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六章 噤若寒蟬(九)(2 / 2)

功臣的浩大盛宴中,趙隗與徐驍交惡。而先帝在登基前與老靖安王趙衡的爭鋒中,趙隗更是先帝的馬前卒之一。

楊慎杏,跟徐驍關系淺淡,幾乎沒有任何私交可言。

閻震春,在徐驍離京就藩之際,這位對徐驍極為推崇的將領,親自為徐驍送行出城。

李守郭不知道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將軍,在生平最後一次領軍出征的時候,是什么心情。

一向沉默寡言謹小慎微的嫡長子李長安,在毫無征兆地升遷為中堅將軍後,沒有答應他這個父親去辦一場宴席,只是父子二人有了一場絕對不可讓人知悉的密談。那場談話中,是李長安這個兒子在教李守郭這個爹如何當官,說的不是迎來送往的粗淺門道,而是近似於如何領略聖心的附龍之術。直到那個時候,李守郭才知道原來自己兒子早就是皇帝陛下的心腹,與其余那撥更早被先帝秘密欽定為扶龍之臣的同僚武將不同,李長安是靠著自己的機緣際遇,從而有幸得到當時還是四皇子的信任。李長安直截了當告訴他這個爹,陛下有過一些隱晦暗示,以中堅將軍作為起步台階,他李長安三年後就會以父親李守郭致仕作為代價,升任下一任安北將軍,再三年,是去遼東還是廣陵,或者是西北那個地方,能否成為身掛鐵甲的封疆大吏,就要看李長安自己的本事了。

這一刻,百感交集的李守郭輕輕嘆息。

李家從他到兩個兒子,盡是富貴險中求啊。

當李守郭看到遠處那輛馬車的時候,開始大口喘氣。

就算自己今天死在這里,但只要兒子李長安活下來。

李家就真的有希望成為第二個徐家,而不是什么小顧家!

————

掛有那塊「通微佳境」匾額的大門後,欽天監內,有一座社稷壇,鋪有出自廣陵道的五色土。

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中黃。

一個中年儒士蹲在南方的紅色貢土前,他身邊站著一個嘴唇緊緊抿起的少年,身穿欽天監監正官服。

地位與龍虎山當代天師相當、成為本朝第二位羽衣卿相的青城山道士吳靈素,貴為北方道教領袖,此時因為不好跟著儒士一起蹲下,可本就身材高大的吳神仙若是挺直腰桿站著,又顯得對那位綽號小書櫃的少年監正大人太過不敬,所以只好盡量彎著腰。

跟兒子吳士禎並稱太安城大小真人的吳靈素,很有仙風道骨的極佳賣相,這兩年在京城可謂呼風喚雨,連那位晉三郎也要把他們父子奉為貴客。但是這個時候,彎著腰的吳大真人戰戰兢兢,後背那浸透道袍的汗水,不知道太陽曬的熱汗,還是嚇出來的冷汗。

一位身穿白衣的老人走近,台面上官位最高的吳靈素第一個匆忙出聲,對這位身負大玄通的老人畢恭畢敬道:「監副大人,貧道有禮了。」

負責為朝廷推衍星象頒布歷法的欽天監,真正為離陽趙室倚重的大人物,除了監正兩監副外,不是春夏中秋冬五位官正,品秩更低的挈壺正之流就更不用說了,而是那些不穿官袍僅是身著白衣的仙師,何況這位還頂著監副的頭銜?眼前這位古稀老人的白衣練氣士,吳靈素之前數次見面還是中年男子模樣,一夜之間,吳靈素再見他,便是這番景象了。

昨天在下馬嵬驛館那邊打破瓶頸,成功躋身天象境界的欽天監監副大人,面有憂色,對沒有起身的男人輕聲道:「謝先生……」

儒士伸出手掌平攤放在土壤上,笑道:「我知道衍聖公已經離開京城了,放心,我會親自主持那座大陣的運轉。」

練氣士宗師正要說什么,謝觀應起身拍了拍手,轉身說道:「除了李家父子的一千六百人,還會有三百御林軍,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

練氣士宗師仍是欲言又止的模樣,謝觀應瞥了眼那座高聳入雲的京師僭越建築,似笑非笑,「怎么,非要我說蜀王殿下就在,你晉安心才能真的『安心』?」

那位監副松了口氣,然後面帶苦澀地自嘲道:「謝先生,我舍了天道不去走,與軒轅大磐之流的純粹武夫無異,自然無法得知蜀王殿下已經到了。」

謝觀應語氣玩味,「齊仙俠先去武當山見了洪洗象,結茅修行。又見李玉斧,沿著廣陵江畔走了幾百里路,到了太安城,被於新郎無意間點破那層玄之又玄的窗戶紙,舍了證道飛升不說,連陸地神仙也不去做了。晉

心安,你做何感想?」

晉心安已經數十年不曾被當面喊出名字,一時間有些神色恍惚。

謝觀應抬頭望向萬里無雲的天空,輕聲道:「呂祖有言,莫問世間有無神,古今多少上升人。又言,降得火龍伏得虎,陸路神仙大真人。」

吳靈素細細咀嚼一番,只覺得玄妙是玄妙,只是對他這個半吊子修道人來說並無用處。不過眼角余光看到晉監副陷入沉思,神情變幻。

謝觀應緩緩走向通天台,讓他盡心輔佐的蜀王最近接連兩次行事都出乎意料,一是北上入京,一是入欽天監。

謝觀應腳步不停,對晉心安撂下一句話,「如果還存有飛升之念,記得一定要趁早殺李玉斧。」與皇帝皇後都關系極為親近的少年監正跟在謝觀應身邊,毫無大戰在即的覺悟,嘿嘿笑道:「謝先生,有個叫范長後的棋士,下棋比你厲害哦。」

謝觀應微笑道:「比我厲害有什么了不起的,下棋這種事情,我連公認臭棋簍子的李義山都比不過,只不過我知道自己的長短處,從不去自取其辱。納蘭右慈就不一樣,記得當年,我眼睜睜看著他連輸了李義山十六把,還不服輸,勝負心重的人我見多了,這么重的,還真就只有他一個。哦不對,你的老監正爺爺也算一個,他到死還想著你能贏黃龍士一局吧?」

少年嘆了口氣,無奈道:「是啊。其實我是不太喜歡下棋的,監正爺爺偏要我學下棋,沒法子的事情。」

謝觀應曲指敲了一下少年的腦袋,「多少人要死要活卻求之而不得的東西,你這孩子倒嫌棄上了。」

少年咧嘴一笑,突然壓低聲音道:「謝先生,你是在皇帝陛下的挖牆腳嗎?」

謝觀應毫無驚訝,登樓的步伐依舊坦然從容,「別告訴他。」

少年眨眼睛,「為什么?」

謝觀應步步登高,輕聲笑道:「答應了,我就告訴你為什么你的監正爺爺,會始終輸給黃龍士,為何當不上春秋十三甲里的棋甲。」

少年想了想,「一言為定。」

「我給晉心安幫忙去了。」少年轉身噔噔噔一路跑下階梯。

謝觀應來到站在通天台那條「天道」附近的陳芝豹身後,問道:「這一步,還是不樂意跨出去?」

陳芝豹沒有應聲。

謝觀應緩緩道:「南北兩派練氣士,澹台平靜自己都不知道她壞了道心,晉心安更是不如,舍本逐末,原本數十年厚積薄發,最有希望的一粒天道種子,硬是拔苗助長,自己把自己給折騰沒了。而老監正南懷瑜又說服了先帝,沒有采納李當心撰寫的新歷,如此一來,舊有天道逐漸崩塌,你我都是從中得利最多的人,即便曹長卿不死,不讓你氣數加身,一樣可以成為千年以降、繼呂祖之後的唯一一位三聖人境,高樹露也要黯然失色。恐怕除了王仙芝,甲子前處於最顛峰時的李淳罡,剛剛戰勝王仙芝時的徐鳳年,以及接下來決意赴死時的曹長卿,都不是你的對手。」

陳芝豹說道:「還有真正握住一把劍的鄧太阿,徐偃兵的臨死一槍,以及願意放棄做那人間帝王一千年的你,謝觀應。」

謝觀應搖頭道:「你知道我是不會為了這點虛名而出手的,代價太大。」

謝觀應突然說道:「你之所以不願意走出這一步,是不想沾徐鳳年的光?」

陳芝豹默不作聲。

謝觀應笑著搖頭,「既然如此,來京城做什么,看著徐鳳年耀武揚威,好玩?」

陳芝豹始終一言不發。

謝觀應輕輕嘆息,「自相矛盾。」

許久之後,眺望遠方的陳芝豹沒來由說了一句,「我們好像漏了一個人。」

謝觀應雲淡風輕道:「付出心血再多,但是不聽話的棋子,死即死了。」

————

欽天監外,射聲校尉李守郭如臨大敵,左側先後兩輛馬車幾乎疾馳而來,然後在正大門外不遠處不約而同地驟然停下。

兩輛?

除了北涼王,還會有誰敢來趟這渾水?

難不成姓徐的還有援兵?

李守郭伸手示意李長安不要離開大門,獨自走向那兩輛馬車,結果緊張萬分的校尉大人愣在當場。

兩輛馬車,走下兩名衣飾素雅的婦人。

但是看清楚其中一人後,李守郭立即單膝跪地,抱拳沉聲道:「末將李守郭參見太後!」

在趙篆登基後,便從一國皇後變成本朝太後的趙雉微微點頭,「起來吧,守住大門,誰都不准入內。」

李守郭趕緊起身,返回欽天監正大門,滿臉汗水直流的李守郭這個時候,看到露出如釋重負神情的長子李長安,樂了,心想好小子,要不是太後駕到讓你露出狐狸尾巴,老子都差點以為你當真半點不怕了!

兩位年齡相仿但氣態迥異的婦人各自站定,離著五六步距離,並肩同時望著街道的另一端。

太後趙雉嗓音有些沙啞道:「今天你就是死,也要攔住他,否則就是他死!」

九九館老板娘笑道:「當年騙了他的娘親,這一次,是不是仍是騙人的?」

趙雉猛然側頭看著這個女子,死死咬住嘴唇,有些血絲。

這個曾經嫁給那個叫荀平的讀書人的女子,不知是不是瘋了,竟然開懷笑道:「我啊,就是個婦道人家,如今更是個做小本買賣的寡婦。當年就算明知道自己男人求死,也忍著不去摻和。原本來的路上,的確是想著拼了命也要攔住那孩子,剛才下車的時候,不知怎么的,就算眼睜睜看著那孩子去死,也覺得不該攔他。女人嘛,翻臉不認人的勾當,不光是你趙雉,其實誰都會。」

趙雉眯起眼,「你就這么希望徐驍和吳素死個兒子?!而且還是長子徐鳳年?」

老板娘嘴角扯起,「趙雉,我記性比你好,記得徐驍很早就說過,天底下沒有誰是理所當然活著或者是獨獨不能死的,沒有這樣的道理!大丈夫好不容易在世上走一遭,想著能活則活,不丟人!但是有些時候,更要當死則死!」

趙雉面沉如水。

不知何時,兩位婦人身後各自站著年輕女子了。

隋珠公主趙風雅。

陳漁。

她們兩人,一個憔悴不堪,一個神采奕奕。

當九九館老板娘看到視野盡頭那個黑點後,轉頭對陳漁笑道:「當年你其實應該逮著機會就出手的,有些男人啊,錯過了,可惜。」

陳漁似乎記起了一些往事,抬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微笑搖頭道:「洪姨,當年第一眼遇上那個家伙,他就往我這里使勁瞧,這樣的男人,真的很難讓我下手啊。」

老板娘忍住笑,罵了聲臭小子,恨恨道:「上梁不正下梁歪!果然跟他爹是一路貨色!」

陳漁嗯嗯了兩聲,視線微微低垂,望著那兒的高聳風景,眼眸中分明滿是笑意,言語卻有些委屈,「我這里,總不能是假的吧?」

————

馬車緩緩臨近。

哪怕明知道有太後趙雉在場,今天的欽天監鬧不起來,但是李長安就是一瞬間綳緊心弦,李守郭更是滿頭汗水幾乎模糊了視線。

一個年輕人掀起簾子,走下車。

他沒有刻意繞開太後趙雉、公主趙風雅、荀平妻子和陳漁四名女子,但也沒有刻意走近她們。

趙雉看到這個情形,雙手緊握,沉聲道:「徐鳳年!」

面朝欽天監的徐鳳年放緩腳步。

趙雉凝望著那張形似更神似當年某位女子的英俊臉龐,這個依舊年輕的年輕人,不同於先前那次見到的意氣風發,不同於那次的滿頭白發,這一次,姓徐的年輕人,內斂而沉穩。

趙雉怒道:「徐鳳年,別忘了你如今已經是北涼王!如今北莽依舊隨時會大軍南下!」

他沒有停下腳步,再走十余步,就會留給她們一個背影了。

趙雉加重語氣道:「元本溪,楊太歲,韓生宣,柳蒿師,一個一個都死了!除了元本溪,三人都直接死在你手上!都死了!」

趙雉發現年輕人仍然沒有停步的跡象,她眼中出現一絲隱藏極深的慌張,強自鎮定道:「徐鳳年,你就算不為自己的生死考慮,也要為北涼百萬戶百姓著想!如果你今天死在太安城,難道不知道三十萬鐵騎就會殺至京城?!難道不知道隨後北莽大軍就會順勢踏入中原?!」

年輕人終於停下腳步。

趙雉剛好可以看到那張棱角分明的側臉。

也許是西北風沙粗糲和戰場磨礪的關系。

年輕的臉上沒有了陰柔,只有堅毅。

看到這個人止步不前,趙雉沒有絲毫掉以輕心,繼續說道:「皇帝對你這次擅自入京,處處容忍退步,你徐鳳年應該明白!」

徐鳳年沒有轉頭,望著氣氛肅殺的欽天監,「很多人,包括你和趙惇,都不明白為什么當年京城白衣案,我爹為什么出了京城,回到了十數萬鐵甲錚錚的徐家大營,他仍是沒有帶兵殺入太安城。而我爹到死,也沒有跟我講到底是為什么。」

徐鳳年停頓了一下,「但是我像條狗一樣在北涼以外晃盪了三年後,知道了為什么。徐驍是不敢,也不願意拉著那些舍生忘死南北征戰了半輩子的袍澤,陪著他一起赴死。但如果他徐驍不只是一個武道上的二品小宗師,而是首屈一指的武道高手,他一定會單槍匹馬直奔皇宮殺光你們!知道回到北涼後,最想做什么嗎?不是有一天世襲罔替,手握北涼三十萬邊軍,而是練武,練出個天下第一來!我那時候是真的不怕死,但我怕練一輩子,都像徐驍那樣,到頭來只能練成個小宗師。我恨不得做夢的時候都在習武。」

沒有人知道在涼莽邊境上,當年有個去他娘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年輕人,在終於躋身一線金剛境界之時。

是何等快意!

徐鳳年眯起那雙眼眸,「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你們是女人。但是你趙雉別忘了,京城白衣案,我娘也是女人!」

徐鳳年開始向前走去。

欽天監大門,密密麻麻的鐵甲蜂擁而出。

而兩側街道盡頭,更有無數精銳騎軍狂奔而來!

趙雉,九九館老板娘,陳漁,趙風雅,她們四人聽到了年輕人最後那句話。

「徐驍當年想做又沒能做到的事情,今天我徐鳳年來做。」

————

徐偃兵不再坐在馬車上,動作緩慢地為桿剎那槍,裝上了那枚槍頭。

車廂內,整整齊齊疊放有一件脫下身的寬大黑金蟒袍。

那個走向欽天監的年輕人。

身著縞素。i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