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歸,過河,拽山(2 / 2)

那一雙如猿長臂再不顯得有任何突兀。

泥菩薩過河才是自身難保。

拓跋菩薩過河,神佛難擋。

傳言道德宗有大山浮空,離地六百丈,山上宮闕千萬重。李當心扯起河流水淹道德宗,大水由天門涌出,沖刷玉石台階。白衣僧人飄然落地,走在一個滿眼翠綠的狹窄山坳,走到盡頭,豁然開朗,坳內並沒有世人想象中的恢弘建築群,僅有一座道觀依山而建,是一座雕刻有一張太極圖的圓形廣場,陰陽雙魚相互糾纏,整座廣場顯得返璞歸真,異常簡潔明了。陰陽魚圖案中有雲煙霧靄裊裊升起,直達蒼穹,白衣僧人抬頭望去,有數十只異於同類的巨型白鸛盤旋遞升,可見有道士騎乘,道袍長衫寬袖,襯托得好似騎鶴飛升的仙人,這些道德宗道人顯然原本是逗留觀中的祭酒道人,李當心挾江造訪還禮,迫使他們往天上而逃。

在李當心視線中,除去道人和白鸛,果真有一座大山浮於空中。

眾位道人乘坐白鸛上浮,有一位年輕道士則是從高聳入雲的浮山輕輕飄下。

這名負劍道人落於陰陽魚黑白交匯處,一夫當關。

道士瞧上去二十七八的歲數,極為男子女相,竟然有幾分媚態。

李當心才瞧了一眼就嗤笑道:「不愧是臻於聖人境的麒麟真人,還真是手腕了得,連一氣化三清的秘法都給琢磨出來了,怎么,要請貧僧拔九蟲斬三屍?只不過剩余兩尊假神仙呢,不一起出門迎客嗎?也太小家子氣了。如今三教各出一位聖人,我師父且不去說,就算儒聖曹長卿,也是敢將皇宮當茅廁的風流人物,你這位縮頭藏腚的北莽國師,對比之下,可拿不出手。」

貌似年輕的道人和煦笑道:「無禪可參的李當心,也要金剛怒目了?貧道不與你做口舌之爭,只是站在這兒拭目以待。龍樹僧人讀金剛經修成不動禪,既然你執意怖畏,貧道今日也動也不動,由著你出手。」

李當心簡簡單單哦了一聲。

也不再多說半字廢話,朝浮山方向探出雙臂,一身白色袈裟驟然貼緊偉岸身軀,繼而雙腳下陷,地面過膝。

白衣僧人將整座浮山都拽了下來!

轟然壓在那年輕道人頭頂。

李當心獨然入天門,單身出天門。

掠過近千台階,蹲在地上背起了全身金黃的師父。

幾位道德宗國師高徒都不敢阻攔。

老和尚已是垂垂將死矣。

老和尚笑了笑,問道:「打架也打贏了?」

白衣僧人嗯了一聲。

「徒弟啊,山下是不是有情深不壽這么個說法?師父也不知道當年答應你娶媳婦是對是錯啊。」

「這可不是出家人該說的道理。」

「道理不分出世入世,講得有道理,就是道理。佛法也未必盡是佛經上的語句,佛經上的語句也未必盡是佛法。東西和南北,尤其是你家那個閨女,就很會講道理,我聽得懂,就給心甘情願騙去糖葫蘆,當時聽不懂,就不忙著給,有些時候慢慢想通了,記起要給這妮子送些吃食,小閨女還來了脾氣,不要了。」

「師父,少說兩句行不行,這些事情你自個兒回寺里跟我閨女說去。」

「來不及啦。」

李當心身形再度如白虹貫日,在黃河水面上急掠。

「光說領會佛法艱深,咱們兩禪寺很多高僧,都比你師父懂得多,不少還能跟朝廷官府打交道,出世入世都是自在人,師父當這個主持,實在是蹲茅坑不拉屎。唉,這些年都愁啊,也虧得出家人本就剃去了三千煩惱絲。」

「跟師父同輩的他們啊,比起師父少了些人味兒,既然尚未成佛,不都還是人。」

「這話可不能說,傷和氣。」

「師父,這是誇你呢。」

「為師知道,這不是怕你以後當別人面說,你跟師父都討不了好。」

「師父你倒是難得糊塗。南北都是跟你學的。」

「其實說心里話,滅佛不可怕,燒去多少座佛寺多少卷佛經,驅趕多少僧人,師父不怕。怕的佛心佛法不長存,一禪的那一個禪,不當下還是小乘,以後能否由小乘入大乘,師父是看不見了。」

「師父,我不希望看見那一天。」

「嘿,作為南北的師父的師父,其實也不想看到那一天,不過這話,也就只能跟你說。」

說完這一句話,滿身干涸金黃色的龍樹僧人吟誦了一遍阿彌陀佛,便寂靜無聲。

白衣僧人李當心停下身形,扯斷一截袈裟,捆住師父,閉眼雙手合十,往九天之上而去。

這一日,道德宗數百道士和近萬香客抬頭望向那佛光萬丈,皆聞有《金剛經》誦讀聲從蒼穹直下。

這一日,有數千人信道者轉為虔誠信佛。

ww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