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肩負重任(1 / 2)

大漢帝國 殷揚 2588 字 2022-07-15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大漢帝國最新章節!

第三十二章肩負重任

聽著群臣的怒吼聲,景帝心神激盪,難以自已。

回想即位之初,雖說漢朝因為文帝一代,而文治燦爛,可是,那時節,他肩上的擔子是多么的沉重。當時的漢朝,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外有強橫的匈奴,內有不受節制的諸侯王,一個不好,漢朝就會有大亂。

更別說,那時的朝堂之上,要人沒人,要將沒將。即使周亞夫,文帝雖是在臨終之際拉著景帝的手說「國有難,找亞夫」。可是,那時的周亞夫不過是細柳將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

而現在,諸侯已經平定,匈奴已經變弱,漢朝強大起來了,這是讓景帝自豪的功業。這些功業之中,最讓景帝自豪的,還是人才濟濟,朝堂早已不是他即位之初那樣的空空的朝堂,而是人才匯聚。

張辟彊、周亞夫、周陽、主父偃、申公、董仲舒、朱買臣、嚴助,還有遠在東胡的公孫弘,他們哪一個不是人才呢?這其中,張辟彊、主父偃、申公、董仲舒更是大才。

功業與人才比起來,人才更形重要,有了人才,才會有功業,朝中人才濟濟,何愁不能建功立業呢?

這一切,都是因為周陽,是周陽推動。雖然功勞並不全是周陽的,周陽的功勞是最大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是周陽沒有在數年前打敗匈奴,為漢朝爭取到難得的時機,景帝也無法騰出手來處理朝中事務,更不會有如此之多的人才。

心念及此,景帝極是欣慰,打量一眼肅立的周陽,大是歡喜,肅穆的臉上泛起了笑容。

吸口氣,平復一下激動的心情,景帝一揮手,示意群臣停下來。這么多年來,群臣唯覺眼下最是揚眉吐氣,要不是景帝阻止,他們真想吼上半天,方才過癮。

「這位是張辟彊。」景帝朝張辟彊一指,為群臣引介。

「張辟彊?」群臣中,有很多人只覺得這名字很熟,卻不知是何許人,好象聽人提起過。

「啊!」那些知道張辟彊大名的大臣,不由得驚呼起來,驚訝的打量起張辟彊。

「你們連大漢的奇才都忘了?」景帝虎目中精光一閃,笑道:「既然你們不記得,那朕就給你們說說。你們對大漢朝的事,應當還記得。昔年,惠帝駕崩,呂後哭臨,哭而不哀,只是干嗥,沒有淚水,群臣不解其意。就是丞相陳平,也是驚奇,百思不得其解。當時,有一個年僅十五歲的侍中,到了陳平府上,為陳平釋疑,剖析呂後哭而不哀的原委,那是因為呂後不放心。」

「哦!」景帝一提醒,群臣恍然大悟,怪不得這名字這么耳熟,原來是他呀。

張辟彊的名聲曾經很響亮,卻是因為他不久之後失蹤,漸漸為人遺忘,絕大多數人以為他們已經不在人世了,沒想到,他又出現了,還是景帝眼中的奇才,群臣不得不驚疑,景帝可能要重要用他了。

「接下來的事,你們都知道了,陳平上書,要呂後封諸呂為王。」景帝眉頭一挑,道:「雖說此舉有礙高祖之盟約,可是,當時呂後勢大,不如此,不能保全陳平、周勃這些柱石之臣。若是陳平、周勃這些大臣不能保全,如今的天下不再是姓劉,應當姓呂。」

對這結論,不會有人懷疑,呂太後雖然沒有好名聲,可是,其人很有政治手腕,玩弄權謀之術很有一套,若是沒有陳平、周勃他們安定漢室,說不定真給呂氏取而代之了。

「自此以後,張辟彊為大漢奔走操勞,數十年未再現身。」景帝接著道:「如今,大漢人才濟濟,張辟彊功莫大焉,主父偃、董仲舒、申公、朱買臣、嚴助、公孫弘,或多或少,都得到張辟彊的指點與栽培。」

主父偃、申公、董仲舒這些股肱之臣,其才讓人心服,他們竟然是張辟彊培養的,群臣又是一驚。能培養出如此人才的張辟彊,那不是更加了得嗎?他培養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群。

在歷史上,培養出這么多人才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鬼谷子了,張辟彊足以與鬼谷子並肩了。

「東胡一戰,大漢全勝,收了東胡,這也是張辟彊從中運籌的。」景帝的聲音陡然轉高:「張辟彊為大漢立下大功,卻未之賞,今日,朕就賜張辟彊爵關內侯,食邑一萬五千戶。」

這是很重的封賞,是大手筆,可是,以張辟彊做出的貢獻,這是他應該得的。別的不說,光是培養人才一事,就足以當得此賞了。

東方朔才是張辟彊最傑出的弟子,只是關系極大,景帝並沒有提起。

張辟彊上前一步,婉拒道:「皇上厚恩,在下愧不敢當,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張辟彊,這是你該得的。」景帝臉一沉,聲調微揚:「昔年,高祖欲賞你父子房,要子房自擇齊地三萬戶,子房願得留地,才有留侯之稱。難道,你想要三萬戶?」

「這個……」景帝這話有些重了,張辟彊不由得一愣,略一沉吟,道:「皇上,在下不是這意思……」

「不管你什么意思,受了便是,此事不再議。」景帝以不容置疑的語氣道。

張辟彊本有留侯遺風,對受不受不賞一點不放在心上,可是,景帝把話說到這份上,他不好再推辭,只得謝恩。

「張不疑!」景帝打量著張不疑。

「草民在!」張不疑雖列朝堂之上,還是布衣之身,只能稱草民。

「你昔年犯法,被先帝貶為庶民,你知錯而改,甚是難得。」景帝虎目中光芒閃爍:「子房曾有大功於國,朕不忍心子房子嗣斷絕,就復了你的留侯吧!」

「啊!」盡管復爵是張不疑的心願,倒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這些年,經歷這么多,他也看淡了。可是,那是張良留下的爵位,在他手里失去,那是不孝。乍聞此言,張不疑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驚訝不已。

緊接著,張不疑跪在地上,沖景帝叩頭:「謝皇上!謝皇上!」

失而復得,方知珍貴,張不疑心里一個勁的道:「阿父在天之靈有知,孩兒復爵了!復爵了!」

張辟彊很平靜的看了一眼張不疑,無喜無怒的,這對他來說,很平淡的一件事情,失去不足悲,得到不足喜。

張通卻是一臉的喜色,恢復爵位,一直是張不疑的心願,如今終於實現,張通能不歡喜?

周陽也代張不疑歡喜。恢復了爵位,張不疑對張良有個交待了,負罪感會減輕。

群臣都看得出來,主父偃他們與張辟彊關系非同一般,張家復起是早晚的事。再說了,張辟彊是景帝嘴里的奇才,肯定會重用,景帝是在為張辟彊出仕做鋪墊。

就在群臣的驚疑中,景帝開始封賞將士們:「東胡是華夏的世仇,千年大敵,為大漢所收,成就千古偉業!將士們的功勞,不可不賞。周陽增食邑兩千戶,李廣射殺侯產兒,立下大功,增食邑兩千戶。衛青、張通賜爵關內侯,蘇建、趙破奴、路博德、陸離支升將軍。」

一路賞賜下來,費時極長方才封賞完畢。

收東胡固然可喜,畢竟只是全殲了匈奴的一支偏師,增周陽兩千戶食邑合適。李廣射殺侯產兒,增兩千食邑,也是應得的,景帝的封賞讓人心服。

最激動的莫過於衛青和張通了。

張通是張良的玄孫,張家沒落,能夠恢復留侯爵位,他就心滿意足了。哪里想得到,張氏一日三侯,遠遠超出他的預期,他激動得真想痛飲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