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心中難題(一月份最後一天求訂閱支持!)(1 / 2)

「嘩……,嘩……!」一陣游泳聲在猴子的耳邊響起,猴子轉頭一看,發現冷鑫就在他的身邊游著泳,一看到冷鑫已經跟上了自己,甚至現在還有超過自己的跡象,猴子的雙手再一次加快了游泳的速度,想要游在冷鑫的前面。

畢竟猴子游泳越是游在前面,那他被幼年的沙虎鯊吞吃的幾率就更加的小些。在面臨生死絕境的時候,冷鑫對於猴子的心理威懾力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可惜的是,猴子再怎么加快游泳的速度,還是沒有什么用,沒有五秒鍾的時間,冷鑫就游到了猴子的面前。

猴子的身體素質比起冷鑫來,差很多,而且猴子從小都生活在內陸城市,沒有游過什么泳,比起從小就在江邊長大,一到夏天就泡在江邊的冷鑫來說,游泳技術差太多了,所以,很快的,猴子就落後了冷鑫五六個身位。

一看到自己已經在最前面,而且離著離自己最近的猴子都有五六個身位,冷鑫心里面終於是松了口氣,他現在被幼年的沙虎鯊殺死的可能性是最小的。

不過,冷鑫雖然心里面是松了一口氣,但是,他心里面還有一個疑問需要解決,否則,冷鑫知道就算是現在自己逃生了,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不會好,只有解決了他心里面的這個疑問,冷鑫才能夠安全的脫身,而冷鑫現在心里面的疑問就是辨別方向。

在大海里面。辨別方向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你一旦在大海里面迷失了方向,那最終的結果……。不用我說,你也知道你最終會是什么樣的結果。

在茫茫的大海上,天氣情況復雜多變,陰晴不定,很多人會迷失方向。要想在大海中辨別方向,應該多涉獵一些地理知識等天文常識。

只要掌握了這些地理天文知識,我們就可以根據太陽位置、星星(主要是北極星)的位置、風向、海水流向以及指南針等來辨別方向。

下面就簡介幾種在大海里面辨別方向的辦法。

第一種:巧妙利用手表。確定太陽位置。

在白天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太陽和手表來確定方向。其實手表就是一個「指南針」。

看時針與12點相差幾個數,取個數的一半就應該是太陽所在的位置。

舉例說,現在是早上8點,相距12點有4個數。那么4的一半是即是太陽的位置,應該在10點左右;如果是下午4點,距離12點也是4個數,那么4的一半,所以太陽應該在2點的位置。

掌握了這點,在早上8點的時候,抬起手表,將10點的方向對著太陽,那么12點的方向就差不多是南方了。

另一個方法前提有充足時間。將近中午的時候看看太陽在一個小時之內在天空中從什么位置移動到什么位置,這個移動路徑所指的方向就是東西方向。

第二種:參照星星(主要是北極星)的位置。夜晚有星星的時候,可以尋找北極星的位置。有條件的帶上高倍望遠鏡,效果更好。找到北極星就能確定海上的具體方位了,因為在北斗七星斗口延長5倍處可以看到一顆亮星,這顆星就是北極星了,那里就是正北方。

第三種:根據風向判斷方向。大海有時候會根據季節刮風,特別是季風氣候區。夏季由於海洋溫度比陸地低,所以海洋氣壓高於陸地。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冬季由於陸地氣溫低於海洋,所以陸地氣壓高於海洋,風從陸地吹向海洋。

以中--國--華--北地區舉例,它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風從太平洋吹向亞歐大陸,是東南風,冬季風從亞歐大陸吹向太平洋,是西北風。

如果你在華---北附近海域,知道現在的季節,就能大體判斷風向,看出方向了。當然這種辨別方向的辦法很難,一般人還真是難以掌握。

第四種:判斷海水流向。海水洋流走向是有規律的,一般是從高氣壓帶流向低氣壓帶,如果能大體確定自己所處位置,就能根據洋流方向大體判斷方位。此方法需要精通地理知識,比較難一些,不建議作為首選方法。

第五種:利用指南針。指南針是比較方便准確的,但要提前准備而且要質量好、測量准的,以防受磁場等干擾而出錯。測量時避開手機等干擾,平放在手上,盡量避免晃動,可以多測量幾次,取平均值。

這五種辦法都可以在茫茫大海里面辨別方向,讓你不會在大海里面迷路,不過,要是你有著船什么的,就可以運用船上的設備辨別方向,船上面辨別方向的工具很多,像是很古老的羅盤,現代化的gps系統,只要你掌握了這些東西的運用技術,那在大海上面你就不會迷路。

羅盤,是理氣宗的操作工具,主要由位於盤中央的磁針和一系列同心圓圈組成,每一個圓圈都代表著中國古人對於宇宙大系統中某一個層次信息的理解。

中國古人認為,人的氣場受宇宙的氣場控制,人與宇宙和諧就是吉,人與宇宙不和諧就是凶。於是,他們憑著經驗把宇宙中各個層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為代表的萬事萬物、天干地支等,全部放在羅盤上。

風水師則通過磁針的轉動,尋找最適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時間。

盡管風水學中沒有提到「磁場」的概念,但是羅盤上各圈層之間所講究的方向、方位、間隔的配合,卻暗含了「磁場」的規律。

羅盤的發明和應用是人類對宇宙、社會和人生的奧秘不斷探索的結果。羅盤上逐漸增多的圈層和日益復雜的指針系統。代表了人類不斷積累的實踐經驗。

當然,這些經驗是否全面和正確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但是羅盤上所標示的信息卻蘊含了大量古老的中國智慧。

恩---格---斯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一書中說:「羅盤(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

古代中國人的這項發明並首先用於航海。對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磁針用之於航海,使占地球四分之三的海域化為了通途。

15世紀來,哥倫布航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16世紀初,麥哲倫船隊環航成功等,都和磁針的應用是分不開的。

但磁針到底是何時是如何傳入歐洲的,國際學者們曾爭論了數百年之久。

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辯證法》中對此做出了科學的結論,他指出:「磁針被阿拉伯人」從中國「傳到歐洲人手中。」是在「1180年左右。」

指南針的前身叫「司南」,最早的記載見於公元前三世紀的《韓非子?有度篇》。那時。人們談到磁石吸鐵現象時,認為有「慈母懷---子」之意,所以曾把「磁」寫作「慈」。

司南像家用的勺,底部成半球型。為的是便於放在刻有「干支」刻度的盤上時減少摩擦力,易於轉動。

公元12世紀的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談》,徐兢在《高麗圖經》中,都談到航海用指南針。有人說,航海指南針為時還要早,因為根據南朝梁沈約的記錄,晉代已有「指南舟」的出現。

又據日本,書記卷二十六齊明----天---皇四年(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說:「阿部引田臣比羅夫討伐肅---慎(渤---海國)――沙門智逾造指南車。」

指南車系供航海討伐肅---慎之用,當時,比羅夫率舟180艘出征。同書。天---智---天---皇六年(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說:「倭漢沙門智由獻指南車。」「倭漢沙門」指中國籍歸化日本的僧人。)

到南宋時,制成了獨立儀器羅盤(用指南針指明磁子午線方向的裝置叫羅盤),普遍應用於航海。

西洋介紹羅盤的書最早見於13世紀初,比《萍洲可談》等書的記載要晚100年。

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記載了水浮針和磁針偏角。而哥倫布在第一次橫渡大西洋時才發現磁針的偏角,比沈括的記載要晚4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