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死亡樂章(下)(2 / 2)

大漢帝國 殷揚 2630 字 2022-07-15

戟陣要想發揮出威力,就是要人多,要整齊,要堂堂之陣。在經過手弩和弓箭的打擊之後,戟陣已經混亂了,漢朝騎兵的砍殺,他們又哪里擋得住。

戟陣,周陽用來對付匈奴,極是有用。而鄒郢用來對付漢軍,卻是慘敗。同樣是戟陣,在不同的軍隊手里,有不同的結果。

歸根結底,就是科技,就是裝備的差距造成的。

一旦戟陣不能阻擋漢朝騎兵,那就是一場屠殺。漢朝騎兵的防護力是一等一的好,遠非閩越軍隊所能攻破,他們只能威脅到戰馬,卻是威脅不到漢軍兵士。

攻擊漢朝騎兵胯下戰馬,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是,戟陣一亂,閩越兵士慌里慌張的,只有逃命的份,哪會想到此點?即使他們想到了,也不敢奮起一戰。

打了半天,漢軍就是弩陣和陌刀手在發揮,騎兵只有掩護的份,屁事沒有。騎兵早就憋足了氣,個個手癢得緊,等的就是這機會,騎兵個個賽似下山猛虎,無不是掄起環首刀,拼命砍殺。

那情景就象虎入羊群,手下無三合之將,環首刀無論下劈,還是上撩,必然有閩越兵士中刀倒地,非死即傷。

一個數萬人組成的戟陣,竟然沒有發揮作用,給漢軍騎兵輕易攻破。這事,大出鄒郢意料,他一張嘴張得老大,僵在馬背上,根本就不相信。

這可是戟陣呀,漢軍用來對付匈奴,打得匈奴沒脾性,他用漢軍之道,還施漢軍之身,怎么是這種結果呢?

戰爭打的就是裝備,裝備來自先進的文明,發達的科技。閩越沒有文明,接受的是華夏文明。雖然他們處處在學習漢人,卻是處處沒有學到家,遠遠沒有達到漢朝那種高度,更別說制造出質量優良的裝備了。

裝備不如,戰法不如,不要說戟陣,就是鄒郢仿效漢軍,弄個陌刀陣也會給漢軍攻破。

「快,攔住他們!」鄒郢經過短暫的驚愕之後,馬上就清醒過來,一拍馬背,沖入軍陣中,指揮閩越軍隊前去攔截騎兵。

在他的驅使下,閩越軍隊不得不揮著漢劍,對著漢朝騎兵沖去。沖上去的結果是注定的,那就是有死無生。

騎兵打步兵,有著天然的優勢,更別說,這支騎兵是漢朝最精銳的騎兵了,他們中有不少建章軍,參與了去歲對匈奴的大戰,其戰力更是驚人。

閩越軍隊全是步兵,沖上去,那不是送死么?

閩越軍隊沖上去多少,死多少,根本就攔不住了。

漢朝騎兵就象一只嗜血的凶獸,無情的吞噬著閩越兵士的性命。他們所過之處,必是血流遍地,死傷無數,地上的屍體疊了一層又一層,鮮血來不及浸入土里,匯聚成一泓泓血湖,馬蹄踏處,就會綻放出美麗的血花。

漢朝騎兵在去歲的漢匈大戰中,大放異彩,盡管他們人數並不多,只有一萬人上下。干過的幾件大事,更是轟傳天下,在大漠上縱橫馳騁,火燒草原,襲擊匈奴營地,收獲之豐,遠遠超出人們的起象。

對這些事,鄒郢下過一番功夫,對漢朝騎兵很是了解。依他想來,如今的漢朝騎兵與去歲不會有什么差別,不外手弩、弓箭、長矛和漢劍四種裝備,他有信心對付。

哪里想得到,時隔不到一年,漢朝騎兵已經大變樣了,漢劍沒有了,有的是環首刀。環首刀便於砍殺,沉重異常,力道奇大。

騎兵的盔甲,再也不是以前的札甲,防護能力非常好。對這種盔甲,閩越還沒有辦法攻破,因為閩越和匈奴一樣,沒有強弩,無法穿透這種盔甲。

最大的變化,就是騎兵不再是象去歲那般,單獨作戰。去歲,漢朝騎兵深入大漠,只能襲擾,不能與匈奴正面對抗。也有正面對抗的時候,還打得匈奴大敗,那是在對陣占有優勢的情形下完成的,整體說來,漢朝的騎兵不具有與匈奴硬抗的實力。

之所以造成這種情形,那是因為漢朝騎兵太少,是匈奴的五十分之一。另一個原因,就是漢軍沒有強大的步兵與騎兵配合。戰場上,不能僅憑一個兵種獲勝,只有匈奴全靠騎兵沖殺,漢軍不行。

如今的漢軍,有了陌刀陣,這是一個全新的兵種,威力無窮。盡管這是一個全新的兵種,仍是步兵。

再加上原本就有的弩陣,騎兵、陌刀、強弩,三大利器協同配合,其威力就會無窮。

有了強大的陌刀與之配合,漢朝騎兵的威力就更大了。

望著象潮水一般沖來的漢朝騎兵,鄒郢就知道他已經沒有機會了。他判斷非常正確,就在這時,漢軍的陌刀手已經端著陌刀沖殺過來。

陌刀手雖然很累,大汗淋漓,可是,勝利會激發他們的信心,他們士氣高昂,端著陌刀沖得跟風一般快,根本就不象打了半天,累得半死的樣兒。

長城大戰時,漢軍之疲累,遠過眼前。那時的漢軍,十天半月不下馬背,長期沖殺追擊,那是何等的艱苦。而眼下,不過才打了半天,比起長城大戰差得太遠,盡管累,陌刀手還能堅持。

成排成排的陌刀手,端著陌刀沖鋒,那感覺他們不是端著陌刀,而是弄來一道刀牆,對著閩越軍隊進行無情的碾壓。

在陌刀面前,血肉之軀不可能有活命的希望,閩越軍隊哪里抵擋得住,唯有紛紛潰退的份。退得稍慢,就會變成碎肉。

騎兵所過之處,是一地的屍體。而陌刀所過之處,卻是一地的碎肉,其景象比起騎兵可怕十倍,可怕百倍,閩越兵士寧願面對漢朝騎兵,不願對陣陌刀,連屍體都沒有完整的,太恐怖了!

閩越兵士即使想退,也是逃不掉,因為弩陣正在對著他們進行無情的射殺。

陌刀、騎兵、強弩,是漢軍的三大利器,必須要發揮出其威力。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要發揮出來。

防守的時候,弩陣射殺了不少閩越兵士,進攻的時候,亦是如此。弩手們抬著弩陣前進,一邊射殺,一邊前進。雖是在前進途中,弩矢的密集程度絲毫不見減少,依然是那般密集。

「漢軍威武!」沖天的戰號響起,陌刀、騎兵、強弩,盡情發揮,屠殺閩越兵士。

望著如入無人之境的漢軍,鄒郢知道他錯了,錯了離譜。他雖然有十五萬大軍,是漢軍的五倍,依然不是漢軍的對手。

一錯成千古恨,此戰一敗,他的畢生追求,他的夢想都將破碎,百越不可能一統,會給漢朝收歸版圖。

在冷兵器時代最為凶悍的打法面前,不要說閩越十五萬大軍,鄒郢就是有三十萬大軍也奈何不得漢軍。

這不說吹牛,是經過歷史檢驗的。

唐朝名將蘇定方滅西突厥的關鍵之戰,曳河大戰,蘇定方手中只有一萬唐軍,給西突厥十幾萬大軍重重包圍。戰前,西突厥興高采烈,以為他們擁有十倍的優勢兵力,還把唐軍重重圍困,贏定了。

然而,一仗打下來,結果卻是與他們的想象截然相反。西突厥不僅沒有勝,反而慘敗,給唐軍斬首數萬。這一戰之後,西突厥也就滅亡了。

當時的唐軍,倚仗的就是騎兵、強弩、陌刀這三大利器。這三大利器,正是周陽所率漢軍的利器,鄒郢以五倍的優勢兵士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

可是,明白了又能怎樣?陡增煩惱罷了。

鄒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漢軍對閩越軍隊進行屠殺,那可是他的心血結晶,那是閩越賴以存在的力量。一旦給漢軍殲滅,閩越就不復存在了。

打到如今這程度,閩越軍隊注定是失敗了,閩越兵士哪敢戀戰,四散潰逃。

可是,他們是兩條腿,哪有四條腿的漢軍騎兵快捷,他們逃到哪里,就有漢軍騎兵從後殺來。就是堂堂之陣,閩越軍隊都不是漢朝騎兵的對手,更別說潰逃中的閩越軍隊了,毫無還手之力。

周陽早就下達了不留一個的命令,漢軍兵士嚴格執行了這道命令,堅決屠殺,絕不留情。

若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只見崇谷之地,到處都是爭相逃命的閩越軍隊,到處都是追殺的漢軍,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血湖。

整個崇谷給鮮血梁紅了。

這是一幅壯烈的戰爭畫卷,而這幅畫卷的底色是鮮艷的紅色。

這是由陌刀、騎兵、強弩演繹死亡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