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滿藏而歸(2 / 2)

大漢帝國 殷揚 2658 字 2022-07-15

這幾天的相處,墨家弟子從周陽這里獲益良多。每當周陽說出理論時,他們就有醍醐灌頂的感覺,要他們對周陽不佩服都不行。

如今的墨家弟子,巴不得跟著周陽下山,向周陽請教更多的學問。可是,墨家總院是要留守的,總得要留人吧,那些留守的弟子雖是不願,依然奉命。

帶上要測試的軍糧,還有周陽特的討要的鮮果,率領墨家弟子,離開墨家總院,向長安進發。

周陽與晁錯、劉徹、劇孟立在道側,打量著蜿蜒而行的墨家弟子,大是歡喜。此次墨家總院一行,周陽的收獲頗豐,把墨家弟子弄出山了。這些墨家弟子皆是了不得的工師算師,以他們為基礎,打造漢朝的科技學院不是問題,會培養出很多人才。有了科學家,漢朝的科技將會更加發達,一個美妙的前景就會出現。

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非常大,中國走上工業化的道路,也說不定。

至於測試軍糧這事,還沒有結果,相信以墨家弟子的水准,保質期會大幅度提高。真要如此的話,漢軍的持續作戰能力將會劇增,擊破匈奴就更容易了。

浩浩盪盪的墨家弟子下山,綿延數里之長,頗為壯觀。

「大帥,這可是自祖師創建本門以來,本門最大規模的出山呀!」晁錯望著行進中的墨家弟子,大是感慨:「即使戰國之際,列國紛爭四起,墨家劍士出山,也沒有如此大的動靜,這可是傾巢而出呀!傾巢而出呀!」

戰國之際,墨家劍士出山,風聚雲動,諸侯側目,那是何等之盛。可是,就從來沒有如眼前之般,墨家弟子傾巢而出的事情,周陽開了一代先河。

「祖師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想?」晁錯感慨萬端的道。

「墨家之創建,便為平息天下紛爭,如今,戰國之世早已不復存在,墨家弟子若是還窩在山里,固然逍遙快活,卻於世無大益,與祖師之意相違背。」周陽眉頭一軒,道:「平息紛爭,盡弟子之用,這才是祖師的本意嘛。我想,墨子泉下有知,一定會非常欣慰!」

「你得了便宜還賣乖!」晁錯這幾日與周陽混得極熟,二人成為莫逆之交,晁錯說話沒那么多顧忌了,親切的拍拍周陽的肩頭。

「我說的是真話!」周陽沖晁錯一閃眼,頗有幾分調皮,逗得晁錯大笑。

笑過之後,四人加入墨家隊伍,下山而去。

出了神農大山,一行人直奔長安。到了傍晚時分,就趕到了長安。重回長安,晁錯是感慨良多,激動難已,眼里涌出了淚水。

隱居這些年來,晁錯並非沒有回過長安。他不僅時不時就會回長安,還暗中為景帝出謀劃策,凌肅使是他和景帝之間的信使,景帝有什么難決之事,便要凌肅前來問詢晁錯。

可是,這次來長安,全然不同,那是出山,要為擊破匈奴再次披掛上陣,盡心盡力,這心境完全不同的。

周陽很是理解他的心情,勸慰幾句,帶領墨家弟子入城。來到未央宮,劉徹吩咐下去,兵士帶領墨家弟子前去歇息。周陽,劉徹、晁錯、劇孟四人進了未央宮,直奔猗蘭殿,前去見景帝。

猗蘭殿,景帝躺在軟榻上,睡得正沉,鼻息微微。景帝面容憔悴,一臉的蠟黃之色,自從獻俘之儀後,景帝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很是嗜睡。

王皇後坐在軟榻上,伸出白玉的素手,為景帝整理凌亂的發絲,一臉的憐惜之色。景帝之於她,既是高高在上的天子,更是有情有義的丈夫,景帝氣色如此不佳,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她心里焦急著呢。

「哎!」王皇後輕嘆一口氣。

「先生!先生!」睡夢中的景帝突然尖叫起來,急惶惶的,好象夢厴了似的。

「皇上,皇上!」王皇後輕聲喚道。

「先生,先生,你別走,別走!」景帝猛的坐起,雙臂對空環抱,好象在摟抱親人似的。

「皇上,你怎么了?」王皇後嚇了一大跳,急惶惶的道:「快,傳倉公。」

「呼!」景帝長舒一口氣,睜開眼,道:「不要叫倉公。」

「皇上,你醒了。」王皇後忙著給景帝披上袍子:「皇上,你可嚇死臣妾了。」

「皇後,沒事了。朕只是做了一個夢,夢見了先生。」景帝臉色一慘,長嘆一口氣道:「昔年,朕怎么就做錯這事了呢?朕是天子,完全可以斥責劉濞,何必要唱一出腰斬先生於市?」

王皇後自然是知道,景帝又想起了晁錯。晁錯於景帝是老師,是臣子,更是親人,是景帝最為依戀的人。文帝雖是景帝的生父,可是,文帝國事纏身,景帝與文帝相處的時間並不多,比起與晁錯相處的時間,少得太多了。對晁錯的依戀,是發自內心的。

昔年之事,雖然是逼於大勢,不得不為。可是,景帝每每思之,總是於心難安。晁錯,多么能干的一個臣子,竟然不能位列朝堂之上,景帝捫心自問,只要他當時強硬那么一點,晁錯就不會離開他。

「皇上,過去的事……」王皇後的話才說了一半,只見景帝的眼睛瞪得滾圓,死盯著門口。緊接著,景帝揉揉眼睛,眼睛瞪得更大了。

「皇上,你這是……」王皇後驚詫不已。

突然之間,只見景帝從榻上跳了起來,飛也似的撲了上去,把一個老者擁在懷在懷里,痛哭起來:「先生!真是先生!嗚嗚!」

「皇上!」晁錯雙膝跪地,抱著景帝的雙腿,放聲大哭起來。

景帝和晁錯,是君臣,是師徒,是親人,他們的感情非常復雜,乍見之下,哪能不激動的。景帝是激動萬分,胸口急劇起伏,摟著晁錯,大滴大滴的眼淚滾了出來。

晁錯死命抱著景帝的雙腿,生怕失去寶貝似的,悲聲大放,老淚縱橫,難以自已。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景帝雖是貴為天子,也是人,有人的情感,面對不是慈父勝似慈父的晁錯,哪能不激動到難以復加的地步。

周陽識得景帝以來,就從來沒有見景帝如此哭泣過。周陽不僅沒有鄙視之心,反倒對景帝更加親近,這才是人嘛,要是景帝整天板著一張臉,端著帝王架勢,誰敢與他親近?

「嗚嗚!」兩人的哭泣聲在猗蘭殿中回響,久久之後,方才平息下來。

「先生,你還走否?」景帝抹著眼淚,第一句話便是探聽晁錯的去留。

「皇上,老臣不走了,不走了!」晁錯緊緊抱著景帝的大腿:「老臣這次出山,便是為擊破匈奴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太好了!」景帝猛的拉起晁錯,歡喜得象個孩子,笑呵呵的道:「先生,我們又可以朝夕相處了!劉啟又可以聽先生耳提面命了。呵呵!」

景帝不稱朕,而是自言姓名,那是對晁錯的尊重。

「皇上,老臣不敢!」晁錯忙搖頭道:「皇上早已不是昔日的太子,而是大漢頂天立地的皇帝!是大漢的聖君!在皇上的治理下,大漢欣欣向榮,百業興旺,匈奴遠遁,百越收復,東胡平定,古往今來,帝王者,能有如此大功,少之又少!老臣能為皇上之師,實是老臣前世修來的福份!」

雖然還沒有擊破匈奴,可是,景帝開創了一個大好的局面,為漢朝爭取到了一個極為有利的戰略態勢,這是景帝的功勞,後人一定會把景帝歸入明君、聖君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