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7 扛不住(1 / 2)

現在的美國,還不是另一個時空那個想甩鍋就甩鍋,想坑誰就坑誰的美國。

另一個時空的美國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成功翻身,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取代英國成為全球唯二的超級大國,然後又通過冷戰走上巔峰,這才造就了之後那個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美利堅。

現在的美國,在歐洲人的概念中,依然是那個小偷、強盜、破落戶組成的氓流國家,依然是「暴發戶」的代名詞,巴黎的很多餐館為了照顧顧客心情,門上依然掛著不歡迎美國人用餐的牌子,所以美國在「冠名權」這個問題上並沒有多大發言權,就算是美國人強烈抗議,《泰晤士報》依然不搭理美國人。

就在美國人強烈抗議的時候,德國的進攻正在持續中。

魯登道夫破釜沉舟孤注一擲,整個西線全部處於德軍的攻擊范圍中,阿拉斯附近的防線突出部是德軍攻擊的重點,魯登道夫投入了十五個師,用於對維米嶺的進攻。

這一次進攻發起前,負責防守維米嶺的是加拿大軍團。

進攻發起一個星期後,加拿大軍團主動撤出陣地,防守維米嶺的部隊換成了戰斗力更強的澳新軍團。

僅僅一個星期之內,加拿大軍團就付出了近6.5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整編第三師和整編第五師基本被打殘,失去作戰能力;整編第一師參加戰斗的22個連隊,4個連隊全軍覆沒,11個連隊傷亡過半,幸存的官兵幾乎人人帶傷,作戰期間有近百名官兵情緒崩潰,有些士兵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主動走出戰壕,向德軍陣地走去,這些人往往在剛走出戰壕不久就被德軍的精確射手射殺。

羅克及時調整防線,部隊在前線作戰不會超過一個星期,然後退到二線之後至少要休息一個星期只後才能返回前線。

野戰醫院的壓力越來越大,英國國內緊急將兩艘郵輪改裝成醫療船停靠在佛蘭德斯港口,但是依然無法收治所有傷兵,輕傷員只能接受簡單治療,依然要在前線堅持作戰,重傷員也被直接放棄,野戰醫院要盡可能節省醫療資源,向那些有可能回到戰場上的傷員傾斜。

約翰內斯堡醫學院和尼亞薩蘭大學醫學院的新一屆新生直接來到法國參戰,他們要在實戰中快速成長,有可能上午剛剛接觸到傷口縫合,下午就要去野戰醫院幫忙,和他們的老師們以及師兄師姐們一起工作。

自從德軍的進攻開始後,遠征軍司令部氣氛非常壓抑,羅克開始時還會關注遠征軍的傷亡數字,後來就對每天的戰報感到麻木,和英國遠征軍相比,法軍部隊和美軍部隊傷亡更慘重,貝當和潘興也在咬牙堅持。

和阿拉斯相距不遠的康布雷,是騎兵第二師負責的防線。

從戰役爆發開始,騎兵第二師就堅持在前線作戰,騎兵第二師也是戰役爆發後,少數幾支還沒有被輪換的部隊之一,這充分證明了騎兵第二師的戰斗力。

德軍的進攻也是有選擇的,魯登道夫並不傻,不會將所有籌碼全部扔出去梭哈,面對騎兵第二師這樣戰斗力強大的部隊,德軍在發起一兩次試探性進攻,發現幾乎沒有勝利可能之後,就會馬上轉變目標,將攻擊重點放在更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地段。

騎兵第二師就是這樣,戰斗爆發後,只有大約兩個師的部隊,對騎兵第二師的防線發起了兩次試探性進攻,然後德軍就把攻擊重點改為更有可能突破的維米嶺。

這就導致一個很神奇的情況出現,驍勇善戰的騎兵第二師自從開戰之後就無所事事,而備受折磨的維米嶺每天都會遭到戰火的蹂躪,這讓騎兵第二師師長唐璜很不爽。

「德國人不進攻我們的陣地不是好事嗎?你有什么不舒服的?」參謀長布拉德祈禱德國人永遠不進攻騎兵第二師負責的陣地,這樣騎兵第二師的好小伙子們就不用和德國人拼個你死我活。

榮譽和勛章不是那么好玩的,每一個都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就是不舒服,我是來擊敗德國人的,不是來度假的。」唐璜有理想,這才是一個合格軍人應有的覺悟。

戰死沙場的覺悟!

「得了吧,你去問問泡在戰壕里的戰士們,他們一定不會這么想。」布拉德不想看到部下犧牲,南部非洲很多將軍都和唐璜一樣渴望戰爭,布拉德認為這種思想很危險,但是不知道應該如何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