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繼承並發揚(天天萬更求訂閱!)(1 / 2)

在三國里面,不僅劉備運用了瞞天過海這個計策,孫策也運用了這個計策,《三國演義》里面的『回江東孫策質璽』情節就是最好的例子!

孫策自從父親孫堅死後,率父舊部退居江南,禮賢下士,以圖東山再起。*可是,由於徐州牧陶謙與孫策的舅父丹陽太守吳景不睦,又深忌恨孫策,為立身計,孫策只好把母親及家眷移居於曲阿,投靠了與陶謙為敵的袁術。

袁術得了孫策,見他英勇無敵,遣他攻克了涇縣、陸康。並常嘆息說:「如果我有孫策這樣的兒子,死也不遺憾了。」

孫策在袁術處棲身久了,心中也十分郁悶。一天,他在庭中賞月,想到父親一世英雄,而自己卻淪落至此,不覺傷心落淚,扶欄大哭起來。

這時,忽聽背後一人大笑說:「伯符何故如此?先父在時,有事多與我策劃,今君有什么難事傷心至此?」

孫策回頭一看,原來是先父的從事官,丹陽故鄣人朱治。孫策收住淚水,讓座說:「策所哭的是恨我不能繼父之志啊!」

朱治問:「君為什么不向袁公路借兵,佯說去救舅父吳景,而實去江東圖大業?」

未等孫策答話,突然一個人闖進來說:「公等所謀,吾已知之。我手下有精壯兵馬百余,可助伯符一臂之力。只恐袁公不肯借兵與你。」

孫策抬頭一看,原來是袁術的謀士。汝南細陽人呂范。孫策在袁術處與呂范十分交好,此刻見他仗義而來,便讓座與其共議。

孫策對二人說:「我有家父留下的傳國玉璽在此。以它作為質當,向袁術借兵如何?」

呂范一聽,拍案叫好說:「袁術欲得此物久矣!若以此物為質,他必肯借兵。」

三人商議好後,各自回去歇息去了。

次日,孫策去拜見袁術,一見面就哭拜在地說:「臣父仇未報。如今舅父吳景又被揚州刺史劉繇逼迫。我母親及家眷都在曲阿,若老母再遇兵害,我還有何面目再立於世間?策請求借雄兵數千。渡江去救母難。主公若不肯信,我可留下亡父遺下的玉璽作為質當。」

袁術見孫策竟以玉璽為質來借幾千兵馬,心中暗自高興,欣然應允說:「我不是要你的玉璽。而是舍不得你啊!我借三千精兵。良馬五百給你,你平定揚州後,可要速回來。你現在官職低微,難掌大權,我現在封你為折沖校尉,殄寇將軍,即日領兵便行。」

孫策見袁術答應得如此痛快,心中暗自慶幸。當天便帶領朱治、呂范。及先父舊將程普、黃蓋、韓當等率兵南下而去。

劉備,孫策這里兩個三國里面的有名人物都運用了瞞天過海這個計策。那三國里面的另一國的主君曹丕當然也不會落後,他也運用過瞞天過海這個計策,而且,曹丕的瞞天過海計策得到的利益是最大的,他得到了漢朝的江山,這就是《三國演義》里面很有名的一個章節:假「禪讓」曹丕篡帝位。

曹丕承襲了父親曹操的魏王爵位,還不滿足,一心想當皇帝,但又不願落個篡位的名聲,於是演出了一場「禪讓」戲。

先是讓一般文官進見漢獻帝,說什么自曹丕襲魏王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當代漢之象,漢獻帝應該效仿古之堯、舜,以山川社稷禪讓給魏王。」

漢獻帝不忍將祖輩創建的400年江山拱手交給曹氏,曹丕又令曹洪、曹休帶劍進內宮把漢獻帝挾出殿來,竭盡威脅之辭,逼他讓位。

漢獻帝為保全性命,只得令人草擬禪國之詔,並送出國璽。

曹丕一見詔書和國璽,喜出望外,立即就要接受,司馬懿等一般文武勸阻曹丕,不可如此草率受禪。為了避免天下人議論,應該走一番形式,於是熱熱鬧鬧的「禪讓」戲開鑼了:

曹丕令人上表故作謙虛,稱自己德薄才疏,請另外求大賢受嗣天位。漢獻帝一見奏表,還以為曹丕是真推辭,就想趁勢作罷。群臣哪里肯放過,連忙說,當初封曹操為魏王時,他也是再三推辭,陛下你三降其詔,他方才答應了。

現在你也應該再次降禪位之詔,魏王曹丕肯定會應允的,不得已,漢獻帝又讓人二次擬了一份禪位詔書。

曹丕見到第二道詔書,倒是滿心歡喜,但又不以此為足。他認為要免除後世說我竊國篡位之名,光有兩道詔書還不行,應該築一「受禪壇」,選擇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盡到壇下,讓漢獻帝親自捧著國璽,雙手交給我,到那時就可以消除別人的猜疑和天下的議論了。

一想到這里,他又寫了一折,辭謝受禪的奏章。漢獻帝哪里知道其中原委,見他兩次推辭,疑惑不定。

這時一個叫華歆的大臣站出來說:「陛下你可以築一土壇,名叫『受禪壇』,只集滿朝文武和京城百姓,選擇一個良辰吉日,明明白白地禪位,一來好讓天下百姓黎民知道陛下是自願禪讓,二來你的子子孫孫也會正大光明地受到魏王恩澤,無人敢於加害的。」

漢獻帝見事已至此,只好照此辦理。於是差人在繁陽定下一塊地方,築起一座三層的高壇,選好日期,舉行禪讓儀式。

到了那天,受禪壇下集聚大小官僚400余人,虎威御林軍30萬分列前後,還有無數京城百姓,先請曹丕登壇,漢獻帝親奉國璽至台上,開讀禪讓的詔書,群臣在壇下跪聽詔書:

咨爾魏王!昔者唐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

讀完詔書,曹丕行八拜之禮,雙手接過詔書和國璽。登上帝位。

大小官僚在壇下立即山呼「萬歲」,朝賀新皇帝。當下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大魏。曹丕傳旨,大赦天下,追封父親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大臣華歆當即奏明魏帝說:「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漢帝既然將天下禪讓給陛下。他就應該另作安排,望陛下明確一下,將他安置在何處?」

說罷。讓漢獻帝到壇下跪著聽旨,曹丕當即封漢獻帝為山陽公,當日就要起行赴任。

華歆手按寶劍指著漢獻帝,厲聲喝道:「立一個新皇帝。廢一個舊皇帝。是古來就有的常理!現在的聖上仁慈,不忍加害於你,還封你為山陽公。你快打點行李,今日就離京,不是朝廷召見,不許你回來!」

此時的漢獻帝打落門牙只好往肚里咽,無話可說,只好叩頭謝恩。上馬離去。

壇下軍民等人見此情此景,也是傷感不已。已是喜不勝收的曹丕情不自禁地對群臣流露的第一句話是:「所謂舜、禹禪讓,我現在算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本來,從曹操起,就把漢獻帝玩於股掌之中,要立則立,要廢則廢,到了曹丕,廢掉一個獻帝,自己稱帝,似乎也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政治斗爭是復雜的,為避免當時者的議論,也為避免後人的責難,使出一條「禪讓」的謀略,熱熱鬧鬧地假戲真做,以達到混淆視聽,欺騙輿論的目的。

局外人或者不知道個中原委,還信以為真的,或者不大願意接受的事實,經他一宣傳一鼓動而改變了態度。

如果撇去曹丕的政治目的,不去說他,單就他制造假象,假戲真做以迷惑人的計謀而言,從商者倒是可以得到一些啟迪的。

當然,對於現代人而言,早就沒有了什么皇帝,沒有了帝位,但是,這並不是說瞞天過海這個計策在現代沒有什么用了,反而相反,瞞天過海這個計策在現代社會里面很是適用,特別是在商場上面,這個計策簡直是如魚得水,現在有著太多的商例和相關故事來作證這一點。

例如:20世紀60年代,一種名叫「處方409」的噴霧劑風行米國家庭,深受主婦們鍾愛。威-爾-森-哈-瑞-爾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穩穩站住了米國噴霧劑市場的半壁江山。

可好景不長,他的成功招人紅眼,引起了雜貨業大王波--克-特-甘-寶公司的注意。波-克-特-甘-寶公司斥巨資研制成功一種新的噴霧劑——「新奇」,它的質量和包裝都優於「處方409」。哈-瑞-爾探知「新奇」第一個試驗市場是丹佛市,就暗暗布下陷阱……。

第一個**陣就是「處方409」脫銷,家庭主婦們買不到「處方409」。這時「新奇」上場,主婦們抱著應急的心情一涌而上,以至於「新奇」的初試大獲成功,本部立馬全部投入生產。

這時候,哈-瑞-爾-下令把16盎司和半加侖裝的「處方409」包裝在一起,低價推出。並且哈-瑞-爾公司使出渾身解數大做廣告,整個營銷網絡為特價品促銷。

主婦們看見日常慣用的商品又回來了,而且價格如此便宜,紛紛搶購。這樣一來,她們可以半年不必再買清潔劑了,而這一切波-克-特-甘-寶公司還被瞞在鼓里!

當波-克-特-甘-寶公司花大筆資金在廣告時,消費者購買清潔劑的熱情已退了,幾個月過去,成效不大,不久「新奇」就在貨架上銷聲匿跡了,哈-瑞-爾公司重新占領了噴霧劑的市場。

解放前中國鋼筆市場曾被「派-克筆」占領。由於該公司生產鋼筆當時最負盛名,又有新品種「自來水筆」推出,所以,該公司發展到四五十年代正是高峰期。

匈-牙-利-貝-羅-兄弟發明了圓珠筆,打破了派-克公司一統市場的局面。由於圓珠筆實用、方便、廉價,一問世就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使得派-克公司生產大受打擊,身價也一落千丈,瀕臨破產。

該公司歐洲高級主管馬-科-利認為。派-克公司在圓珠筆的市場爭奪戰中犯了致命的錯誤,不是以己之長,攻人所短;反而以己之短。攻人所長。他籌集了足夠的資金買下了派-克公司,跟著立即著手重新塑造派克鋼筆的形象,突出其高雅、精美和耐用的特點,使它從一般大眾化的實用品成為一種顯示高貴社會地位的象征。

從這樣的戰略思想出發,采取了戰術措施,首先是,削減了派-克鋼筆的產量。同時將原來的銷售價提高了30%,其次增加廣告預算,加強宣傳以提高派克鋼筆作為社會地位象征物品的知名度。

英倫國女-王是英-聯-邦的元-首。其所用物品無不顯示其地位的高貴,因而,其用品的商標及生產廠家也就打上了高貴的烙印。

馬-科-利深知這一點,他煞費心機。再三努力。讓派-克鋼筆獲得了伊-麗-莎-白-二-世所用筆的資格。

方向對頭,措施得力,馬-科-利的戰略目標實現了。

1989年,派-克鋼筆又一次提高了售價,老的以實用為標志的派-克鋼筆沒落了,老派-克公司也因此不復存在;新的派-克鋼筆卻以炫耀、裝飾為標志的形式還魂了,派-克公司隨之也新生了。

上面的這兩則故事里面運用瞞天過海這個計策的都是有著一定實力的人,好像不具有什么很廣的代表性。好像普通人不能夠運用瞞天過海這個計策似的,不過。有這樣想法的人就錯了,因為,只要你聰明,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很好的運用瞞天過海這個計策!

克-羅-克原先是米國的一個窮光蛋,沒讀完中學就出來做工,以養家糊口,維持生存。後來,他在一家工廠當上了推銷員,一方面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他在推銷產品過程中走南闖北,結識了不少人,交了許多朋友,增長了見識,積累了大量有關經營管理方面的寶貴經驗。

一段時間後,他開始越來越不滿足於給別人當雇員了,一心想創辦自己的公司。

可選擇哪一行呢?「民以食為天」,他通過市場調查發現,隨著人們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當時米國的餐飲業已遠遠不能滿足已變化了的時代的要求,亟需改革,以適應億萬米國人的快餐需求。

想歸想,要將其變成現實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必須為之付出一定的代價。克-羅-克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資金問題,要實現鴻鵠之志沒有啟動資本就如同「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及。「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話一點不假。

對於一貧如洗的克-羅-克來說,自己開辦餐館又談何容易呢?

思來想去,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在做推銷員工作時,曾認識了開餐館的麥-克-唐-納兄弟,自己倒不如憑雙方交情先打入其內部學習,以最終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

主意已定,他找到麥氏兄弟。對其進行了一番贊美後,話鋒一轉,開始講述自己目前的窘境。待博得對方的同情後,便不失時機地懇請麥氏兄弟無論如何要幫他這個忙,答應他留在餐館做工,哪怕是做一名跑堂的小伙計也行,否則,他的日常生活將面臨危機。

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接觸中,克-羅-克深知這兩位老板的心理特點。為盡早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他又主動提出在當店員期間兼做原來的推銷工作,並把推銷收入的5%讓利給老板,麥氏兄弟見有利可圖,且又考慮到眼下店里確實人手不足,便十分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要求。

克-羅-克進入快餐店後,很快就掌握了其實力與條件。為取得老板的信任,他工作異常勤奮,起早貪黑,任勞任怨;他曾多次建議麥克兄弟改善營業環境,以吸引更多的顧客;

並提出配制份飯、輕便包裝、送飯上門等一系列經營方法,以擴大業務范圍,增加服務種類,獲取更多的營業收入;還建議在店堂里安裝音響設備,使顧客更加舒適地用餐;

他還大力改善食品衛生,狠抓飲食質量。以維護服務信譽;認真挑選店堂服務員,盡量雇佣動作敏捷、服務周到的年輕姑娘當前方招待;而那些牙齒不整潔、相貌平常的人則安排到後方工作,做到人盡其才。確保服務質量,更好地招待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