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信了羅克的邪(1 / 2)

五百多人一起動手,效果還是出類拔萃,和那些在礦井里工作的非洲人相比,至少洛克農場里的非洲人沒有生命危險,而且洛克農場的後勤還算不錯,給付薪水也相當及時,所以這個工作還是很不錯的,至少農場里的非洲人都挺滿意。

當然這里的不錯是看跟哪兒比,跟那些白人經營的金礦相比,洛克農場里的條件確實是不錯,但是和洛克金礦相比,洛克農場的待遇就差多了,比如最簡單的一道土豆燉牛肉,在洛克金礦,可能就是牛肉燉土豆,而在洛克農場,那就是牛肉湯燉土豆。

也已經很難得了,至少洛克金礦真的用牛腿骨熬了骨頭湯,這方面還是真材實料的。

「每個營地內有一百名工人,配五名非洲裔或者是華裔監工,和兩名華裔技術員,以及五名後勤服務人員,這樣的營地在農場里一共有五個,那邊兩棟獨立的房子就是技術員的,一般情況下是他們的家人在負責後勤,這邊的倉庫里居住的是工人,農場里不僅僅種草葯,還要適當種植一些農作物,飼養一些家禽牲畜,我們爭取是在兩年以內,保證農場的自給自足。」巴克對農場有詳細的規劃,現在農場還需要購買食物,這肯定不是常態。

66萬畝的農場,耕地數量是非常充足的,種植中草葯要使用輪耕技術,也就是一塊地種植了中草葯之後,三、五年之內都不適合繼續種植中草葯。

但是這段時間並不影響其他農作物的種植,小麥玉米大豆什么的,每個營地都有一百名工人,這些工人總不能閑著,農閑時候拔草捉蟲,養牛種樹什么的,總能找到事做。

其實洛克農場的模式,就是羅克在尼亞薩蘭實行的農庄模式的翻版,只不過尼亞薩蘭農庄里的農民是華人,到了約翰內斯堡就成了非洲人。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更有規劃,更有利於統籌,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好在羅克不會一直使用這種模式,到了缺點大於優點的時候,羅克也會想辦法改進。

具體到洛克農場,這種模式相對於普通的農場而言,肯定是優勢巨大,普通的農場限於人力資源,根本不可能進行規模化種植,除非約翰內斯堡的農場進入機械化時代。

洛克農場這種模式就很有利於規模化生產,農場想要自給自足其實很容易,一百多人都去種土豆,不需要兩、三年,幾個月下來,依靠土豆的產量馬上就能自給自足,只不過羅克現在根本不在乎維持農場運行的這點錢,放著大有「錢」途的中草葯不種而去種土豆,這才是本末倒置。

「這個營地里的兩個技術員一個叫李岩、一個叫馬俠,崔岩家原本在京城也是世代行醫,他父親就是崔都,留在紫葳鎮准備將來進入醫學院,崔岩是崔都的長子,雖然技術不如崔杜,但是也已經有了開館行醫的資格,馬俠以前是學徒,來到約翰內斯堡之前還沒有出師,沒有座管行醫的資格,好在辨識葯材的本事還不錯,所以也當了個技術員——沒辦法,咱們的人還是少。」巴克稍有尷尬,這就是約翰內斯堡目前的現實,有政策,有資金,但是沒人沒技術。

1899年,第二次布爾戰爭爆發,1902年,第二次布爾戰爭結束。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1901年,戰爭結束。

布爾戰爭結束後,德蘭士瓦和奧蘭治就開始進入重建狀態,奧蘭治的重建雖然緩慢,但是戰爭總算是徹底結束,普通人的生活不會再受到戰爭影響。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給清國也造成了巨大破壞,破壞程度不亞於布爾戰爭給德蘭士瓦和奧蘭治造成的傷害,和德蘭士瓦、奧蘭治相比,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束後,清國北方卻遲遲沒有進入重建狀態,反而因為俄國人和日本人的沖突雪上加霜。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到1904年,也就是明年,俄羅斯和日本之間就將爆發日俄戰爭,這場戰爭的主戰場就是在清國。

清國的情況是如此惡劣,導致越來越多的華人對清國徹底失望,繼而選擇離開清國來到約翰內斯堡。

李岩和馬俠已經接到巴克的通知,就在用於辦公的木樓前等待,明顯看出李岩是一大家子,馬俠卻是孤零零一個人,可憐得很。

「已經著人力資源公司那邊去接馬俠的家人,過段時間就能來約翰內斯堡團聚。」巴克在羅克耳邊輕輕提示。

羅克還是熱情,遠遠地臉上就堆滿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