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7(2 / 2)

按大明制度,錦衣衛為正三品的親軍指揮使司衙門,但水漲船高,從永樂

朝的紀綱開始,區區指揮使已經不能體現皇帝的信重,所以在提高個人官銜的

同時要加上一句「仍掌錦衣衛事」,當然明中期前也沒誰有紀綱的面子,大多

還是以指揮使銜掌衛事。

隨著錦衣衛功能細化,其他官佐的官職也逐漸提高,官職之後會特旨負責

具體事務,掌北鎮撫司、掌南鎮撫司、提督象房等等事就多了,另外作為功臣

勛貴等高干子弟的安置場所,還有很多關系戶,但他們通常是錦衣衛帶俸,就

是光拿錢不干事。

「嗯~~」丁壽覺得有些匪夷所思,老子玩命從朝鮮轉一圈,這些酸子都

恨不得把我治罪嘍,如今拿掉了他們一個巡撫,反倒要給我敘功,這些官兒什

么時候這么大度了。

正德卻興奮起來,「早該如此,朕當日便言丁卿有定遠之才,爾等卻百般

推脫……」小皇帝眼看要翻起舊賬來。

「陛下慧眼識人,臣等老邁不及。」劉健幾位閣老今日好說話得很,主動

承認錯處。

「如此,便晉丁壽為指揮使,執掌北鎮撫司。」正德轉身對著身邊發愣的

丁壽,低聲道:「傻站著干嘛呢,還不快謝恩。」

「哦。」反應過來的丁壽雖覺得事情並不簡單,還是老老實實跪倒丹墀下

謝恩。

「好了,眾卿還有何事?」難得早朝碰上一件開心事,朱厚照睡意全消,

來了興致。

「老臣請罪。」刑部尚書閔珪出列,「前有百姓曹祖狀告建昌、壽寧二侯

不法之事,此案撲朔迷離,盤根錯節,刑部多日緝查,收效甚微,乞陛下治罪

。」

拉倒吧,閔大人,曹祖的狀紙都快詳細到把罪證一一羅列了,撲朔你個大

頭鬼啊,挨呲兒吧你,丁壽心中偷笑。

果然一提到自己兩個舅舅,朱厚照便是火大,「此案已經旬日,竟毫無進

展,刑部辦事如此不力,豈有此理。」

「刑部多為循吏,辦事拘泥不化,難免遷延,老臣乞請將此案轉交緹騎干

臣,也好早日水落石出,排解君憂。」閔珪道。

「交給錦衣衛辦?讓誰來?」正德道。

丁壽心中突然有些不好的預感。

「新晉指揮使丁壽,文武兼資,念頭通達,當是不二之選。」閔大人一點

都看不出快八十的人,說話又急又快,沒有半點耽擱。

正德皇帝難得聽大臣誇自己人,連連點頭,「算你們有識人之明。」

「陛下,臣年輕識淺……」丁壽可不想背這口黑鍋,不嚴查二侯,皇帝這

里過不去,可真要是收拾了這兩個姓張的,仁壽宮那位主兒能把自己活吞了。

「丁壽年紀雖輕,卻屢破大案,頗有才具,都察院附議。」張敷華出班補

刀。

「臣初掌北司……」

「丁指揮蒙聖恩執掌詔獄,必然盡心竭力,報效君恩,大理寺附議。」楊

守隨又是一刀。

「陛下,臣……」能不能讓老子說話,丁壽再次張口欲言。

「怎么?」朱厚照對丁壽神情有些驚訝。

「丁大人無需多慮,只要丁大人秉公執法,恪守臣節,朝中上下定無人掣

肘。」謝閣老出班道:「為安其心,老臣請陛下賜丁壽全權。」

「原來擔心這個,朕便賜你獨斷之權,無論何人不得干預此案。」正德拍

板,「散朝。」

「陛下聖明。」群臣山呼萬歲,「恭送陛下。」

朱厚照開心站起,拍了拍丁壽肩膀,「好好干。」又掃視身邊無人,低聲

道:「官兒也升了,快把人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