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長壽面(1 / 2)

長壽面的這個習俗已經在中國傳承了兩千年了,可以說是中華民族一個很古老的傳統了,但是最近隨著西方文化的大肆入侵,這個傳統習俗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特別是西方的蛋糕進入中國之後,中國很多家庭在長輩過生日的時候,親手為長輩做一碗長壽面的這個習俗已經被拋棄了,特別是在城市里面,更是被拋棄的很是徹底,取而代之的就是蛋糕。

不管是過生日,還是開宴會,里面永遠只有蛋糕,長壽面根本是看不見人影。

西方文化的入侵之厲害,可見一斑。

趙朝綱的三個舅舅其實本來也是想給外婆准備一個大大的蛋糕,像是一層樓那樣高的一個蛋糕(趙朝綱這個外甥為了外婆的生日都花費了這么多的錢,他們可是外婆的親生兒子,當然得拿出一點拿得出手的東西來了),可是這個方案被外婆和趙朝綱駁斥了。

外婆駁斥三個舅舅的提議,中國人過生日就得照著中國人的老傳統來。

再說了,以前外婆過的幾次生日,也都是一碗長壽面,而且還是外公給煮的,外婆想要回味下長壽面的味道,算是對死去的外公的一種紀念。

聽到自己的老母親是想紀念下死去的老父親,三個舅舅再沒有說什么,就連他們的孫子吵著要吃蛋糕,都被他們毫不留情的一頓狠批。

在外婆過生日的時候,做長壽面的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三個舅舅倒是想親手做一碗長壽面給外婆吃,可惜的是,他們沒有這個手藝,三個舅舅連面都和不好,更不用說把面拉成七十三米長的長度了,所以,最終,做長壽面的事情就落在了趙朝綱的手里面。

做長壽面說簡單其實也簡單。說難那也很難。

簡單有簡單的做法,難有難的做法,像是最簡單的一種做法,直接去市里面買來長壽面,像是平時下面那樣做就行了,不過這樣的長壽面做出來,顯得過於的簡單了。

難得做法的話。就是要自己親手和面,擀面,做哨子。

想要自己做長壽面的話,得先准備好精面粉,雞蛋,鹽。色拉油,擀面仗,豆漿,洗干凈的紗布。

把這些東西准備好之後,先把雞蛋,鹽巴,精面粉按照一定的比率放到一起。澆上一定量的豆漿(水也可以),然後開始揉搓面團,要很是用力,反復的揉搓,這樣的話,做出來的長壽面才會很是勁道。

在感覺面團已經可以了之後,就把提前洗干凈的紗布在干凈的水里面凈濕,然後用濕紗布把面團遮蓋起來。這是在餳(讀『醒』)面。

做面食,不管是面食品還是死面的,只要用到煮食或蒸食,就用到餳面。就是和好面或好面後再放在不通風處放一會,然後才可塑。

餳面,對於好的面來說,餳面就是進行二次酵;對於死面來說。就是和好面蓋上保鮮膜或者濕布放置一會,讓面筋更好的揮它增加面的韌性的作用。目的是為了蒸出的面食口感更松軟,或是煮出的面食更軟嫩好吃。

在餳面的同時,就可以開始做哨子了。長壽面的哨子不要整的太過花哨,特別是老人的長壽面的哨子,還是要以清淡為主,這樣對老人的身體好。

趙朝綱這一次做的哨子就是骨頭湯而已,豬大腿那里的那幾塊大腿骨,這樣的大骨頭煮起來的湯頭,再加上趙朝綱從武林密境里面拿出來的配料,絕對的美味。

現在在廚房的門口,三個舅舅的孫子都在那里探著腦袋,嘴巴里面全是口水,他們是被趙朝綱頓的骨頭湯的香味給引誘來的。可惜,這骨頭湯是給外婆燉的,在外婆沒有吃之前,所有人都不能夠吃,這是老時候留下來的規矩。

半個小時之後,面已經餳好了,該是時候把面團拉成長長的面條了。

不過,把面團拉成面條,不僅需要很好的技術,更是需要很大的力氣和充足的耐力,所以,要是你自認沒有這樣的技能的話,還是乖乖的用擀面杖把面團擀成面條。

要是不會用擀面杖,那還可以用手搓,雖然最後做好的長壽面看起來不好看,還有點粗,但是至少這是你親手做的長壽面不是,你的父母親絕對不會嫌棄你做的這碗長壽面的。對於你的父母親來說,你的心意就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拉面技術大家在拉面店里面肯定是看到過的,所以,行者在這里就不再啰嗦了。

半個小時之後,趙朝綱親手做的長壽面終於是做好了,而且這條長壽面絕對是剛剛好七十三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