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學術研討會(1 / 2)

大制葯師系統 二將 1748 字 2020-06-25

8月15號,上午9點。

為期2天的「基因編輯研究前沿」學術研討會,在中海市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報告廳召開。

來自中海科技大學、中國科學研究所、青木大學、京都大學、中海交通大學、同計大學、浙省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哈佛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延世大學……

等等,一共40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

另外還有來自科技大學、周邊科研單位及高校、醫葯研發公司、生命科學領域知名媒體的近400名科研工作人員和學生參加了會議。

「出席會議」就是在會議中擁有發言、表決等能夠影響會議結果的權利;

「參加會議」一般只是列席旁聽,最多只有提問的權利。

而周文當然是來出席會議的。

說實話,他不想來。

但是作為一個「工具人」,他想不想不重要。

中海科技大學副校長以及生命學院副院長,在開幕式上分別致辭。

介紹了學校及學院成立以來所取得的科研及教學成果,並熱烈歡迎所有參會人員來到中海科大。

隨後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分別上台,從dna修復與基因組穩定、基因工程工具、基因工程治療;

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基因篩查、基因工程的動植物模型和基因工程的應用等7個方向,介紹了各自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進展。

每個人時間一般控制在20分鍾左右。

「眾所周知,干擾素是哺乳動物細胞在誘導下產生的一種淋巴因子……」

此時台上發言的是京都大學的張淑慧教授,題目是《基因工程在疾病治療方面的應用》。

第一次參加學術會議的周文,一直在認真的聽著。

他感覺每個人都說的很好,但是又總感覺缺少了點什么東西,和他想象中的「學術會議」,有些差別……

很快,上午半天過去了。

散場時,中海市生命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張寅,以及同計大學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鄒建柏,聯袂過來找周文。

張寅伸手道:「你就是周文吧,你的論文我看了,還有實驗也已經成功復制,真得很了不起啊~」

周文:「張所太客氣了,只是運氣罷了。」

鄒建柏:「哈哈哈……小周太謙虛了。水稻蚜蟲的基因改造技術,可不是什么運氣能說的通的,沒有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張寅使勁拍拍周文肩膀,「就是嘛。年輕人,我看好你~」

「謝謝張所,謝謝鄒教授……」

這邊正聊著呢,那邊王輝耀教授帶著三四個人過來了,其中兩個還是外國人。

「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水稻蚜蟲基因改造技術的發明人周文。」

「這位是中海科技大學生物系教授兼博士生導師何茂偉……」

水稻蚜蟲的基因改造技術,已經獲得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普遍認同,而周文在生物圈,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只是因為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壓制著基因改造技術的發展,目前還沒有真正的出圈。

不過也快了,目前正在談判桌上。

畢竟基因改造技術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是大勢所趨。

在王輝耀教授的牽線搭橋下,周文認識了很多生物界大佬。

他發現,這些科研大佬,不僅在學術上厲害,一個個說話也很好聽。

誇的他都不好意思了。

飯後。

在中海科技大學一名女志願者的毛遂自薦下,周文到校園里四處看了看。

現在是暑假期間,志願者都是留校生。

兩個人邊走邊聊。

女生叫樓星羽,中海科技大學生物系研二。

兩個人聊學校、聊中海的文化以及旅游景點,還有生物科技,包括周文的學術成果等等。

「對了周老師,問您個問題。」

周文笑說:「都說了,不要叫我老師,我還沒你大呢。喊我名字吧,或者叫帥哥也行。」

樓星羽抿嘴笑了笑,問說:「周老師,你們醫院的檢測中心,現在還缺不缺人啊?」

周文也懶得去糾正她了,笑道:「干嘛,你想去啊?」

樓星羽說:「是的!我現在的工作單位,只是從事一些最基礎的實驗,連高中生都能做。讀了六七年大學,我真得不願意畢業後在那樣的單位里混吃等死。」

「這樣啊……你是學生物制葯的對吧?」

「嗯,對。」

「那我考你幾個問題。」

樓星羽點點頭,「嗯。周老師您問。」

周文問說:「誘變育種使用的物理誘變劑主要有哪些?」

樓星羽稍稍考慮了一下說:「主要由紫外線、x射線、γ-射線、快中子、a-射線、β射線、超聲波,其中以紫外線應用最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