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3.第1273章 上朝(2)(2 / 2)

他雖然不比別人聰明,卻並不笨,聽了半天很快就分辨出哪些人是為了國家而反對,哪些人是為了個人利益而反對。

齊浩然先對為國家憂心的官員道:「本王不知道什么治國的大道理,但我去歲才從北地回來,西地我也去過,諸君可知那里的百姓情況?」

眾人沉默,他們從兩地來往的奏折可窺探到一些,但那畢竟是官員寫在紙上的,真實性尚且可考,何況全面性?

齊浩然就嘆道:「在北地,一縣之名就有兩種叫法,有大周留下的稱謂,還有大金改的名字,這不算什么,偏大周時該縣屬於南府,大金時卻又劃歸了北府管轄,該縣轄下的村子更是屬於過南府,也屬於過北府,如今新官上任,要么都搶著要該縣,要么就都推拒,所屬不定,那縣里的百姓就拿不到賑濟的糧款,更拿不到耕種的種子,農具與耕牛,甚至連勘測分田都不能實施。」

齊浩然越說越惱,聲音漸漸大起來,「而像這樣的情況北地和西地多的是,去歲是皇上強制下令,不得落下一村一鎮,務必都賑濟到位這才沒生了大亂子。可彼此間的爭端依然不少,如今將近一年,諸君竟然還未拿定主意,朝廷養你們干什么用?」

齊浩然越說越覺得阿靈辛苦,冷哼道:「本王王妃聽聞兩地百姓之苦,費勁腦筋想了行政改制的法子來,你們卻為一己私利左右阻撓,在朝中有皇上與眾御史看著尚且如此,若在地方上,還有誰能管得住你們心中的私欲?無怪乎王妃堅持要設立都察院與讓百姓監察百官,實在是諸卿品性令人不齒。」

在這個文官求命的朝代,罵人品性就跟掘人祖墳一樣令人憤恨,因此齊浩然此話一出,朝中大半朝臣就憤怒了。

但齊浩然一點也不怕,在快馬回家的時候他早想過要怎么應對了,加上跟穆揚靈吵架的經驗,他一人的聲音蓋過他們的,連珠炮一樣的沖他們發射,「行政改制勢在必行,就是為了北地與西地的百姓也不能再讓地方如此混亂,若不行政改制,你們說要怎么解決?諸卿大才,這一年來可想出什么好主意了?在這一點上你們連個女人都不如。「

范子衿和榮軒都低著頭站在後面,默默地看著齊浩然以一敵百。

嚴渡看看對面不動如山的倆人,再瞄了一眼穩坐如泰山的皇帝,決定沉默,反正他本來就贊成行政改制,只要不進行官制革新就行。

底下的官員也很快想通了這一點,喊道:「榮親王莫要污蔑我們,我們是不贊同官制革新,可沒說不同意行政改革!」

朝中大半官員立刻應和,沒應和的那些本來就是力求行政改革的。

皇帝和范子衿榮軒心中默默吐槽,明明你們昨天還沒同意的,真是欠虐,他們好聲好氣的說死活不同意,被齊浩然一罵竟然就同意了。

齊浩然立刻乘勝追擊,「既然同意行政改革,那官制革新還有何不對准時機的?在行政改革時同時進行官制革新,豈不比二十年後更合時機?」

嚴渡就冷冷的道:「王爺,若是雙法同時進行,只怕到最後連行政改制都進行不下去。」

「為何?」齊浩然目光炯炯的看著他。

「兩法都需要地方官吏支持,行政改制還罷,只是規范地方轄區,不至於再讓地方重合或成為三不管,官員變動不大,所以他們都會配合,可若是進行官制改革,如今大半官員都不贊同,地方官員更是抵制,兩法若是一起實施只怕要連累得行政改制都進行不下去。」

齊浩然就慢悠悠的道:「官員變動不大,所以他們就答應,官制改革因為觸及他們利益,所以他們就反對?」

齊浩然可惜他手邊沒有桌子,不然一定一掌拍碎以示他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