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燈籠蝶(2 / 2)

徐鳳年截口笑道:「他啊,大老粗,再者春秋一戰,本就是武夫鐵騎跟筆桿子文士的較勁,推倒了高門豪閥後,士子們無家可歸,無樹可依,自然記恨徐驍,就別提去投效這個屠子了。」

徐北枳搖頭道:「養士也分兩種,養貴士,養寒士。需知士這個說法,最開始也僅是游士,例如那些因縱橫捭闔而名留青史的縱橫家,諸子百家中搬弄唇舌的說客,後來士子相聚成門閥,才開始養尊處優,如今大廈已傾,大多數就得為稻粱謀,何況寒士階層的廟堂崛起是大勢所趨,北涼王很多事情不好做,你可以。天下士子,本是你家聽潮閣的千萬尾錦鯉,如今就像那聽潮閣與江河相通,豢養錦鯉與野鯉雜處,你若能揀選其中少數,就可成事。自古謀士托庇於明主,不外乎想要乘龍借勢,扶搖直上。」

徐鳳年笑道:「你要是跟徐驍說這類大道理,他能當著你的面打瞌睡。」

徐北枳一笑置之。

弱水茅舍,一名穿一身華貴蜀錦的干瘦老者從京畿重地連夜趕到後,就一直坐在水邊,身邊便是被割去頭顱的徐淮南。

老人親自查過傷口和茅廬四周,就揮手讓手下離遠了,僅留下一名提著無燈芯燈籠的年輕婢女,似乎不想有多余人打攪他與死去老友。

夜幕中,老人伸出干枯如老竹的手臂,手指撫摸著霜白鬢角,喃喃自語:「年輕時候一起來到亂象橫生的北莽,你說要做成可以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千古名臣,還笑話我氣量小,不是做大事的,跟在你後頭耍耍陰謀詭計就行,還能有個好死法。你看看,現在如何了,我仍是能夠錦衣夜行,便是八位持節令和十二位大將軍見著了我,也就只敢背後罵我幾句斷子絕孫不得好死。你呢,連有膽子給你奔喪披麻戴孝的子孫都沒一個。」

「你器重徐北枳,一身所學盡付與他,念在情分上,我一直猶豫要不要痛下殺手,徐老兒,要不你托個夢給我?我也就放過他了。」

「本以為我能拼了半條命,也要保你死在她之後,你啊你,怎么拍拍屁股說走就走了,還走得如此憋屈,圖什么?還債?還給誰?人死如燈滅,我就不刨根問底了,省得你在下頭罵我。如此一來,我倒是輕松了。你放心,且不說徐北枳,到時候徐家兩百多條性命,我總歸會給你留下一兩人的。」

自顧自念叨的老人嘆息一聲,沉默許久,抬了抬手臂。

提著燈籠的盲聾啞女婢便立即彎腰,將沒有燈火的燈籠放在權勢滔天的老人眼前,繼而遞出一把精致小剪。

籠中有幾十只蝶。

老人摸出一只,雙手如老嫗燈下綉花那般輕輕顫抖,從蝴蝶中間中剪成兩半。

「你死以後,這籠中蝶,就數那位太平令最大只嘍。」

ww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