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院六人(2 / 2)

嚴池集垂頭喪氣。

嚴東吳平復心情後,語氣放緩,贊賞道:「你方才沒有說要去禮部和吏部,很好。」

嚴東吳跟這個弟弟面對面站著,幫他攏了攏衣襟領口,輕輕道:「你要記住一件事,文正文忠文恭,此三文美謚,必出於翰林院!」

嚴池集怯生生道:「姐,我沒想那么多,真的。」

嚴東吳彎曲雙指,在這個弟弟額頭敲了一下,有了些笑顏,「你啊,傻人有傻福。」

嚴池集欲言又止,嚴東吳顯然猜出了他心中所想,搖頭道:「宮里頭的事情,你別管。回去吧,我有一種直覺,現在那座院子里的那幾個年輕人,會……」

說到這里,皇後娘娘不再說話了,抬頭望著太陽,耀眼,所以有些刺眼。

嚴池集回到院子,在青桐樹下,那孩子正冷著臉問道:「你跟誰學棋?」

范長後微笑道:「自四歲起,便與古譜古人學棋。」

孩子指著棋盤上那最後一手棋,「古人可下不出這一手!」

范長後平靜道:「我輩今人不勝古人,有何顏面見後人?與古人學棋不假,但輪到自己下棋,不可坐困千古。」

孩子冷哼一聲,瞥了眼棋盤殘局,「若不是欽天監發生那場變故,我心不在焉,今天都不會給你下出什么勝負手的機會!明天你來欽天監摘星閣!」

范長後不置可否。

老氣橫秋的孩子大步跑著離開,只有這個時候,才有點他那個年紀該有的稚氣。

自幼就在欽天監的小書櫃屁顛屁顛一頓快跑,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位最是心生親近的皇後娘娘,與這個孩子跟人下棋時的氣勢凌人截然相反,他見著了嚴東吳是滿臉稚嫩笑容,就像一個小孩遇見了疼愛自己姐姐。

嚴東吳揉了揉小書櫃的腦袋,憐惜道:「難為你了,欽天監遭此巨變,陛下還要你跟人下棋,回頭我幫你罵他幾句。」

在前不久那場嚴密封鎖的變故中,僅是戰死的護衛就有八百多人,大多是武藝高強的禁軍銳士不說,還有幾十位懸佩有錦鯉魚袋的高手,尤其是後者,在先前護送「某物」前往廣陵道途中,一百多名被朝廷刑部招安的江湖頂尖草莽,全部神秘陣亡,趙勾已經遭受重創,這一次折損無異於雪上加霜。但比起真正的損失,欽天監內練氣士的死絕,那就是根本都不算什么了。

這些世人所謂的神仙中人,不乏有指玄神通的高手,更對離陽朝廷有著不可或缺的功效,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可以象征天道威嚴的恢弘震懾。

皇帝,是天命所歸之人,故而奉天承運。

結果,離陽北派扶龍練氣士,在那場血腥戰事中,死得一干二凈!

對圍棋一事素來視為「閑余小道」的當今天子,為何會倉促搬遷翰林院?又為何親自為范十段范長後造勢?還是因為想要轉移臣子視線,盡力壓下那場波及整座京城的動盪漣漪?

嚴東吳更是親眼見到溫文爾雅的「四皇子」,把自己關在御書房內整整一宿。等他出來的時候,連大太監宋堂祿尚且不敢靠近,是她不得不親自上前,為其包扎那鮮血淋漓的左手。

小書櫃搖頭道:「監正爺爺說過,人都是要死的,我不傷心。如果不是我還必須要替監正爺爺跟某個人下三局棋,要不然就算我死在那里,也無所謂。」

然後孩子在心中默念道,雖然那老頭兒死了,但他的徒弟也許已經出現了。

這件事情,他不會告訴任何人,哪怕是皇後姐姐。

嚴東吳氣笑道:「不許說晦氣話了,你才多大點的孩子,好好活著。」

小書櫃嘿嘿笑道:「我想吃桂花糕了。」

嚴東吳牽起他的小手,走在皇宮內,「那得等到秋天呢,所以啊,更要好好活著。」

翰林院中,當嚴池集走近後,發現氣氛有些微妙,官階最高的陳望與李吉甫站在一旁閑聊著,那個曾經在國子監舌戰群儒的狂士孫寅趴在石桌上,十段國手范長後在為其詳細復盤。

嚴池集本來都已經停下腳步,突然發現形單影只的宋恪禮朝自己笑了笑,嚴池集會心一笑,走上前去。

祥符二年春,這一日,這座小院內,有六人。

陳望,孫寅,宋恪禮,范長後,李吉甫,嚴池集。

————

————

(本來幽州葫蘆口之戰也已經寫了兩千多字,但是如果要合成一章,起碼還要再寫四千字才行,否則只上傳九千字仍然是太斷斷續續了。今天就這六千多字好了。這種「過渡」章節估計跟書中的李吉甫一樣不太「討喜」,不過希望大家捏著鼻子將就著看吧,當然,我自己寫的時候還是很有情懷的,嗯,就是情懷~很少自誇什么,但寫這種類似「可讓歷史定格」的畫面,真的很帶感啊。ps:放心,接下來就是一場接一場的大戰了。北涼和廣陵,都算是以一地戰一國吧。)r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