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2 / 2)

袁左宗平穩了一下情緒,彎腰伸手在形勢圖上懷陽茯苓柳芽重冢一關三鎮那條防線抹過,「懷陽關內沒有騎軍,因為作為天險,即是優勢,也是劣勢,不可能存在大規模騎軍,若說勉強藏下兩三千輕騎,自然不難,可是在涼莽戰事里,懷陽關這點騎軍委實太過杯水車薪,意義不大,還不如放在左右兩翼的茯苓柳芽兩座軍鎮,這兩鎮騎步皆有,之前幽步西調,除了拒北城,主要便是調入這兩處,各自駐扎有七千幽州步軍,至於位於防線後方的重冢軍鎮,一直是戊守步卒多過用於出城野戰的騎軍。由於這相隔不遠的一關三鎮,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防御體系,所以有換成是我坐鎮調度,也一樣可以,褚祿山之所以不願離開,最大意義仍是吸引北莽戰力最強的董卓部,讓其十數萬精銳私軍停步不前,以便極大減輕我涼州左右騎軍的壓力,因為懷陽關再難攻打,終究不是虎頭城這種讓北莽騎軍繞不過去的邊關雄城,若是北莽蠻子根本不去理睬,直接猛攻茯苓柳芽重冢三鎮,尤其是在虎頭城已經失去的前提下,懷陽關也就近乎完全喪失了戰略意義,所以先前王爺所問問題,已經有了一半的答案,也正是褚祿山先前給拒北城的那個答復,他在不在懷陽關,涼州關外戰場就是兩種情形。歸根結底,在於整座北涼,所有北涼邊軍在內,只有他褚祿山一人能夠讓董卓不得不死磕懷陽關。在這種形勢下,換成涼州左右騎軍對陣慕容寶鼎部,哪怕這位橘子州持節令身後有種神通、完顏金亮、赫連武威和王勇四人聯袂壓陣,我們仍然毫不畏懼!褚祿山甚至可以在某些時刻,調動茯苓柳芽兩鎮騎軍,反過來出人意料地支援左右騎軍!不過……」

知道袁左宗擔心之事的徐鳳年輕聲道:「我已經將八十騎吳家劍士留在懷陽關。」

聽到這個意外之喜的袁左宗滿臉欣慰,點了點頭,語氣也輕快幾分,「如此最好,到時候關外各處戰事必然極為慘烈,北莽對於我方軍情諜報的傳遞也必定會竭力阻截,尋常斥候或是信鴿根本沒有機會傳遞出軍令,有八十騎吳家劍士幫忙,褚祿山肩上的擔子就會輕很多。」

徐鳳年重新低頭盯著邊那幅關形勢圖,沉思不語。

袁左宗突然好奇問道:「王爺是怎么事先知道,那一支耶律姓氏幫助董卓在北方草原上,養出了大量私軍?而且連數目都那般精准無誤?」

徐鳳年臉色晦暗不清,「是來自河西州邊境上那座敦煌城的最後一封諜報。」

袁左宗臉色凝重,欲言又止。

徐鳳年輕聲苦澀道:「為了防止身份泄露,拂水房很早就主動斷絕了對敦煌城的聯系,在今年開春之前,便只有敦煌城單方面的諜報傳遞。上次在龍眼兒平原,拓跋菩薩故意透露出一個消息,北莽老婦人下令讓赫連武威和幾位草原大悉剔圍困敦煌城,那一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離開武當山之前,我根本就沒辦法北行……」

袁左宗小心斟酌措辭,「我以為王爺這趟懷陽關之行,會順勢前往敦煌城。說實話……我已經准備親自率領一萬大雪龍騎軍繞開北莽中軍,從東北方向進入龍腰州,然後向北奔襲接應你返身。」

徐鳳年猛然抬頭。

袁左宗笑道:「雖然到時候見面肯定要罵你幾句,但不耽誤我涉險出兵。」

徐鳳年低頭望向地圖上的敦煌城,怔怔出神。

袁左宗神情凝重,「我不知道王爺為何最終沒有動身進入北莽,但是我必須坦言,只要你真的去了,最好的結局,也就是你僥幸活著回到拒北城,我和一萬大雪龍騎軍,注定會全部戰死在北莽龍腰州境內。涼州關外大戰已經開始,你徐鳳年一人的取舍,不管你出於何種初衷,你即是北涼王也是武評大宗師,誰都攔不住,但後果之重,遠不是當初你我率軍進入中原那么簡單。」

徐鳳年沒有解釋什么,只是自言自語道:「我當然知道後果,就是忍不住,就是很想去敦煌城看一眼。就像我明知勸不回褚祿山,還是想去懷陽關看他一眼。」

徐鳳年深呼吸一口氣,「袁二哥,讓你失望了。」

袁左宗愣了愣,然後搖頭笑道:「失望?我,齊當國,褚祿山,都不曾失望!」

徐鳳年默然望著袁左宗。

袁左宗拍了拍年輕藩王的肩膀,「人生最難死無憾,我北涼鐵騎何其幸運!」

徐鳳年輕輕搖頭,嗓音沙啞道:「只有你和褚祿山兩人了,我寧願你們苟活……」

袁左宗笑了笑,不等他說完便轉身離去,背對年輕藩王的北涼騎軍主帥,笑道:「苟活一事,下輩子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