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感激不盡(1 / 2)

水晶觀賞石是天然水晶中最具代表的作品,具有其他寶石都不具備的觀賞性。不論是玉石翡翠還是都要經過雕琢後次能體現他的價值,而水晶觀賞石只需要將表面進行拋光,即展現出晶體內所包裹的物質,直接欣賞原汁原味的水晶石。

天然性是水晶觀賞石的基本特性,通常整體造型水晶礦物不飾雕琢就具備很高的觀賞價值,但是包裹體水晶觀賞石經常需要適當打磨拋光,這樣更方便觀賞水晶內部的包裹體。

水晶觀賞石在形態、質地、內部特征等方面往往十分奇異。大自然有無限風光,都可以在包裹體水晶種找到縮影。

天然水晶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開發的深入,天然水晶存量已越來越少,為了可持續發展,國家的相關政府部門早就制定了保護本地資源,鼓勵開發海外水晶資源的政策,但是,海外資源也越來越少,很多海外國家都提高了開采和出口天然水晶的門檻,也是因此,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水晶價格連年暴漲,其中觀賞水晶比普通水晶漲價更快。

水晶的化學成分主要為二氧化硅,水晶的化學穩定性相當好;水晶的硬度很大,其摩氏(莫斯)硬度為7。這些決定了水晶不會腐爛變質,具有耐久性,容易保存,非常適合收藏。

水晶內部有多種礦物包裹體,形成的各種景觀可以肉眼觀測,這樣的水晶就是包裹體水晶觀賞石。由於水晶本身就是寶石,因此人們稱譽包裹體水晶為「寶石級的觀賞石」。包裹體水晶觀賞石都具有獨特性,具有極高欣賞和收藏價值。

包裹體水晶觀賞石按其包裹體形成的先後可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種是「全包裹體」,在水晶結晶的時候把這些物質包裹在晶體里面,這類包裹體所形成的各種景象。大多保持了水晶結晶時的原狀,也就是說保存了幾億年的原狀,極少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

第二種是「半包裹體」。在水晶結晶以後,由於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而產生的裂隙。晶體外的一些物質通過水晶的裂隙滲透到水晶內部,一部分包裹於水晶之中另一部分露於水晶之外。我們可以看到物質滲進水晶的裂跡,常被稱為「通道」,這種包裹體所形成的景象相對地較受自然環境和時間的影響,相應的價值也比較低;。

第三種是「皮景」,因某些其他的礦物與水晶體共生,或由於其他的物質侵蝕而依附於水晶表面,或者是水晶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在水晶表面出現蝕象,形成了一些景象或圖案,這種景觀存在於水晶表面。

水晶包裹體豐富多彩,從氣體、液體到各種礦物質,甚至寶石,均可被包含於水晶內,各種包裹體所形成的景象更是變化萬千。按照包裹體的內容,常把包裹體水晶分為一下八類:

水晶貓眼:常見鈦晶貓眼,銅順發貓眼,石英貓眼。綠發晶貓眼。

星光水晶:可見星光鈦晶,星光粉晶,星光石英。

鈦晶花:由三組在一個平面內交叉排列的鈦晶組成。及其美麗和罕見。

水膽水晶:包括氣態,液態,固態,有時候可以同時多態並存,無色居多,個別情況下可見紅色,綠色,黃色,藍色。黑色等。

發晶:包括鈦晶,銅順發。綠發晶,黑發晶。銀發晶,雜色發晶,其中鈦晶最珍貴,少數鈦晶價值可比鑽石,紅寶石和藍寶石以及祖母綠。

兔毛水晶:有紅,黃,白等顏色,主要由細微發絲狀結構組成。

幽靈水晶:分綠幽靈,紅幽靈,白幽靈等,主要組成為綠泥石,其中綠幽靈屬於珍貴品種。

景觀水晶:就是包裹體組成各種造型特異的水晶,有的似山水,有的似人物,有些像文字,有些像動物,植物,器物等等。

水晶原石觀賞石,從字面意義理解:觀賞水晶石的原貌,即經過拋光去皮後的包裹體水晶和原色水晶,不需雕刻不求象形就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此類水晶觀賞石對質地要求非常之高,水晶晶體通透干凈,顏色艷麗,意境鮮明深刻的價值就高,它的價值特點就好比鑽石,實實在在石頭本身的價值。

水晶原石觀賞石充分體現了天然水晶的本質,經過拋光的水晶原石觀賞石,玲瓏剔透、晶瑩璀璨,獨具匠心的設計,恰到好處地顯露出水晶的魅力。

如果您想單純的欣賞水晶,水晶原石觀賞石是你的不二之選,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

晶簇類水晶,這種水晶觀賞石特指水晶晶簇,它是眾多單晶體集中生長在一起的晶體組合。晶簇以其晶瑩剔透、獨特造型而享譽水晶賞石界.

對這類水晶晶簇觀賞石的欣賞與評價,主要是強調晶體的完整、品種的名貴(如紫水晶、煙晶、發晶等)、造型奇特、含有名貴晶體(如辰砂、輝銻礦等)伴生等。

晶簇產於礦床晶洞中,長相完美的並不多見,要完整無損地采集下來,又比較困難,故而采集起來代價較大,精品晶簇價值也就昂貴了。

水晶飾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的人們還對水晶球情有獨鍾,喜歡將它們擺在家里或辦公室里,認為水晶球有靈性,能保平安,帶來財運。

不過天然水晶不像看起來那么晶瑩剔透,它也有瑕疵,我們在選購飾品的時候要注意。

此外,我們還要掌握水晶的評價依據、選購方法,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在琳琅滿目的水晶飾品中選到心儀的水晶。

水晶的常見瑕疵:1隱裂紋

在透明的水晶中,隱裂紋呈亮晶晶的片狀,有時還會有暈彩效應。這些裂紋是水晶在生長過程中,遇到外力擠壓而在內部產生的一些隱形裂紋,隱裂紋在芙蓉石、紫水晶、白水晶球及白水晶柱中都很常見。有的裂紋後來被物質填充,形成愈合的裂紋。也就是原來的裂紋又長住了。這種裂紋對水晶的影響相對要小一些。

2棉、雲霧或渣狀包裹體、雜質在透明水晶內部有霧蒙蒙的現象或是感覺里面像有棉絮狀、渣狀物質一樣的包裹體,這些包裹體的存在,影響水晶的整體美觀。

還有的水晶內局部含有黑斑或其他顏色的斑狀物質。與水晶整體不協調,被視為水晶的雜質。有這種雜質的水晶是次品。

3裂紋:水晶形成後由於外力作用或某種人為原因使水晶產生大的裂隙或裂紋,這種裂紋有大有小,對水晶的影響也有大小之分。

4生長缺陷:水晶表面坑窪的地方,有的深,有的淺,這是水晶在成長過程中自然形成的,並非是人為造成的損傷。

缺陷位置本來包有其他礦物晶體,由於包裹體和水晶結合部位的結合力不強。當表面拋光時,礦體脫落,留下空位。這種缺陷在綠幽靈、鈦晶、金發晶上都比較常見。

5損傷:損傷是指水晶由於加工或不小心摔掉、碰撞等原因,人為造成的損壞。它可以是破口,也可以是凹坑等。

水晶的評價依據:對水晶進行評價主要依據其顏色、透明度、大小、凈度、特殊圖案及是否有光學效應等方面。以顏色純正,濃度較高,內部無瑕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