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2.第1362章 番外 穆博文(1)(2 / 2)

穆博文忍不住蹙眉,問道:「室外酷寒,這時候如何建造救濟屋?人一出去就凍成雪人了。」

李安苦笑,「所以才說戶部和皇上這次是大出血啊,聖上不忍心讓百姓服苦役,只能花錢雇人,據說北方一些地方都出到五十文一天了,還包中飯。」

要知道平時一天的工錢也就二十文左右。

穆博文忍不住為新皇擔憂起來。

太上皇去年突然禪位於新皇,去年雖也有天災,但並沒有今年嚴重。

今年開春,四川等地就開始不下雨,虧得他們早幾年就開始建造水庫,修建水渠,可引水庫與江水灌溉,百姓的收成才沒有很差。

但到了秋天長江以南又開始斷斷續續的連續降雨,糧食割了曬不干,不割又會壞在地里發芽長根,簡直是水火兩重天。

但真正讓大家感覺到大災來臨卻是因為南方入冬後持續的低溫和降雨,而北方在九月中旬就開始下雪了。

他們江南一帶還好,據說兩廣一帶有的地方發生了山洪,地方呈遞上來要求開倉放糧的折子就有好幾封。

此時,外面隱隱有流言,說是新皇沒有得到上天的認同,所以才降下災禍以示教訓。

穆博文這樣的民間學者都聽到了流言,更何況工部左侍郎,這也是他急忙找****來的原因之一。

一來穆博文與榮親王府關系密切,且也是支持新皇的,這樣的人必定不會在這樣緊要的關口出幺蛾子;二來,穆博文在工程建築上的成就只怕全大齊都無人能及。

他在工部學習六年,又在各地游走並查閱各地縣志,與熟悉水利的各位大人及有大能的大匠都熟識,並善於學習,這些年他邊學習邊被工部特聘,共為大齊設計建造了二十八個水利工程設施,還參與了太康十八年到二十五年的黃河疏浚工程,並為此設計了引流灌溉的水利工程及儲水的水庫。

就算是他們的尚書大人當年聽了他的設想也只能感嘆一句長江後浪推前浪。

可見穆博文的厲害。

京中的人和朝中的大臣們提起穆博文或許更多的是說「榮親王的小舅子」「榮親王妃的大弟」「穆將軍的長子」,但工部的官員,上至尚書,下至小吏,提起穆博文都會語帶恭敬的提一句,「原來是清鶴先生,他著作的《桑田水利》可謂是千古傑作。」

由此可見穆博文在水利建築行業的名望。

一個人一旦對某一件事執著並認真並有這方面的天賦,他的成就將是不可估量的。

就算穆博文現在身上無一官一職,李安也敢肯定,百年,千年以後他必定會名留青史,不是因為他是榮親王的小舅子,更不是因為他是穆將軍的長子,而是因為他的水利建築,他為大齊百姓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