪里,不得有誤。

此刻一名穿緋袍的官員正坐在背北的公座,此人就是侍講學士兼掌院事陳思育。

侍講學士不過是從五品,但陳思育還兼詹事府正四品少詹事,故而躋身高官,可身著緋袍。除了陳思育外,如姚弘謨和余有丁也是侍講學士,分兼吏部,禮部侍郎。翰林院里雖留著二人的公座,但他們卻不會來翰林院坐堂,而是在吏部,禮部坐堂。

所以現在翰林院里陳思育一個人說得算。

知道對方不喜歡自己,林延潮卻不擔心,因為身正不怕影子斜。

當下林延潮向陳思育行了一禮道:「翰林院修撰林延潮拜見光學士!」

張懋修,蕭良有也是一並拜見陳思育。

陳思育點點頭,示意三人坐下。

陳思育道:「爾等都是這一科科試三鼎甲,乃同科進士里的翹楚,不過既入了翰林院,就需收了驕狂之心,需知這里都是爾等的前輩,務需尊敬,懂禮數,道遇者。譬如光學士當引馬回避,科深前輩,立馬讓過,科近前輩。要分道而行,後一馬背……」

說到這里,陳思育看了一眼林延潮,林延潮知陳思育是暗中批評自己的,還未入翰林院就與何洛書扯破臉。簡直是不把翰林院前輩放在眼底嘛。

看來自己在陳思育的眼底,印象分是要跌到底了。

陳思育又道:「本院史官,講官升遷,雖由內閣題請,但由本學士出考語,再送中堂看定,故而不要以為背後有閣老撐腰,就心存僥幸,不用心事事,否則不待九年考滿。這三年在本官手上的考評,休想得好。」

林延潮聽了陳思育這話,就是在敲打張懋修了。張懋修沒露出絲毫不滿之色。

林延潮也不是第一次混職場了,這新進衙門,上司給你這一頓『殺威棒』都要打一下的,免得新人不知分寸。

陳思育道:「爾等要想本官給你們好評,就需好好辦事,到時本官自會看在眼底,若是不實心用事,本官也會看得出來。不可心存僥幸,以免自誤。」

「下官明白。」三人一並答道,都是老老實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