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墨家城堡(2 / 2)

大漢帝國 殷揚 2685 字 2022-07-15

鬼谷子本人並未出仕,而是隱居鬼谷之地,調教弟子,商鞅、孫臏、龐涓、張儀、蘇秦皆是他的弟子,這些弟子縱橫天下,戰國之世為之風雲變色,那是何等的讓人感嘆。

「鬼門最大的特點,便是培養人才。」景帝笑著道:「鬼門底蘊深厚,鬼谷先生在戰國之際調教出了商鞅、孫臏、龐涓、張儀、蘇秦這些人才,張辟彊這個鬼門傳人為大漢培養了主父偃、申公、董仲舒、朱買臣、嚴助、公孫弘這些人才。哦,還有一個人才,就是東方朔。」

「東方朔?」周陽大是驚訝,到如今,朝堂之上,漢武帝一朝的名臣幾乎全現身了,就差東方朔了。周陽一直在奇怪,東方朔在哪里去了?原來他就是張辟彊的弟子,那個「小朔子」,早就見過面的。

景帝不提,周陽還真是想不到,那個騙人錢財的小朔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方朔。

「東方朔如今在謀劃大事,等你兵臨河西之時,就會遇到他。」景帝笑著,道:「在戰國之世,與鬼門並稱天下顯學的,便是墨家。」

「墨家?」周陽對墨家當然不陌生,小孔成像便是墨家祖師墨子的貢獻。

「墨子主張非攻兼愛,而戰國之時,諸侯力征,戰亂不斷,百姓苦戰國苦不堪言。」景帝接著道:「墨子為了平息紛征,招驀天下志士,教以他們強身健體之法,要他們去平息天下戰亂,凡有敢擅自征伐者,必遭墨家劍士追殺,即使列國諸候也不敢攖其鋒芒。這些墨家劍士,便是赫赫有名的政俠。在當時,政俠一出,四方雲動,轟轟烈烈,諸侯震恐。」

政俠之名,周陽是聽過的,卻不知竟是出自墨子之手。連列國諸候都得懼三分,可見墨家劍士有多厲害了。

「商鞅在秦國變法,秦國由是變強。可是,商鞅的變法,主要在於獎勵耕戰,廢井田,開阡陌,這與墨家的主張不符,墨家劍士大舉來襲,商鞅差點死於墨家劍士之手。」景帝搖搖頭,嘆息一聲道:「墨子固然悲天憫人,可在這事上,卻不如商鞅了,遠遠不如。阡阱井田,千年不易,光是井田中的阡陌便占去不少土地,還不如廢了的好。孝公為此,只身入墨家,與墨子辯論,說服墨子,墨子轉而支持秦國變法,商鞅變法方才成功。」

景帝打量一眼張辟彊,道:「還是你來說吧,你這個鬼門傳人,比朕更熟悉這些軼事。」

「諾!」張辟彊也沒有推辭,應一聲,為周陽說起了墨家秘事:「墨子辭世後,墨家由禽滑厘,鄧陵子諸人執掌,仍是風光了一段時間,可是,已經不如墨子在世之時了。從此以後,墨家越來越式微,曾經讓諸侯畏懼的墨家劍士已經為人遺忘。可是,政俠並未絕跡,仍是在世,為千古名士守護一方凈土,稱為『萬古堂』,就是墨家總院所在地,處於神農大山中的墨家城堡。」

「墨家城堡?」周陽第一次聽說,很是詫異。

「是的!」張辟彊微頭,道:「這是墨子率領弟子修建的。那里,風景優美如畫,山清水秀,一年四季,草木吐綠,郁郁蒼蒼,讓人流戀忘返。能在墨家總院終老,人生幸事也!」

張辟彊眼光極高之人,能得他如此贊嘆,墨家總院必是不凡,周陽不由得悠然神往。

「在此處終老的千古名士不少,墨子自是不用說了。」張辟彊扳著指頭,道:「商鞅、孫腔、白起,他們皆在此處終老的,並不是如外界所說的,商鞅車裂,白起自刎於杜郵。」

「這個……」商鞅、孫臏、白起三人中,除了孫臏是飄然而去,不知所終以外,商鞅和白起都是觸怒了秦王,招來殺身之禍,張辟彊竟然說出了與歷史不符的事情。要不是這話是從張辟彊嘴里說出來的,周陽真會罵他胡說八道。

「是真的!」景帝笑著道:「商鞅與孝公既是君臣,又是良友,孝公辭世後,商鞅心灰意冷,這才安排了那么一出。」

古人對友情非常珍視,為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孝公於商鞅有知遇之恩,他辭世之後,商鞅心灰意冷,也在情理中。

「至於白起,秦昭王是有殺他之心,可是,如此名將,墨家豈能讓其身殞?自然是要出手相救的,白起這才逃過一劫。」張辟彊接過話頭。

「不僅商鞅、白起沒有死,就是朕之師晁錯也沒有死,他如今執掌墨家。」景帝臉上帶著笑容,卻是感慨不已:「朕愧對他老人家!」

晁錯雖是景帝的臣子,在景帝心里,跟親人一樣,就象慈祥的父親一樣呵護著他,教導他,一想起這事,景帝心里很不是滋味。

「晁錯沒死?」周陽驚訝得差點跳起來。

商鞅、白起沒死,周陽不會太驚訝,那畢竟過去數百年了。晁錯是當世之人,竟然連他也入了墨家,這墨家的能量不小啊。

「是的,他如今在墨家總院里逍遙快活呢。」張辟彊感慨一句:「而我們,卻為破擊匈奴,忙前忙後,累死累活,他倒挺逍遙的!」

「朕的意思,是要你和太子一道,去一趟墨家總院。」景帝這才說出用意。

「去墨家總院?」如今對匈奴的戰爭,進入了全面准備時期,周陽最忙碌的時候,根本就脫不開身。以景帝之明,不會不了解,他如此安排,必有原委,周陽試探著問道:「皇上,為何要去?」

「因為墨家總院里有很多好東西,你應該去看看,對破擊匈奴有很大的幫助。」景帝把周陽的詫異看在眼里,不由得莞爾:「商鞅、孫臏、白起他們隱居於此,卻並未閑著,而是在苦思息紛爭之術,其中就不少關於胡人的。始皇當年駕臨墨家總院,停留半月,把他們留下的文章讀完,嘆息不已。給你舉過例子,商鞅在墨家總院期間,就在為一統華夏而殫精竭慮,他認為,秦國若要統一華夏,必先滅掉韓趙魏三國,至於燕、齊、楚這些國家,離秦國較遠,應當最後來滅。范睢讀了商鞅的文章後,受到啟發,為秦國獻上一條奇計:遠交近攻。」

張辟彊微微點頭,接過話頭道:「始皇當年在墨家總院停留半月,不僅把商鞅他們的遺作讀了,還寫了文章。始皇以為,華夏與胡人相比,最大的優勢不是土地遼闊,人口眾多,而是華夏悠久的文明,發達的技藝,你不會陌生吧?」

漢朝比起匈奴最大的優勢,就是先進的文明,發達的科技,這是周陽第一次上朝時說的話,深得景帝賞識。後來才知道,秦始皇就是如此認為的,周陽如此說,景帝大是驚訝,這才對周陽另眼相看。

「眼下,軍務是很多,可是,這是冬季,並非用兵之季,你離開一段時間,也無妨。再說了,還有李廣、程不識、衛青這些將軍在,誤不了事。」景帝打量著周陽,笑道:「擊破匈奴,不能太過操切,只要你頭腦靈活,擊破匈奴是遲早的事。」

聽了商鞅的遺教,周陽的心眼已經活了,爽快的應道:「那好。什么時間去?」

「越快越好吧!」景帝眉頭輕輕一擰。

「太子,明天可以嗎?」周陽征詢劉徹的意見。

「姐夫說什么時間去,就什么時間去。」劉徹一切以周陽為准。

「那就明天。」周陽還真是期待,商鞅、孫臏、白起這些名垂千古的名士,他們留下了什么樣的看法,讓秦始皇、景帝、張辟彊他們如此推崇。

「明天就明天!」劉徹欣然應允。

這事就說定了,景帝叮囑一句道:「太子,你見到晁錯時,代朕向他問候,不可失禮。」

「諾!」劉徹知道,景帝對晁錯很是敬重。

「劇孟大俠也是政俠中的一員,叫他帶你們去。」對劇孟,景帝是很放心的。

景帝招來劇孟,把事情一說,劇孟沒二話。周陽回去之後,對南宮公主、張靈兒說有事要出去一段時間,二女忙著為周陽張羅。

次日一早,周陽騎著追風駒,帶上幾個親兵,與劇孟、劉徹一道,直奔神農大山。

「小孔成像是墨子的傑作,是中國古代物理學的最高成就之一,不知墨子是否還有其他的傑作?」周陽一邊打馬疾馳,一邊暗想,墨子這樣傑出的學者,不可能只有一個小孔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