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每天多提取一點就發財了(1 / 2)

大制葯師系統 二將 1486 字 2020-06-25

經過的周文的勸說後,侯保國答應留下來做科學研究了——被研究。

朊病毒本身就是一種極其罕見的病症,何況侯保國的病情又極其特殊,有著非常高的研究價值。

讓秦海濤他們幫著侯保國辦理入院手續,周文和楊立群商量了一下。

隨後又打電話給出差的張曙光,把情況告訴了他。

張曙光聞言自然也是一百個贊同。

三個人聯名向上面申請研究課題,包括侯保國的補助。

把這件事處理好之後,周文也開始忙論文任務的事情。

三篇sci,說實話,本來是非常有難度的。

不過王輝耀的話倒是點醒了他。

作為《水稻蚜蟲的基因改造技術》的實際發明人,他本人只有區區一篇畢論被sci收錄;

反倒是國內的一些基因工程學教授,借著這個機會,前後已經發表了上百篇論文,其中有十幾篇被sci給收錄了呢。

你說這叫什么事?

接下來一段時間,周文白天工作做任務之余,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寫論文了。

說實話,他一開始還有些不好意思,或者說清高,不願意「啃老本」。

可是想想,發表論文不僅能完成任務,而且也能推動基因改造技術的產業化發展,算是一舉兩得了,何樂而不為呢?

他把之前的研究數據全部翻出來,然後加上一些基因工程方面的國際前沿理論知識,花了十天時間,炮制出來三篇論文。

這些論文很水,基本上大同小異。

對於水稻蚜蟲基因改造技術的再研究,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不過誰讓他是水稻蚜蟲基因改造技術的第一人呢,他現在就是這方面的權威。

既然連跟風的那些論文都能被sci收錄,如果不收錄他的,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周文簡單修改了一下論文,然後把論文分別投給了國內三大生物核心期刊。

《細胞研究(英文版)》、《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以及《中國科學》

僅僅兩天後,《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和《中國科學》便給周文回復消息,初審已經通過。

而《細胞研究(英文版)》的主審人之一,中海市生命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張寅 ,在30號上午給周文打來電話。

「周醫生你好。」

「您好張教授……」

簡單寒暄了兩句後,張寅斟酌著說:「你的論文我看了,還是有些太單薄了……」

如果換著一般人的話,張寅堂堂《細胞研究(英文版)》主審人,根本不可能打電話過來。

不過周文卻不一樣,他的《水稻蚜蟲的基因改造技術》,是近些年來國內生物界屈指可數的幾項重要研究成果之一。

更難得是,還是實用性技術。

張寅非常看好周文,覺得他未來能成為中國基因工程領域的代表人物。

也正因為如此,張寅看不得他水論文,才特意打電話過來。

周文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好的張教授,我知道了。那篇論文寫的確實有些著急了,我回頭再好好琢磨一下吧~」

「那行,回頭論文如果寫好了,你可以直接打我電話,我幫你把把關,這個號碼就是我私人電話。」

「麻煩您了。」

「不客氣……」

掛斷電話,周文也並沒有放在心上。

他心里很有逼數。

對於《細胞研究》審核不通過,他是有一定心理准備的,畢竟幾天時間水出來的論文,質量能高到哪去?

能通過兩篇,已經不錯了。

更重要的是,任務獎勵那么高,系統可能讓他輕輕松松就完成嗎?

只是這樣的話,他還要繼續寫基因改造論文嘛?

如果不寫基因改造技術,又寫什么東西呢?

線狀病毒和eiv當然也能寫,但是這里面涉及到一些治療方面的東西,他不方便透露。

如果言之無物,純粹靠猜想的話,那這樣的論文想發表在sci上面,還是很有困難的。雖然他精通理論基礎。

周文一時間有些頭疼……

晚五點半。

侯保國正在病房里晚飯。

經過楊立群的再三溝通,侯保國的補助到底是申請下來了。

這段時間,侯保國一直就待在檢測中心的隔離病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