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兵發閩越(2 / 2)

大漢帝國 殷揚 2618 字 2022-07-15

兵士領命,帶著書信,騎著駿馬,飛馳而去。

劉安的興致特別高,叫人送上酒菜,與淮南八公飲宴。

劉安大事可期,淮南八公前途無量,一眾人興致很高,酒到杯干,喝得好不痛快。

「父王,父王!」眾人正飲間,只見一個年青人飛奔而入,正是劉安的世子劉遷。

劉遷急急惶惶,好象天塌了似的,氣喘噓噓的沖了進來。

「遷兒,何事驚慌?」劉安眉頭一挑,頗有些不悅。今日之喜,遠甚他事,他的興致很少有如此之高的時候,劉遷沖進來,叫得急惶惶的,那不是掃興嗎?

「父王,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劉遷喘著粗氣,稟報道:「睢陽傳來消息,睢陽城破了!」

「睢陽破了?」劉安眉頭一挑,根本就不信:「遷兒,休得胡言!睢陽是天下有名的堅城,怎么會破?吳楚數十萬大軍,歷時數月都沒有打下來,周陽區區數萬人,能這么快打下來?遷兒啊,這送消息的人,總有些人別有用心,愛送點危言聳聽的消息,你得學會辨別真偽,哪些可以信,哪些不能信,要做到心中有數。」

說到後來,竟然教訓起了劉遷,還語重心長,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兒。

這話說到淮南八公心里去了,不時點頭贊同,看著劉遷的樣兒有些不屑,這個世子,如此不諳事,怎么做世子?

「父王,如此大事,誰敢亂報?」劉遷急了,聲調很高:「孩兒接報之後,也是不信。可是,一連七次相同的訊息,孩兒不敢不信了。就算有人危言聳聽,總不能這么多人造偽訊?」

「真是七次?」劉安端著酒杯的右手僵在了空中。

「父王,眼下已經有八次,九次了。」劉遷很沒好氣。

「啪!」劉安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發出清脆的撞擊聲,酒水撒了一地。

「不好,快,派人去把書信追回來!」劉安猛的跳起來,聲嘶力竭的吼起來。

睢陽已破,他所圖之事已經不可為。若是這些書信落到諸侯王手里,難保沒有人邀寵獻媚,交給景帝。那樣的話,他的末日就到了。

xxxxxxx

閩越,閩王宮。

閩越王鄒郢正和其弟余善在計議大事。

「郭大俠不愧是江湖有名的俠客,一道江湖令傳下,就有那么多的朝臣遇刺,要不是主父偃處置得宜,還不知道死多少呢。」鄒郢眼睛放光,大是興奮:「朝臣死得越多越是對我們有利!最好是梁王結連諸侯作亂,鬧得天下不寧,漢皇窮於應付,到那時,孤的大事就成矣!」

「大王好算計!」余善笑著道:「依臣看來,梁王這次必然作亂。這么多的大臣死傷,漢皇要是不處置梁王,朝中大臣就會辭官而去,朝中一空,誰還會為漢皇奔走效力?漢皇這是不得不處置。可是,梁王性格剛毅之人,他會屈服嗎?肯定不會!他會依據睢陽城堅守,睢陽城之堅固,聞名天下,漢皇就算派出十萬,二十萬大軍也是無可奈何。」

「只要此事拖下去,大漢必然陷於混亂之中,沒有三五年難以平息。」鄒郢興奮的站起身來道:「三五年時間,足夠了!足夠孤掃滅南越和東甌!只要百越一統,孤的實力就會大增,即使漢皇平定了諸侯之亂,派出大軍殺來,孤有何懼?」

「大王此言差矣!」余善很不贊同鄒郢的看法。

「哦!」鄒郢大是意外,眼中精芒閃動,打量著余善,問道:「此話怎講?」

「大王,三五年以後,漢皇他還能派得出兵嗎?」余善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大王,你忘了匈奴?」

「對對對!」鄒郢恍然大悟,笑得一張嘴哪里合得攏:「三五年後,匈奴的傷口已舔好了,卷土重來,到那時,漢皇忙著應付匈奴,哪能派兵前來對付孤!就算孤鬧得再厲害,他也不敢派兵,還得派人好言安慰。到那時,孤的胃口就不止如今這般小了,一定要讓漢皇付出讓孤滿意的代價。」

三五年後,匈奴恢復過來,一定會卷土重來,洗雪前恥。到那時,漢匈大戰必是規模空前,爆發驚天大戰。要知道,殲敵一萬,自殞八千,即使漢朝勝了,也會傷亡不小。

而閩越,若是滅了南越和東甌,實力會增長很多。對漢朝來說,南方出現一個新的威脅。為了與匈奴大戰,漢朝不得不結交閩越,以免他扯漢朝的後腿,漢朝要付出的代價不是一般的高,是很高。

「大王,與其要漢皇的錢財,不如要漢皇的土地。」余善笑得很奸,眼中精光閃動:「到那時,我們趁漢朝與匈奴大戰之時,出兵江南,把吳國江南之地收入版圖,豈不更好?」

「極是,極是!」鄒郢不住擊掌:「收了江南吳國舊地,就可以准備收淮南之地了。淮南之地,那可是富饒之地,當年楚國的糧倉。有了淮南之地,我閩越將會更加強大。」

在當時,江南的開發程度並不高,算不上經濟發達地區。其重要性,遠遠不如淮河流域。因為楚國就是靠淮河流域生存的,那是楚國的大糧倉。

「只要遣一介之使,匈奴單於會欣然同意結盟,我們與匈奴南北呼應,同時出兵,把漢朝給滅了也未必不可能。」鄒郢眼前全是美妙的星星:「即使不能滅了漢朝,重創之不是問題……」

「大漢遭到重創,短時間難以恢復,我們就可以蠶食其土地。」余善接過話頭。

二人你一言,我一語,勾繪出一幅美妙的藍圖。

雖然二人有些想當然而然之,可是,若是梁王這事鬧大了,漢朝在短時間內不能平息,這種結果未必不能出現。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景帝這才派出周陽,要周陽率領新軍前來平息此事。那相士點評的用得剛剛好,是恰當的評價。

「哈哈!」兩人相對大笑。

「稟大王,郭解郭大俠求見!」一個親衛進來,沖鄒郢稟報。

「郭大俠?太好了!想什么來什么!快快有請!」鄒郢興奮得臉上泛起了紅光。

郭解可是他們美妙前程的推手,正是因為郭解一道江湖令,才有他們美妙的夢想,鄒郢不敢有一絲一毫失禮,整理一陣衣衫,左瞧瞧,右瞅瞅,沒有問題了,這才放心。

「郭解見過大王!」郭解大步而入,沖鄒郢抱拳見禮。

郭解雖是亡命天涯,仍是不改高傲之性,以江湖禮節相見。對郭解這個人,鄒郢是千方百計要結交,哪敢挑禮節,笑得鼻子眼睛擠在一起,親切得如同見到老祖宗似的:「鄒郢見過郭大俠!久聞郭大俠之名,一直未能得見,今日一睹郭大俠風采,快慰生平!」

「大王謬贊!」郭解略作謙遜,與余善見過禮。

「郭大俠,快請!快快請坐!」鄒郢拉著郭解的手,親自打理,要郭解坐下。這才坐到自己的寶座上。

「郭大俠千里而來,不知有何事?可是梁王派你前來的?若是梁王有所請,孤敢不從命!」鄒郢不容郭解說話,就是一連串的問題拋出來。

「實不相瞞,郭解是來投大王的。」郭解把鄒郢那副自戀樣兒看在眼里,實在不忍心打破他的美夢,又不得不實話實說:「睢陽城破,梁王被擒,郭解無處可去,特來投奔大王,還請大王收留。」

「什么?睢陽城破?」鄒郢的眼珠差點砸在地上,一臉的難以置信之色。

余善的嘴巴張得老大,好象石化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