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對陣(2 / 2)

大漢帝國 殷揚 2667 字 2022-07-15

周陽的算計很准,果然,匈奴在經過了短暫的驚訝之後,繼續前沖。

經過弩陣的打擊,匈奴的傷亡不小,地上多出了不少屍體。

當匈奴進入弓箭的射程時,漢軍弓箭手放箭了,再加上弩矢,這箭網就密集得太多了,匈奴的傷亡更大。

當然,匈奴也在放箭。騎射是匈奴的看家本領,果是非同小可,數萬人齊射的場面,非常驚人,箭矢之密集,讓人震憾,不少漢軍受傷。

好在這些漢軍,經過李廣的調教,箭術大有長進。尤其是那些雲中弓箭手,跟隨李廣的時間最長,他們的箭術絕不在匈奴之下。

整體說來,還是漢軍占了上風,匈奴的代價比漢軍高得多。

若是周陽投入所有的弩陣,那么,伊稚斜這五萬軍隊已經傷亡高昂了。可是,周陽沒把握全殲他,一旦亮出了底牌,後果會很嚴重。

在猛烈的弩矢和箭矢的打擊下,匈奴沖到陣前,隊形已經散亂了,對漢軍構不成多大威脅。伊稚斜指揮匈奴退出,重整陣勢,再朝漢軍沖來。

現在不過是試探性的攻擊,成與不成,都不重要,周陽也不派漢軍去阻止他重新列陣。

陣勢重整後,伊稚斜率領匈奴騎兵猛沖而來。漢軍對付他們的仍是弩矢、弓箭,然後兩軍相交,漢軍憑借戰車,結成陣勢,阻擋匈奴的騎兵,步兵在戰車後面用戟或斫或刺,弓箭手放箭,兩軍肉搏起來。

在陽光下,只見刀光劍光不停閃爍,兩軍斗在一起。

匈奴的砍殺凶狠凌厲,刀法變化多端,不容小視,再加上匈奴是騎兵,占盡了便宜。漢軍只能靠戰車來阻擋匈奴的騎兵,靠車步配合來殺敵。

一時間,兩軍處於膠著狀態,難分高下。

伊稚斜這次雖是雪恥而來,卻也不會狂妄到僅憑五萬匈奴就擊破漢軍的程度,漢軍如此表現,在他的意料中。

「烏特拉!」

伊稚斜揮著彎刀砍殺,大聲吶喊。

「烏特拉!」

匈奴齊聲高呼,聲浪直上雲霄。

「漢軍威武!」

漢軍的戰號沖天而起,絲毫不比匈奴的萬歲聲遜色。

一時間,兩軍的吼聲此起彼伏,直上九重天。

周陽站在雲車上,打量著戰場,對漢軍與匈奴戰法兵器進行評判。

漢軍對付匈奴騎兵的武器,不外兩種,一是弩,二是戰車。弩與戰車,卻是各走極端。弩是犀利的進攻武器,射程遠、力道強、威力奇大,是騎兵的克星。可是,弩沒有防守之力,一旦給匈奴沖到跟前,就只有任由宰割的份。

戰車正好相反,只能防守,無法進攻。匈奴遠了,一點辦法也沒有,若是匈奴沖到跟前,就是戰車發揮的時機。

漢軍的車陣一成,匈奴騎兵雖然凶悍,卻也沒有辦法,不是給弓箭手射死,就是給步兵殺死,打了小半個時辰,一個車陣也沒有攻破。

可惜的是,戰車笨重,行動遲緩,機動不便。

盡管戰車有這些缺點,在漢匈奴戰史上,仍是發揮了重要作用。

漠北決戰時,衛青正是憑借「武剛車」,結陣自保,把匈奴的銳氣消耗掉,到了晚上,刮起大風時,派出騎兵抄了匈奴的後路,這才上演了「單於夜遁逃」的壯歌。

匈奴的裝備並不多,皮甲、彎刀、弓箭,防御力不強,進攻的手段單一。他們的長處就在於,輕便靈活,一旦沖鋒受挫,可以迅速拉開距離,重整隊形,再來沖擊。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沖擊失敗,還要以憑借四條腿的戰馬,快速撤離戰場,等待戰機的出現。

這就是騎兵的好處。

若是漢朝有一支能征善戰的騎兵,再配合漢朝的科技優勢,裝備精良的武器,研究出全新的戰術,多兵種配合作戰,匈奴的優勢將會給全面壓制。

到那時,以匈奴的裝備,他們只有給屠殺的份。

當然,這一切,都得建立在這一仗能不能為漢朝爭取到改革軍制,訓練騎兵的時間上。若是能爭取到時間,只需要數年時間,漢匈戰爭的整體形勢就會大為改觀,戰爭的主動權就會落到漢朝手里。

若是爭取不到時間,漢朝遲遲不能訓練騎兵,不能改革軍制,那么這事就會拖下去,代價將會高得嚇人。

就在周陽轉念頭這陣,場上形勢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漢軍的車陣有不支之勢。

「時機到了!」

周陽暗忖一句,手中令旗一揮,漢軍開始向陣內退去。

「終於退了!」

伊稚斜望著緩緩退去的漢軍,大是歡喜。

漢軍有二十萬,他只有五萬軍隊,兵力對比是一比四,他沒有想過全面擊潰漢軍,只需要讓漢軍付出慘重的代價,出口惡氣即可。

正是從此點考慮,他集中所有的匈奴,攻擊中路。經過一番血戰,漢軍的中路抵擋不住了,開始退卻。

他深通兵道,知道若是趁機猛攻必有不錯的戰果,要是把漢軍的中路徹底擊潰,那好處就太大了。要是能把雲車上的周陽給活捉了,或者殺死,那就是更美妙了!

伊稚斜揮著彎刀,奮力砍殺,大聲吶喊「烏特拉!」

匈奴高吼著萬歲,好象海潮一般,對著退卻的漢軍涌去。

周陽手中令旗一展,建章軍和騎兵出動,潑風般朝匈奴背後沖去。

李廣領著上萬弓箭手,在數千步兵的保護下,快速朝匈奴後背涌去。

周陽手中令旗再一揮,左右兩翼的漢軍開始移動了,整個漢軍變成了一輪彎月。凹下去的是退卻的中路,月牙是左右兩翼。

一旦給漢軍左右兩翼合攏,那么,伊稚斜五萬大軍就會給圍在中間。

只要把匈奴圍住,就有全殲的可能。周陽就不用擔心會泄露弩陣的秘密,完全可以架起秦弩,讓匈奴去見他們偉大的昆侖神。

這么多的漢軍移動,那聲勢是何等的驚人,別的不說,光這聲響,就震得大地狠狠顫抖。

伊稚斜回頭一瞧,立時嚇得頭皮發炸,一旦給漢軍合攏,那可是他的四倍兵力,他就算再不把漢軍放在眼里,也不敢冒這個險。

更別說,漢軍的車陣正是防御戰中對付匈奴騎兵的法寶,一旦給車陣圍住,匈奴能有幾個活命?漢軍還有弩,再對匈奴一陣猛射,這殺傷就高得出奇。

「退!退!快退!」

伊稚斜久歷戰陣,一轉念頭就知道當前該做什么,得當機立斷,在漢軍合攏之前,脫出包圍圈。

漢軍退卻,匈奴士氣高昂,正是發威的時刻,伊稚斜縱然反應快,又能有多少匈奴聽從他的號令呢?

此時此刻的匈奴,巴不得狠狠殺一通。

要是再延挨片時,後果不堪設想,伊稚斜大急,揮手一刀,砍翻一個匈奴,大吼道:「撤!違令者,斬!」

他身邊的匈奴停了下來,在他的嚴令下,極不情願的朝後退去。

有人退,就好辦了,越來越多的匈奴開始退卻。

此時,已經有不少匈奴發現漢軍正在切斷他們的退路。只要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退路給切斷,那就是有死無生,無不是大懼。

「漢人在斷退路!」

「快退!」

沖鋒中的匈奴撥轉馬頭,疾馳而去,妄圖在漢軍合攏之前沖出去。

周陽在雲車上看得清清楚楚,不得不贊嘆,伊稚斜的反應夠快的。若是換個人,反應稍慢,不需要太長時間,只需一小會兒功夫,匈奴就會給圍住了。

現在,就要看雙方誰的速度快了。

漢軍一定要把匈奴圍住,而匈奴一定要在漢軍合攏之前沖出去,雙方開始了一場追逐賽,比起了腳力。

說到腳力,當然是匈奴占優勢了,誰叫匈奴都是騎兵呢?

漢軍雖然是兩條腿,其速度也不慢,快得嚇人,好象飄風一般卷來。

兩支軍隊,在缺口處,轟然撞在一起,一場前未所有的血戰,就此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