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駁回(一更)(1 / 2)

金鳳華庭 西子情 1393 字 2020-06-23

南陽王這么多年的確沒有好好看過大楚百姓們的生活境況。

有安家鎮守大楚邊境,為大楚百姓們豎起一道太平的屏障,這是安家人為大楚百姓們做的最有力的支撐。安家人只管鎮守邊疆,不涉足大楚內地民生,但他以為,大楚邊疆安穩,百姓們自然該是安平富足的。

當今陛下不是一個多么勤政愛民的皇帝,疑心大,但也只是針對安家,他還是寬和愛民的,雖沒有什么大作為,但也沒苛責百姓們怨聲載道。

老南陽王一直是這樣想的,直到,顧輕衍讓他沿途多看看風景,順便也看看他守護了一生的大楚百姓們的民生,他親眼見了,才知道,原來,百姓們真實狀況,沒有他以為的過那么好,有的人的確安樂富足,但也只是少數人,多數的百姓們,都過的很苦,食不飽腹,衣不蔽體。

老南陽王震驚了,不敢置信,問顧輕衍,「懷安,你可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兒?」

顧輕衍溫聲說,「若是我沒有出京前往南陽沿途十八千里走這一趟,我也不知道百姓們真實狀況竟然是這般,直到月前與小郡主離京前往南陽這一路所見所看所聞,才了解了七七八八。」

老南陽王看著他。

顧輕衍嘆了口氣,「咱們這位陛下繼位二十年來,處理政務,若是讓我評一句,那就是無功無過,但是,奈何每一年大大小小,都有天災人禍,陛下本人尚求無功無過,那么下面的朝中官員呢?效仿陛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樣一來,天災人禍雖然治理了,但也沒妥善到最好的治理,所以,百姓們長年累月下來,疲於應對,日子便越來越艱難了。」

老南陽王聞言沉默下來。

「陛下住金屋華殿,瓊樓玉宇,吃的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玉液瓊漿,不曾出京到民間體察過民情,官員們慣於阿諛奉承粉飾太平,陛下自得自樂,覺得只要南齊南梁不侵犯,大楚邊境安穩,臣子們乖順沒反心,百姓們安居樂業,天下就是太平盛世好極了。他也會被後世人稱贊一句仁德之君。」

老南陽王哼了一聲。

顧輕衍笑笑,「京中太繁華了,皇宮更是集天下繁華之最。陛下空有對江山對臣子的掌控欲,卻沒有更大的強國野心,這么多年,只防著南齊和南梁侵犯大楚,卻從沒想過要主動去打南齊和南梁。」

顧輕衍話落,又補充了一句,「我去南陽時,路上也很是奇怪訝異百姓們竟然如此現狀,便問了小郡主,這一句話是小郡主對我說的原話。」

老南陽王又哼了一聲,「臭丫頭,乳臭未干,便想著主動攻打南齊和南梁了,哪是那么容易的?那兩國素來穿一條褲子。豈是我們大楚能打的了的?」

「我當時也說了與老王爺您差不多一個意思的話,但小郡主卻說,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而陛下,陰謀詭計多,卻從來不用在想這個上,只想著對付臣子。大楚幅員遼闊,周邊除了南邊盤踞的南齊和南梁強大外,東邊很多小國,依附大楚,歲歲納貢,年年稱臣,南齊和南梁能聯合,為何大楚就不能聯合其余小國?雖然小國國力小,但也不是無兵無馬,這么多年,享受大楚庇護,一直休養生息徑自繁衍,到了如今,大楚的確依舊高高在上,但附屬小國就差成腳底泥了嗎?不見得。」

老南陽王這回倒是點頭,「這話說的倒也沒錯。」

「若是大楚的下一代再沒有一個勵精圖治的君主,那么,大楚江山還能支撐多久?百年怕是難。」顧輕衍輕嘆,「安爺爺,您不必難受,安家對大楚百姓來說,已做的極好了,如今百姓們這般狀況,不是安家的錯。」

老南陽王心中的確很是難受,安家一直支撐著鎮守邊境,不讓南齊和南梁侵犯大楚一尺一寸土地,以為把百姓守護的很好就夠了,可是誰知道,事情遠沒有如此簡單。

「治國之道啊。」老南陽王也嘆息一聲,「我老了,就算有豪情壯志,也都無用了。懷安,你正值好年華,大有可為,這天下啊,還是要靠你們這一代來圖強,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為己任。」

顧輕衍點點頭。

他忽然想起,他曾經年少時,也是有過志向的,那個志向在這一刻忽然清晰起來。彼時,他面前還有一個人,身懷憂國憂民之心。

他靜站了片刻,回過神來,溫聲說,「安爺爺,快到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