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戰力驚人(1 / 2)

大漢帝國 殷揚 2705 字 2022-07-15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大漢帝國最新章節!

第十六章戰力驚人

周陽的顧慮並非多余,而是實情,漢軍現在最缺乏的就是硬仗、惡仗的洗禮。

漢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戰力不錯,可是,就是沒有打過硬仗惡仗。一支軍隊,只有在經過了戰場的洗禮,能夠經受得住硬仗惡仗的考驗,才是真正優秀的軍隊。

雖然漢軍取得了以三萬碾碎閩越十五萬大軍的驕人戰績,雖然漢軍順利的平定了東胡,把白山黑水收入版圖,可是,這幾仗,沒有一仗稱得上硬仗惡仗。

閩越的軍隊,東胡的軍隊,裝備差,訓練不行,與漢軍不是一個級別的,漢軍雖然勝了,卻無可稱道。

在漢朝周邊,唯有匈奴的軍隊最是強悍,是漢軍最主要的對手,用匈奴來作試金石,檢驗漢軍的戰力,再好不過了。

要想擊破匈奴,漢軍要打的仗還有很多。畢竟,匈奴的國土非常遼闊,漠北、漠南、河套之地、河西走廊、西域,其地域之遼闊不在漢朝之下,興許比起漢朝還要廣闊。匈奴能夠動用的軍隊沒有百萬之眾,也差不到哪里去。

有如許之多的仗要打,其中不乏硬仗惡仗,若是漢軍沒有經過硬仗惡仗的洗禮,這於漢軍極為不利。

而眼下,侯產兒率領三萬軍隊趕來,正好拿來檢驗漢軍的戰力。

再好的謀略,歸根結底,需要在戰場上真刀真槍來檢驗,若是周陽准確的把握了漢軍與匈奴戰力的差別,排兵布陣方面,就會更加精准,更加有效。

「大帥,末將願往!」

李廣他們紛紛請戰。

自從漢朝新軍組建以來,七年過去了,就沒有真正的硬仗,這一戰的規模並不大,其意義卻是極為重要,李請他們人人眼里閃著熾烈的光芒,戰意高昂。

「好!」周陽大聲贊好:「你們有如此戰意,我心甚慰!」

「衛青,你率領一萬騎兵邀戰。」周陽點將了。

衛青是一個天才的統帥,雖然上過幾次戰場,可是,還沒有經過硬仗的洗禮。天才,也是需要機會的,周陽決定把這個機會給他。

「諾!」衛青興奮的領命,滿臉紅光,歡喜難言。

周陽不把機會給李廣這些宿將,而是給他,那是對他的莫大信任,由不得衛青不歡喜。

「哎!」李廣他們惋惜一聲,卻也沒有多言。

「衛青,你要聽好了,此戰意義非凡,你一定要打好。」周陽臉一肅,大聲道:「一,要讓匈奴把最強戰力發揮出來。二,我軍要打出威風,打出最強戰力。三,還要最小的傷亡。」

一連三個問題,李廣他們聽得直咂舌,周陽這是典型的又要馬兒好,還不給馬兒吃草,世上就沒有這樣的事。

兵法的要詣,就是以長擊短,用自己的長處來攻擊敵人的弱點,就沒有放手讓敵人把最強戰力發揮出來的事情,可謂開了兵法之先河。

數年前的雁門大戰,若周陽不利用暴雨限制匈奴的騎射,而是任由匈奴發揮出最強戰力,漢軍不可能取得勝利,早就給匈奴碾成了碎片。

這一命令,是違背兵法要詣的,可是,李廣他們不僅沒有反對,反倒是大聲贊同。

原委在於,如今的漢軍早已不是數年前的漢軍了。那時的漢軍,戰術落後,裝備差,騎兵短少,行動遲緩,沒有與匈奴硬碰硬的實力,只能依托城池進行防守。

而眼下,漢軍已經具備了這種實力,這是翻天覆地的巨化!

「大帥放心,末將一定盡力!」衛青大聲領命。這三道命令,雖然難度不小,可是,衛青有信心做到。

為了讓匈奴的戰力發揮到最強,衛青並沒有馬上進攻,而是給夠了匈奴歇息的時間。

侯產兒這些年精研漢人兵書,精通韜略,按照兵法,漢軍應該趁他立足未穩之際,發起進攻,可以一舉而擊敗他,甚至殲滅他。

侯產兒現在手里只有三萬軍隊,雖然驍勇善戰,人數太少,漢軍一擁而上的話,他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可是,漢軍並沒有這么做,而是毫無動靜,侯產兒不由得驚疑起來了:「周陽搗什么鬼?」

要是換一個人如此做,侯產兒一定會譏嘲為無能,不懂兵法。可是,這是周陽,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以二十萬漢軍大敗匈奴的名將,他可不敢有這想法。

前思後想,卻是想不明白,要他不驚疑都不行了。

他做夢也是想不到,周陽竟然要反其道而行之,不趁他們立足未穩,人困馬乏的時間發起進攻,而是任由他們歇息。

時間在侯產兒的驚疑中度過。一個時辰後,匈奴吃飽喝足,不再是疲憊不堪,戰力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

對於一支長途行軍的軍隊來說,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不可能恢復好。可是,這是匈奴,自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騎馬行軍,對匈奴來說,那不是個事,對他們沒多大的影響,只需要吃飽喝足,喘口氣便行。

「隆隆!」

如雷的蹄聲傳來,漢軍的營門打開了,一隊隊身著鐵甲,只露一雙眼睛在外面的漢軍騎兵開了出來。

漢軍隊列整齊,人如龍,馬如虎,氣貫虹,聲威不凡。

「好!」侯產兒看在眼里,瞳孔一縮,忍不住稱贊一聲。

自從長城大戰之後,漢朝之所以沒有乘勝追擊,給匈奴以痛擊,原委就在於,漢朝沒有足夠的騎兵,沒有一支能追入大漠深處的精銳之師。漢朝這些年來,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傾盡全力,打造一支精銳。

對於此點,匈奴是知道的。盡管漢朝嚴格保密,仍是有些零零星星的消息泄露出來,雖然不是重要的消息。

特別是崇谷一戰,三萬漢軍碾碎十五萬閩越軍隊,當消息傳來,匈奴著實驚訝不已。雖然閩越軍隊全是步兵,裝備差,戰力不行,畢竟是五倍的兵力優勢,竟然給漢軍一天之內就殺得大敗,堪稱奇跡,失敗如此之速的奇跡。

當時,軍臣單於召集大臣商議,最後一致認定,即使漢軍再能打,匈奴也不是吃素的,何懼之有!

從此以後,匈奴加大對漢朝新軍訊息的搜集,可是,由於漢朝的保密做得非常好,他們的收效極微。

侯產兒眼光獨到,一瞧便知,這支漢朝騎兵戰力驚人。別的不說,光是這種盔甲,就足以讓匈奴黯然失色。

看看漢軍亮閃閃的盔甲,再看看身著皮甲的匈奴兵士,侯產兒有一支乞丐面對富翁的感受。皮甲的防護力不強,比起鐵甲就差得太遠了,侯產兒暗中驚嘆:「大匈奴的弓箭能對付?」

箭術,是匈奴的看家本領,若是不能破漢軍的盔甲,這對匈奴極為不利,是以侯產兒首先想到的便是箭術。

再一瞧漢軍,背負硬弓勁矢,這和當年沒什么區別。當年那一戰,經過周陽的整頓,漢軍騎兵騎射了得,背上一把硬弓格外顯眼。

漢軍腰間不再是漢劍,而是一把未出鞘的刀。侯產兒沒有見過環首刀,可是,他的眼光不錯,略一轉念,便知這是一把份量不輕的刀。

在馬上砍殺,是用刀方便,還是用劍更有優勢,匈奴是再清楚不過了,當然是用刀方便。可是,這種刀沒有見過,其戰力又如何呢?侯產兒不由得大是驚奇,很想馬上弄明白。

漢軍兵器鉤上的長矛,仍是那般閃亮耀眼,矛光銳利異常,閃閃發光。對漢軍的長矛,侯產兒親身領教過了,威力巨大,有長矛在手的漢軍騎兵,可以占到很大的優勢,能給敵人制造足夠大的混亂,便於接下來的砍殺。

長矛還是那長矛,唯一不同的是,這一萬漢軍全部裝備了長矛,不再象當年那般,只有建章軍裝備長矛,其余的漢軍騎兵只能用長戟充數了。

「漢人有長矛,大匈奴的勇士有鐵心樹木棒,不懼!」侯產兒倒不把漢軍的長矛放在心上,虎目圓睜,找尋漢軍的手弩。

當年的大戰,匈奴在漢軍手弩下吃的苦頭不小,侯產兒至今還很清楚的記得當年的情形,不計其數的匈奴給漢軍手弩射殺,發出臨死前的慘叫。

對漢軍的手弩,匈奴很眼紅,那是利器,匈奴一直想擁有,可是,由於沒有發達的科技,至今只能是想想。

漢軍騎兵人手一把手弩,這與當年沒有區別。不同的是,如今的手弩似乎塊頭要大些。當年漢軍所用的手弩,那是給步兵用的,周陽臨時調給騎兵使用。

兩軍對陣沖殺之際,手弩的射程越遠,優勢越大,可以遠遠射殺敵人。周陽特的要求,手弩的射程要遠些。經過漢朝工匠的努力,完全達到了周陽的要求。唯一的缺點,就是手弩的個頭稍微大些,份量要重些。

個頭大,份量重,加重了漢軍的負擔。可是,好處也很明顯,那就是如今手弩的射程比起當初的手弩,要遠上近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