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沈彧的決定(1 / 2)

三日後,青鴉眾的應康再一次親自來到商水縣羊舌一氏的府邸上,向趙弘潤匯報他們青鴉眾的隱賊村位置。

據應康所說,他們青鴉眾在商水縣東南側找到了一片無名的丘陵地帶,他們將其命名為『青鴉之丘』,並且,決定將隱賊村建在這里。

趙弘潤回憶腦海中的記憶,這才明白應康所說的『青鴉之丘』,應該指的就是商水東南側與楚國的邊界附近,那片有丘陵、有泥潭、有森林,地形非常復雜的那一片地域。

因為趙弘潤並不了解隱賊的生活、行動習性,因此他並沒有對應康指手畫腳地出什么主意,他只是告訴應康,若是後者有什么需要,可以聯系商水縣內的羊舌燾,也可以向商水軍的谷粱崴、巫馬焦、伍忌三將尋求幫助。

對此,應康心中十分滿意。

他本來以為他們青鴉眾在投奔了這位肅王殿下後,會失去以往的所有的自由,可沒想到,這位肅王殿下根本不打算插手他們青鴉眾內部的事,只要他應康將青鴉眾帶領好。

「肅王殿下,據初步估計,村落的建設大概需要數個月,期間並不需要很多的人手,不知肅王殿下有何吩咐我青鴉眾的事?」

因為感受到趙弘潤對青鴉眾的信任,應康投桃報李,主動請事,大概他也是想向趙弘潤證明:趙弘潤這般看重他青鴉眾,這個選擇是正確無誤的。

「暫時本王沒有……」

趙弘潤說了半截,忽然想起了那日兵部派人送到他手中的公文,摸了摸下巴,問道:「應康,你可聽說過『桓虎』此人?」

『桓虎?那是誰?』

應康臉上露出幾許迷茫之色。

趙弘潤顯然是看出了應康心中的迷惑,解釋道:「此人乃韓國出身的盜賊,去年我大魏聯絡三川部落,欲商談『借道』一事時,此人在此期間曾率三四百寇騎,夜襲我大魏與三川部落的宿營地,更企圖挾持本王的父皇……」

應康聞言驚地倒抽一口冷氣。

要知道,別看他們這些隱賊以往平日里在心情糟糕時大罵朝廷如何如何,或者大罵魏天子如何如何,可事實上隱賊們普遍並不敢與朝廷作對,因此每回朝廷派來圍剿的軍隊時,他們總是躲起來,避其鋒芒。

而如今,聽說那個大盜賊桓虎居然曾率寇騎夜襲朝廷的駐地,甚至於企圖挾持魏天子,應康頓時被唬地說不出話來。

忽然,應康靈機一動,下意識地問道:「莫非是韓國的『碭郡游馬』?」

趙弘潤聞言眼眸微微一亮,贊許地點了點頭。

何謂『碭郡游馬』?

那是魏國曾經為了打擊宋國所創建的騎軍,名義上是賊寇,實際上卻是受朝廷命令的正規軍,專門做一些魏國不方便插手的事。

比如,當宋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時,魏國礙於宋國背後的大國齊國,不好自己出動,如此便叫碭郡游馬軍在宋國境內騷擾、惹事,讓宋國對衛國的軍事行動泡湯。

因此,趙弘潤也曾懷疑過大盜賊桓虎的那一支騎兵,便是韓國那邊的『碭郡游馬』,目的就是為了給魏國制造混亂。

「本王亦有類似猜測,不過,本王與那桓虎只碰面過一回,況且只是遠遠瞧見,並不曾說過話,因此,真相如何,本王也無從所知。……不過,無論他是賊軍也好,受命於韓國也罷,總之,我大魏不可任他肆意行事。」說著,趙弘潤頓了頓,又接著說道:「桓虎此賊,本在成皋關境外,但前幾日,本王接到兵部派人送來的公文,言成皋軍圍剿桓虎失敗,桓虎率數百寇騎繞過伊山,從伊山南側潛入我大魏陽翟,於陽翟附近消失了行蹤。……青鴉眾的頭一樁差事,就替本王將桓虎的蹤跡找出來吧。」

聽聞此言,應康表情有些詫異,語氣有些古怪地道:「只是找到桓虎的蹤跡?……事實上,我青鴉眾可以將桓虎或擒或殺,送於肅王駕前。」

趙弘潤聞言搖了搖頭,正色說道:「應康,你太小瞧那桓虎了。……以本王判斷,那桓虎絕對要比金勾更加棘手。找到他,跟著他,然後本王派兵圍剿。」

『那桓虎……竟會比金勾更加棘手?』

應康心中有些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區區數百騎盜賊而已,他青鴉眾如今有數千人手,明明是輕易就能解決的事。

然而,見趙弘潤已將話說到這份上,他自然不好再多說什么,只好抱拳說道:「屬下遵命。」

望著應康離去時的背影,趙弘潤便知這位青鴉眾的首領,心中必定沒將桓虎當一回事。

不過這無所謂。

反正,只要應康在桓虎那邊吃了苦頭,他自然會醒悟,醒悟『天下豪傑絕不僅限於他陽夏縣』的這個道理。

當然了,倘若應康有本事擒殺那桓虎,這對趙弘潤也沒有什么壞處。

趙弘潤自然不會去在意他手中的利劍太過於鋒利,他只在意這柄利劍在鋒利之余,會不會割傷他的手指。

應康離開之後,趙弘潤站在前廳,目光不經意地望向了站在一旁、持劍護衛的宗衛衛驕。

以往,此時站在他身邊的宗衛,幾乎都是宗衛長沈彧,而如今,卻換成了衛驕,這讓趙弘潤多少有些不適應。

而衛驕,同樣也顯得很不自然。

尤其是當方才應康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著他,仿佛在無聲地詢問『怎么今日不是沈彧而是你衛驕』時,衛驕心中也很是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