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1 / 2)

惜花芷 空留 1184 字 2020-06-28

除了隔日一次的尚書是下午的課程外,花芷將自己的課都排了上午,她把自己的時間分成兩塊,一塊是當先生,一塊處理家中事務,兩不耽誤。

正式講學這日第一堂是小班的論語,花芷沒有刻意做先生打扮,而是穿著一身素淡,長發輕挽,全身上下沒用一點首飾,她不好和男人一樣盤坐於地,便疊著雙腿跪坐。

九個小蘿卜頭鼓圓了眼睛看著走上台的姐……咳,先生,等著她開口說話,柏林哥可是說了,如果有人不聽話要被收拾的。

花芷掃眼一看就笑了,在這個十六七歲便成親的時代,孩子大都早慧。

花家的老祖宗為了後代子孫爭更是定下數百條家規,其中一條就是孩子兩歲後就要離開母親身邊,年齡相近的兄弟住到一起,四個人合住一個院子,侍候的人也都是小廝,丫鬟無令不得近身,這樣養出來的孩子自是少了許多脂粉氣,也沒人能給他們灌輸一些本就不是他們這個年紀該懂的東西,雖然依舊早慧,卻沒那么多心眼子。

也是因為如此,花家子息中即便是庶子也少有人名聲不佳,她四叔那樣的就已經是異數了。

想到四叔,花芷神情黯淡了些許,拋開這些有的沒的翻開書,也將自己備的課打開。

她沒當過老師,可做了那么多年學生多少也看會了些,備個課還是難不倒她。

「中間斷了有些日子,我們不急著學新知識,先將之前所學來回顧一下……」

花芷聲音舒緩,面上始終帶著淡淡笑意,很快就贏得了這些早早就離開母親身邊的孩子們的心,每每她問什么問題時一個個都眨著眼睛,用眼神強烈的表達著『點我點我』,他們還小,本就沒有養成女子不能為先生這樣的觀念,不用花柏林的威脅也都非常迅速的接受了這個女先生。

穆先生在門外聽了片刻就看出來了,花家大姑娘是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驚人,換成他都自認無法把一本傳承多年的論語講得這般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京中年年評才子才女,他也曾好奇的看過他們的詩詞,佳作是有,可大多名不符實,牽強附會強說愁的詩詞倒還不如像大姑娘這般把書讀透了,這才是真正的才氣。

收服大班的孩子也沒費多少功夫,尚就是講歷史的,她已經和柏林講了好幾年的故事了,實在沒得講了就自己編,有這個底子在,她把晦澀的尚書講得越味橫生,穆先生又去偷聽了幾耳朵,回去後很是翻了下書,怎么都沒能從書中看出來里邊竟有那么豐富有趣的內容。

學生里也不是沒人想要唱反調,但是還沒等他想好從哪里找茬就已經聽得入了迷,課時到了花芷都走了才想起來自己要做什么,最後也只能摸摸頭回去挨訓了。

老夫人特意讓蘇嬤嬤去穆先生那打聽了下,穆先生只說不愧是老太爺親手教出來的,他受益匪淺,好奇之下,老夫人讓蘇嬤嬤扶著去族學聽了聽,離開時覺得身上都輕快了幾分,原先還擔心大丫頭是因為找不到先生才逞能,現在看來倒是她自謙了,從孩子們的反應就看得出來這位女先生並沒有引來不滿,即便是有,也被芷兒無形中就給化解了。

心底自有底氣,所以芷兒才有這個自信,真好啊,老夫人心想,花家要是多幾個芷兒這樣的她就真的可以放心了。

腳步一頓,老夫人興致盎然的問,「我記得二丫頭三丫頭都是有些才名的,你瞧著她們比起大丫頭來如何?」

蘇嬤嬤心底不看好,但也不能明說,只是含糊道:「能被稱為才女,自是不差的。」

老夫人這會對花家的姑娘空前信任,也沒聽出她的言不由衷,笑得眼角皺紋越加明顯:「回頭和芷兒說說,讓二姑娘和三姑娘也去試試,不說一定要當個先生,芷兒忙的時候能幫她替替手也是好的。」

蘇嬤嬤沒想到老夫人會打這個主意,試著把她的心思帶回來,「先生換來換去總是不好,奴婢瞧著公子們對大姑娘很是喜愛,換個人未必就還有這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