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廟堂之高(2 / 2)

坦坦翁拎了一壺好酒走在冷清寂寥的街道上,兩側都是京城中首屈一指的高門大宅,不過此時都到城外迎接那個比自己還要老不死的老家伙了,家家戶戶大門緊閉,倒是省去許多他這趟拜訪的飛短流長。在一處府邸外停下腳步,抬頭看了眼那塊皇帝手書的金字匾額,衣著朴素的「宰相」門房瞧見了這位意料之外的貴客,都有些愣神,不過今年以前坦坦翁都是出入簡單,也就沒有如何自作主張的興師動眾,到時候反而要被左仆射大人揪住小辮子,只是畢恭畢敬上前打了聲招呼,桓溫笑著點了點頭,隨口說了幾句「老馬你那小女兒到底成親了沒啊,要是沒有的話,要不要我幫你從門下省綁架個年輕人」之類的熟絡話,把姓馬的張府老門房給樂壞了。桓溫對這座府邸比自家還要熟門熟路,都不用別人領路,徑直走到了首輔大人的書房,也不敲門,跨過門檻,正習慣性站著捧書閱讀的張巨鹿斜瞥了眼,沒有說話。桓溫把從禮部那兒順手牽羊而來的那壺御賜美酒擱在書桌上,坐在書屋內唯一一張椅子上,說道:「還真是蟬噪林逾靜了。」

兩個老人是至交好友,用坦坦翁的話說那就是你碧眼兒撅起屁股老子就知道要拉什么屎了。張巨鹿很快心領神會,平淡道:「這可不是什么蟬噪,齊陽龍入京,是走陽關大道,更是蛟龍入海。」

桓溫冷哼一聲,隨手撿起書桌上幾份疏策,頓時心一沉,問道:「你真要大動那北地勛貴一手操持的漕運,和被京城里那撥春秋新貴視為命根子的鹽政?加上前幾日你在朝堂上,提出要定下兵部左右侍郎按期巡視邊關的規矩,好嘛,朝廷兩個讀書人扎堆的大本營,還有顧劍棠為首的地方將領,再加上你的削藩,這四頭龐然大物,一個沒落下,你碧眼兒是嫌仇家少?」

張巨鹿頭也不抬,說道:「你算少了一個,我還要大力整治胥吏之弊,天下寒士進階之後,並不能一勞永逸,依舊要講規矩才行。」

桓溫喃喃道:「瘋了瘋了。」

張巨鹿收起手中書籍,一絲不苟地放回書櫃原位,這位身材高大的本朝首輔站在陰影中,緩緩說道:「我們離陽不是當年偏安江左的大楚,不管西楚余孽何時熄滅,朝廷將東南富庶之地的糧食和物資源源不斷運輸到京城,本就是需要百年經營的國之大計,何況邊疆戰事馬上到來,已成燃眉之急。我當年提出海運押糧一事,事實證明並不可行,風險太大,永徽末年那支船隊的失蹤,到現在還不知道到底是遇上海難還是給人劫走。這條運河有著刮盡東南膏腴的惡語,但也說明了它對朝廷的重要性,我當初定下的方略,也確實是以東南賦稅養北遼甲兵,順帶著逼迫西楚謀反,甚至運河沿途年年百姓為爭河水而激起民變,因此也刻意不去彈壓,但是這幾年,出自龍興之地的北方勛貴手握一國命脈而獲利,卻不自知,越來越行事猖獗,永徽六年還有著九百萬石的漕糧入京,後來年年遞減,如今竟然已經銳減至不足八百萬石,去哪里了?就算任由草寇馬賊去大搖大擺背走糧食,他們能拿走多少?朝廷為了安撫那些所謂的開國功勛,不惜專門設置正二品官職的漕運官,下轄漕糧轉運司、發送司在內八個主官都在五品以上的養老官衙,若是他們能夠安安分分撈銀子也就罷了,可如今西楚復國,他們竟然膽敢以漕糧北送尚未結束,連兵部尚書盧白頡的調兵令都敢拿出所謂的祖制強硬駁回,我不來動漕政,誰來下手?到時候難道要北邊將士餓著肚子去跟北莽作戰?難不成要為國赴死的甲士吃口糧食填飽肚子,還要看人臉色?甚至求爺爺告奶奶去求那些從不把戶部放在眼里的漕運官員?」

桓溫嘆了口氣,抖了抖手上一封折子,「那這鹽政?誰賺錢不是賺,本來就是要一塊吃進朝廷外人嘴里的肥肉,你就非要去虎口拔牙?」

張巨鹿冷笑道:「死水臭,活水清。鹽印頒發的權力給了他們捏在手里十幾年,賺到了子孫後代十輩子都花不完的錢,朝廷犒賞還不夠豐厚?天大的軍功也該賞賜到頭。是時候換一撥人坐庄日進斗金了!」

桓溫問道:「你是打算送給自詡兩袖清風肩挑明月的江南世族豪門?」

張巨鹿點頭道:「不這樣,他們豈會真心實意為朝廷出力,否則朝廷跟西楚纏斗個幾十年,他們也能悠哉游哉賞他們的幾十年風花雪月,豪閥陋習一向如此。能讓他們主動低頭的就兩樣東西,官帽子,錢袋子。」

桓溫欲言又止,若是往年,挑出任何一樁事情,他都能跟碧眼兒翻來倒去地沒日沒夜討論,直到確認無大害於民生,才聯手將一條條國策推行下去,如同慢慢疏導整座帝國的經脈。

張巨鹿走出陰影,暮色中,昏黃余暉照映在高大老人的一側臉龐上。

桓溫嘆了口氣。

張巨鹿問道:「聽說你前段時間咳嗽很厲害?」

桓溫瞪眼道:「小病小災,和不知節制地給自己猛灌烈酒,你說哪個死得快?」

張巨鹿一笑置之。

桓溫猶豫了一下,正要開口,張巨鹿微笑道:「寄身你門下省的那個北涼年輕人,我會我會給他一個『機巧有余器格不足、可以用不可以大用』的評語,總能保他幾年安穩。」

桓溫深深看了眼這個老友,然後默然走出書房。

張巨鹿張了張嘴巴,終於還是沒有說出口,只是望著桓溫的蒼老背影,輕輕擺了擺手。

坦坦翁離開如今都敢有人投書於門口辱罵首輔大人的張府後,徑直來到趙家瓮,來到無人當值,除了雜役小吏,幾近空無一人的翰林院。

老人澀澀笑了笑,太安城都以為只要那條老龍出世救濟蒼生,還需要什么鹿?

桓溫走到一間僻靜的屋子,要人拿來鑰匙打開,雖然很多年都沒有大小黃門在此辦公,但經常有人打掃,還算素雅潔凈。

當年,他和碧眼兒就在這座屋子里,他桓溫意氣風發,目無余子,喝酒之後,誰都敢罵,天下江山何事我桓溫指點不得?

而碧眼兒從不喝酒,都是在聽,每次等他桓溫喝醉之後,還得背著他回家。

桓溫從角落一只書箱里翻了翻,找出那一副杯筷,放到桌子上。

桓溫坐下後,拿一根筷子輕敲瓷杯。

叮叮作響。

老人哽咽道:「春山不老依舊綠,人老古稀無人伴,只聽伐木丁丁。」

叮叮叮。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