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春秋之尾,草席之旁(2 / 2)

徐鳳年嘆了口氣,「那如何去擋路?」

袁青山閉目掐指,睜眼後緩緩說道:「貧道畢竟不是真的神仙,飛升之前注定算不准身後事。不過此時此地,貧道不管如何竭力推算,你都攔不住王仙芝。」

徐鳳年沒有任何焦躁不安,袁青山又凝視著這個「徐鳳年」的氣象,掐訣如飛,臉色陰晴不定,「奇了怪哉,為何越算你越是必死之局?!既然是如此,為何我以後會跟你用包子換銅錢?」

儒生裝束的北莽國師陷入沉思,許久後抬頭道:「這興許便是天道漏一,貧道也算不准一些人一些事。貧道也不能與你言談過多,這就要護送這些士子進入北莽。徐鳳年,你好自為之。」

徐鳳年點了點頭。

徐鳳年一直停在原地,給泥濘路上的車隊墊底,這才跟在後頭,在日後的幽州邊境目送他們繼續向北遠去。

然後徐鳳年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他進入這座黑白春秋後有過許多次閉目,總是一睜一閉之間即一夢,永遠猜想不到下一次睜眼會出現在何時何地,更不知道又會見到哪些人。

之後數度睜眼閉眼。

徐鳳年見到了清涼山王府搭建的整個過程,也知曉了為何羊皮裘老頭會在此被大亭鎮壓,原來這里正是酆都的遺址,是同為四大宗師之一酆都綠袍的家鄉,後人都以為當時最隱秘的幫派「酆都」必然是鬼氣森森的地下之城,不曾想到那名女子宗師會選擇一處青山綠湖之畔,取名為酆都。也許僅是在說心死之人棲息於心死之地,也許沒什么緣由,就是女子鍾情於大漠黃沙之中的這顆綠珠子,喜歡跟她衣裳的相同顏色而已。獨臂無劍的老人一人占山,便拒退了新涼王徐驍的數百精騎,後來是徐驍數次獨自一人提酒上山,皆是在貧苦北涼之地千金難買的中原好酒,就都坐在老人身邊,說著一些平時不可言說的心里話,好幾次都喝得酩酊大醉,徹底醉倒在老人身邊,依舊醉話連篇,都是給李義山攙扶下山。終於有一天,羊皮裘老人接過了徐驍手里的一壺新酒,破天荒開口詢問堂堂北涼王此酒如何,徐驍直言不諱說這沒名字的劣酒,比起以往的好酒,口味差得遠了,但價錢便宜,喝著痛快不說,更是很能醉人,這就足夠。老人喝了一口,說這酒其實叫綠蟻,以前有人勸酒,他也是嫌棄此酒的劣烈。

二姐後來作詩,綠蟻酒第一次被北涼以外熟知,得以風靡離陽朝野上下,應該是來源於此。

之後閉眼復睜眼,期間看到了頭回進入清涼山梧桐院的兩個女孩,一個她當時還叫著紅麝,青鳥還是青鳥,但多了個姓氏,王,王青鳥。

只是那會兒兩個女孩的性情與日後截然不同,紅麝帶著濃重的北莽氣息,眼神冷冽如刀子,見著誰都心懷敵意,哪怕是那個需要她侍奉的小主人,北涼世子殿下徐鳳年,也不例外。青鳥則截然相反,他父親是四大宗師中最年輕亦是死得最晚的槍仙,王綉晚年得女,尤為寵溺,她的初次入府登山,並非以婢女身份現世,而是作為小貴客,當時尚未改姓的王綉師弟劉偃兵帶著少女進入王府,只是未與少年徐鳳年相見。後來發生了陳芝豹大逆不道弒師的巨大變故,劉偃兵曾經單槍匹馬挑釁有五百騎護駕的北涼王,直到最後被劍九黃用了八劍才堪堪攔下,對江湖武夫向來很不客氣的徐驍竟是任由這名武道天才離去,許他三次報仇機會。三次用完之後,劉偃兵既沒有殺掉徐驍,也沒能殺掉在邊境上如日中天的陳芝豹。他跟後來已經做了幾年馬夫的劍九黃不打不相識,相約喝酒,劉偃兵才知道本命黃陣圖的缺門牙老劍客,原來是西蜀劍皇的師弟,起先是跑來北涼報仇,後來也是很多次殺著殺著,就沒了那份恨意。

劉偃兵隨口說了一句,君臣死國門,劍客死江湖。西蜀劍皇,兩者都死得其所。老黃笑著回了一句,是這個道理,不過俺可說不出來這種話。

老黃還說他挺喜歡那個小殿下的,不會嫌棄自己一身馬騷味,看人的時候,的確是在看人,不像以往走江湖瞧見的許多豪閥王孫,看門當戶對的家伙才算看人,看其他人都是看狗。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小子只要去馬廄牽馬,都會偷偷給他這馬夫帶來一壺酒,看著自己喝就很開心。老黃說這孩子總念叨著江湖好玩,老馬夫就說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帶他去真正的市井江湖走一走看一看,這個孩子一定會失望的。

說到這里,缺門牙的老黃笑得合不攏嘴,不小心從嘴里漏出許多黃酒。

沒過多久,青鳥就丟了那個姓氏不用。而劉偃兵也改姓徐,當了老涼王的親衛扈從。

不知為何,這個徐鳳年知道了自己是最後一次睜眼神游於春秋。

他站在一名小姑娘的裹屍草席附近,只能看著她被人嘲諷和毆打,然後他看到了年輕世子殿下即年輕自己的鮮衣怒馬。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