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晏惜回京(1 / 2)

惜花芷 空留 1133 字 2020-07-01

春闈將如期舉行的消息一出,舉子間頓時奔走相告,數日的凝重一掃而空,實際上許多人都已經在做返鄉的准備了,春闈不延後著實讓他們意外。

「我倒覺得是意料之中,花家向來維護學子,大姑娘如今又身為太傅,自是會替我們萬般著想。」

客棧因著舉子齊聚京城而人滿為患,大堂內更是找不到一個空位,四處所見多是著儒衫帶方巾的讀書人,此時他們都面露興奮,連聲調都比平時要高了不少。

此話一出,隱約間氣氛又往上拔高了一截,大慶朝第一個女官是花家大姑娘,他們莫名就有種與有榮蔫的感覺,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這般覺得,當即就有人道:「身為女子卻入朝為官,與一眾男子共處一室,是不是不太合適?」

「我倒覺得大姑娘當得,且實至名歸。」

「我也認為當得,太子可是在大姑娘身前受教一年多,你只覺得大姑娘是個女人,可有看到太子多有膽識?這不全是大姑娘的功勞?」

闖宮之事雖則不算給皇室長臉,可在權衡過後,太後還是同意了花芷經由七宿司之口提出來的借此事來給太子造勢的建議,太子因為擔心數日不曾露面的先皇而闖深宮,且後來欲一人將此事擔下的魄力已傳得全城皆知,原本對太子年幼的擔心如今全變成了期待,不論是為臣亦或為民,沒有誰不盼著新君是明君,百姓想要安居樂業,朝臣想要爭權奪利,這都是建立在國家安穩的前提下。

而隨著此事一起傳開的便是花芷教導太子殿下年余,早已是名符其實的皇子師之事,若擱旁人身上難以置信,可當這人是花芷竟無一人覺得突兀,花家教出來的女兒,自是要與眾不同些的,這兩年來大姑娘也用無數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只是有的人心里難免覺得怪異,有種被女人騎到脖子上的感覺,也幸好這人是姓花,不然恐怕就不止是這一點輿論的事了。

可總體來說還是好的。

花芷聽著下邊的人報上來的情況想了想,吩咐道:「多加引導,話題不要扯到我身上來,多傳點對太子有利的事,他在襄陽處理洪災的事便可做一做文章,還有金陽之事,那邊的事無需再捂著了,總有一天會傳開來,倒不如我們搶先一步,你可以問一問當時跟我們前去金陽的人太子當時的表現,把我和晏惜所做的一些事放他身上也可,多給太子鑲幾層金身,盡可能的在這皇權交替的時候保持民心安穩。」

「是。」陳情看了幾眼神情中透著倦意的大姑娘,「如今此事已告一段落,授課之事又不急於一時,您不妨好好歇上幾日,今後恐怕還有許多地方要仰仗您。」

「等晏惜回來了吧,他不回來我就是睡覺也睡得不安穩。」

陳情不好再勸,正要知趣的告退就聽得大姑娘又道:「世子府我暫時就不過去了,你和老大人說一聲,太子惦記他的傷情,請他老人家安心休養,也無需換地方了,於神醫住在那邊,方便。」

「是。」

「還有,凌王府那邊盯緊了。」

「是。」陳情應下,又問,「您可是懷疑凌王府里有朝麗余孽?」

「任何事都有可能,但需要證據。」

「是,屬下明白了。」

晏惜回到京城那日正是先皇頭七,花芷得知他回來了立刻前往皇宮請見,這還是她頭一次主動進宮,她熟知晏惜的行事習慣,回京第一件事定是回皇宮覆命,這等時候,她希望能陪在晏惜身邊。

顧晏惜進城就得到了消息,他什么規矩都不顧了,一路打馬飛奔直奔皇宮。

宮中處處素縞,靈堂前更顯肅穆,此時正是做法事的時候,和尚的念經聲響徹這一方天地,以太子為首,除去已經關進天牢的四皇子,便是被貶成庶民的大皇子都被恩准進了宮,此時幾位皇子跪於法師身後,態度虔誠的頓首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