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插秧的小技巧(1 / 2)

「朝綱,看好了,種田是這樣種的。」

半個小時之後,趙朝綱和趙老根吃過了點心起好了秧苗,來到了稻田里面,趙老根就開始教授趙朝綱種植水稻了。

有了趙朝綱在起秧苗那天才式的表現,趙老根在教授趙朝綱種植秧苗的時候,很是認真,他期望趙朝綱也能夠像剛剛起秧苗時候那樣有天才的表現。對於教授這些天才式的學生,不管是專家教授,還是田地間的種植好手都會很是樂意。

「嗯,趙大爺,您放心,我在邊上會很認真的看著的。」趙朝綱說這句話的時候,很是認真,讓趙老根很是欣慰。

種田這樣的活計看起來是沒有什么難度,只要把秧苗插在稻田里面就行了,其實這里面還是有很多的小竅門的,要是掌握不好這些小竅門,種到田里面的秧苗的長勢就會不好,這塊天就會大大的減產,這對於農民來說,損失就大了。

趙朝綱是修真者,照理說,種田這樣的事情他不用去做,但是趙朝綱還是去做了。修真者的本質其實就是人,只有徹底的融入到普通人中間,修真才能夠真正的大成。要是趙朝綱連彎腰種田都做不到的話,還說什么融入普通人中間。

「這就好,在插秧之前,我們得看看這片水田里面的那些田泥翻得是否合適,特別是里面的那些泥塊是否已經全部打碎了,只有打碎了的泥塊,才適合水稻秧苗的生長。你看,這些泥土,很是碎,就要這樣的泥土。才適合水稻的生長。」

趙老根直接從田里面掏起一把田泥,展示給趙朝綱看,確實,這把田泥很是碎,並沒有成一坨坨的泥塊。

「想要把水田里面的泥土弄成這個模樣,沒有經過兩三遍的犁田那是不可能的。以前犁田的時候,都是用水牛犁田,要想犁好一畝田沒有小半天的時間根本不可能,現在好了,有了機械。就算是幾十上百畝的水田,最多半天的時間,就可以犁好田了,我們家這幾十畝水田也只是花費了三個小時就完全犁好了。哎!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的真快啊!」

趙老根說道這里之後,嘴里面不自禁的感嘆了起來。顯然,他也為科技的發展之快感到很是驚奇。當然。也有對那時候人拉,牛犁的時光的懷念。

「趙大爺,人總得向前看,社會也總是向前發展的。可能那個時代確實是令人懷念,但是,那時候的生活絕對沒有現在這樣好。相信這個趙大爺您是最有體會的。趙大爺您說是不是?」

「是啊,朝綱你說的對,那時候的時光雖然很是令我懷念,但是比起現在的生活來。那時候的生活真是苦啊!哎……,算了,不說這些了,我們還是著眼現在,種田。」

趙老根結束了對於以往的懷念,開始認真教授起趙朝綱怎么種田來。

「朝綱,在種田之前,要把那些捆好的秧苗拋到田里面去,而且要拋的很是均勻,方便等會你種田的時候拿秧苗。在種田的時候,先拿起拋入水田的小捆秧苗,然後把它們輕輕的解開,放入左手里面開始插秧。當然你要是左撇子,就把秧苗放入到右手中,反正要把使力的手空出來插秧。

插秧可是力氣活,所以,需要慣用的手去做,這樣的話,省力,也省時間。你左手拿著一把秧苗,右手迅速從左手中拿出分好的秧苗開始插秧,在右手插秧的同時,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同時迅速地從手里面的秧苗當中『分秧』(就是分出一小撮,然後讓右手插入秧田)。

插秧時你一邊插一邊往後退,保持能插的寬度大概在一米寬,秧苗插入泥土里面最好在35~70毫米,株距在100~200毫米范圍內。

經驗豐富的種田人插的秧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都是很直的。你看看我剛剛插好的那些田里面的稻秧,不管是橫向還是縱向,都是很直的。這樣既可以讓整片水稻看起來很是規整,而且在插其他的秧苗和在收獲水稻的時候,就方便了很多。

插秧時還要注意腳在田里盡量少挪動,因為腳挪動得多,腳印就多,踩出的泥坑也就多,而如果一株秧苗正好插在泥坑里或是邊緣,就有可能在水的浮力下漂到水面上,那么腳印的位置就會少一株秧苗,這樣稻田就會減產。對於農民來說,任何一點糧食都不會浪費。」

趙老根一邊向趙朝綱解釋著插秧的要點,一邊以身作則的開始在稻田里面插起稻秧來,雖然趙老根已經有五十多歲了,手上插秧的動作看起來也不快,但是沒有一分鍾的時間,趙老根已經插了幾十顆秧苗,這都是因為趙老根熟能生巧的原因。

「趙大爺,真想不到只是一個簡單的插秧里面就有這么多的學問,以前我還真是小看了插秧這件事情,不過,經過趙大爺你這么一說,對於插秧我就不會再犯錯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真心不錯。」

以前趙朝綱小時候雖然學過插秧,但是那時候只是看著舅舅和外婆,媽媽他們插秧的樣子學的,像是趙老根這樣詳細的解釋根本就沒有,這樣詳細的解釋插秧的技巧,趙朝綱還是第一次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