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斷點(1 / 2)

「萍萍,菁菁,你們現在的修為還只有煉氣期一層,而煉氣期一層的修為僅僅是剛剛邁進修真者的門檻里面,現在的你們知識相當於武者里面的後天一層的武者。

後天一層的武者在實力上確實是比起普通人強大了很多,但是,他在武者的境界里面,是墊底的存在,並且,要是普通人手上有一些槍支的話,對於後天一層的武者威脅還是很大。

後天一層的武者沒有護身罡氣,因此,對於子彈的抵抗力很低,那為什么後天一層的武者不能夠修煉護身罡氣?這里面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後天一層的武者的真氣量不夠修煉護身罡氣的,武者想要在自己的身體外面布置上一層護身罡氣,首先,他體內就得有能夠支持護身罡氣存在的真氣量。

有了充足的真氣,接著武者還得有滿足護身罡氣的身體強度,而這些後天一層的武者都不具備,所以,後天一層的武者再是什么向往護身罡氣,他都修練不了。

這樣的道理放在修真上面也是同樣的適用,所以,對於萍萍,菁菁你們來說,現在開始修煉符籙還是早了些,因為,你們的身體強度和身上的法力數量,還滿足不了符籙的畫制。

符籙的畫制會引來天地之力,以你們現在的修為和身體強度根本抵+%,擋不住天地之力對你們身體的沖擊,而一旦你們抵擋不住天地之力對你們身體的沖擊,那你們會有什么樣的結果,那是可想而知的了。

不要看我前面說起天地之力好像是很簡單。很容易抵擋似的,其實。真正的天地之力想要抵擋起來,很難。很難!

就像是大自然的胎糞一樣,氣象預報早就做出了台風的氣象預報,而我們現在的科技這樣的發達,因此,很多人都會猜想,是不是我們可以把這些台風直接給弄沒了,這樣的就不會有台風的危害了。

但是,現實呢?現實是這樣的事情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現在的科技是很發達,但是。面對著台風這樣強大的天地之力,科技還是無能為力的。

也許還有一些人不相信,總以為我們或者在西方國家的手上的科技還是能夠治台風的,那我在這里就反問這些人一句,那就是,要是真的有了治台風的方法,那為什么地球上所有的國家在面對著台風天氣的時候,還是知識預報,而不是去治呢?

要知道。台風天氣對於每一個國家的經濟都由著很大的損害的,台風過後,當地的損失輕則幾千萬,重則甚至能夠達到幾百億。幾千億,這樣巨大的損失,要是國家有治台風的手段。早就用出來了。

損失的數目一旦到達上億的規模了,沒有一個國家會不重視。但是,到現在。面對著台風天氣,宿友的國家還是只有預報,然後就是准備救災措施……….

大自然的天地之力不是我們現在能夠抵抗的,同樣的,畫制符籙的時候產生的天地之力,也不是那樣簡單就能夠抵抗的,你的修為要是沒有達到那一步,就去對抗天地之力,那你是在找死。

所以,萍萍,菁菁,你們今天只要看我畫制呼風喚雨符籙,增加點見識就行了,至於親手畫制呼風喚雨符籙這樣的事情,還是等萍萍和菁菁你們的修為提升到煉氣期三層再說。」

趙朝綱解釋的這樣清除,其實也是在打圓場,畢竟剛剛趙朝綱是斥責了柳菁菁一番的,趙朝綱這樣說,就是在向柳菁菁解釋,就算是她想要修煉符籙,現在也還早的很,最起碼得等柳菁菁的修為達到煉氣期三層才行。

「明白了,朝綱,我們清楚了,在沒有達到煉氣期三層的修為之前,我們不會去觸碰符籙的,朝綱,你就放心吧!」

柳菁菁和李麗萍異口同聲的回答趙朝綱,而且,同時柳菁菁的臉上的氣色好看了很多,再沒有什么委屈的臉色了,趙朝綱的這番解釋起到了很積極的作用。

趙朝綱一直注意著柳菁菁,所以,柳菁菁臉上神色的變化趙朝綱是看的一清二楚,一看到柳菁菁臉上再沒有什么委屈的神色,趙朝綱心里面動力十足:「萍萍,菁菁,注意了,我要開始煉制呼風喚雨符籙了。」

趙朝綱的神色開始嚴肅起來,一開始做事情,趙朝綱就不會再嬉皮笑臉的,做事情就得有做事情的樣子,嬉皮笑臉的做事情,絕對不是在做事情,而且,這樣去做事情,最終也不會成功。

「呼風喚雨符籙是用來召喚天上的風雨的,所以,我們引來的天地之力,就是風雨雷這些天地之力,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得弄清楚這些天地之力的前後順序。萍萍,菁菁,相信你們也應該明白風雨雷這三種天地之力的前後順序吧!」趙朝綱一邊問李麗萍和柳菁菁,一邊開始拿起了符筆。

「嗯,朝綱,我們明白的,風雨雷這三種天地之力的順序是先有風,再有雷,最後才是雨,是不是這樣的,朝綱?」李麗萍和柳菁菁很快就回答了趙朝綱的問題。

「嗯,你們說的很對,風雨雷這三種天地之力的順序就是先風、再雷,最後雨,這和下雨天下雨時候是一模一樣的。」趙朝綱肯定了李麗萍和柳菁菁的回答。

「看好了,我馬上就要開始畫制符籙了。」趙朝綱這樣說著,然後直接把手中的符筆浸入了噬水獸那已經提純完的血液里面,經過提純的噬水獸血液原本那股腥臭味,還有那暗紅色的雜質都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散發著清香的,碧綠色墨汁。

「叮咚……..!」一聲很是清脆的聲音,這是符筆筆尖的墨汁滴下來,滴到噬水獸獸角里面發出的聲音。一聽這清脆的聲音,就知道。由噬水獸血液提純而來的墨汁是多么的珍貴。

就像是山間的山泉一樣,越是品質高的山泉。在水滴滴下來的時候發出的聲音就越是清脆,同樣的,越是品質高的山泉,它的色澤越加的晶瑩剔透,透明的好像是完全沒有一點雜質似的。

「朝綱,這個噬水獸的血液提純的真是成功啊,原本是暗紅色的血液,現在居然直接變成了這樣干凈的青綠色墨汁了,而且。味道又是那樣的好聞,修真的手段真是神乎其技啊!」

這是柳菁菁在發出感嘆,噬水獸血液是什么樣的,之前柳菁菁和李麗萍都看到過,比起那些豬血,或者什么其他野獸的血液,噬水獸的血液更加的血腥,不過,僅僅經過因此真火的提純。這些原本難看不已的噬水獸血液居然邊的像是翡翠似的那樣美麗,這讓柳菁菁不得不再一次感嘆修真手段的神奇。

「呵呵,菁菁,修真者本來就是神奇的代表。要知道,修真者最後是能夠成仙的存在,所以。修真者有一些神奇的手段,不值得什么大驚小怪的。」趙朝綱輕笑著:「符籙。煉丹,煉器。法力的修煉等等,這些東西里面有哪個是不神奇的?所以,菁菁,對於修真的神奇,你還是見怪不怪吧!」

「嗯,朝綱你說的很對,對於修真的神奇我確實是應該見怪不怪,不說朝綱你就是修真者了,就連我也是修真者,所以,對於這樣的事情,我還真是的見怪不怪了。」聽了趙朝綱的話之後,柳菁菁很是認同的說道,確實,對於她來說,確實是得對於修真的神奇手段見怪不怪,不然,柳菁菁這個修真者的身份不是……….

其實柳菁菁會發出這樣驚奇的聲音來,也不怪人柳菁菁,因為,柳菁菁接觸修真也僅僅是一年之前的事情,一年的時間太短了,這樣短的時間,想要一下子讓柳菁菁適應修真的神奇,一下子不再對修真的神奇說什么,那還真的是很難,很難!

就像是當兵一樣,成為了士兵,槍支這些東西接觸的就很多了,照理說這些兵在看到槍支的時候,或者在看到別人在射擊的時候,心里面不會有什么大的波動,因為,他們已經看多的槍支,射擊多了子彈了,但是,一旦這些士兵們在看到槍支,看到別的士兵在射擊的時候,這些士兵們的心里面,還是會有激動。

這些士兵們為什么心里面還會這樣的激動?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士兵們對於槍支餓接觸時間太短了,一兩年的訓練時間里面,這些士兵雖然不止一次的摸過,甚至是射擊過槍支,但是,他們心里面對於槍支的喜愛之情,驚喜之情還很是濃郁。

再說了,對於男人來說,槍支天生具有無窮的吸引力,把一只槍放在男人的面前,每一個男人都會心動,就像是西方國家的那些男人一樣,只要有經濟實力的,哪一個男人的家里面不是有那么幾把槍支,有的甚至直接在自己的家里面弄了一個槍支倉庫,為的就是用來裝他買來的那些槍支。

這些男人手里面已經有槍支了,也玩了很多年了,照理說這些男人對於槍支因該是不再趕到驚奇,不再稀罕槍支了,但是,結果了,只要是經濟條件允許,這些男人會一把把的把槍支買回家里面。

女人也是一樣,不管女人的衣櫃里面有多么多的衣物,甚至是衣櫃里面都已經裝不下衣服了,但是,女人們還不是會無限制的把衣服買回家。

再有,就像是送花,不管是你送給她多少花,最後她的臉上都會露出驚喜的笑容,當然前提是你喜歡她,而她也喜歡你,所以,柳菁菁對於修真的神奇發出感嘆,並沒有什么問題,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

「風從雲,所以,我們想要把風之力引導到符紙上面,我們就需要在符紙上面畫制雲紋,雲紋是最好的引導風之力的載體。」趙朝綱一邊解釋著怎么把天地之力里面的風之力引導下來的辦法,一邊拿著符筆,開始在符紙上面畫制雲紋了。

「雲紋的畫制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兩點。一個是雲紋的畫制你得畫出雲的韻味來,另一個則是。你畫出來的雲紋最好不好出現斷點,否則。一旦出現了斷點,這張符紙的威力就會相應的下降一點,雲紋里面的斷點越多,符紙的威力就下降的越多。」

「斷點?朝綱,這是什么?」李麗萍問道,斷點這樣的東西,李麗萍是一點都不了解。

「萍萍,菁菁,斷點其實就是你法力在符紙上面輸出的斷續點。雲紋的畫制很難,特別是需要畫出雲的韻味,這樣的話,對於雲紋的線條要求很高。

不過,人的精神是有限的,再加上天地之力不是那樣好引導的,所以,在畫制雲紋的線條的時候,修真者自然而然的會出現那么一絲停頓。而一出現停頓,相應的,在雲紋的線條上面就會出現一個斷點。

法力的輸出中斷了,雲紋的線條上面理所當然的會出現斷點了。還有,修真者的法力也是有限的,要是修真者在畫制雲紋的時候法力不濟了。那同樣的,雲紋的線條上面也是出現斷點。這也是為什么符籙的煉制最低的修為都得在煉氣期三層才行的一個原因。

修真者的修為沒有達到煉氣期三層,那他身體內的法力根本不足以支持修真者花完一條符籙的紋路。從而讓符籙的紋路里面出現了無數的斷點,符籙的紋路里面的斷點數量是有限制的,一旦這個斷點的數量超過了限制,那這張符籙就算是毀了。

因此,修真者在修為好沒有到達煉氣期三層之前,最好是不要去碰符籙的煉制,因為,他根本不會成功。當然了,總會有那么一些自認為厲害的傻瓜不聽勸,硬要以煉氣期一層,或者兩層的修為去煉制符籙。

這樣的自大的修真者在修真界里面還是很多的,可是,結果呢,打臉被打的『啪啪』響,而且,最終這些修真者在符籙上面,在沒有什么進展,一輩子都練不成一張符籙。」

「一輩子都練不成一張符籙?朝綱,這是為什么啊?這些修真者的修為總會提升上去的,那他們後來總可以煉制成符籙的啊。」一邊的柳菁菁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菁菁,這個事情是千真萬確的,這些修真者九層九以上,在今後的修真生涯里面,再沒有煉制成一張符籙,哪怕是最低等的符籙。」趙朝綱反駁了柳菁菁,這讓柳菁菁更加的好奇了,這是為什么啊?

「朝綱,你說說原因。」這一次是李麗萍在說話了,她對於趙朝綱說的這些話也是很好奇,符籙的煉制並不難,就算是這些修真者在煉氣期到時候修練不了符籙,但是等到他們的修為達到了築基期,金丹期,甚至是元嬰期之後,他們再去修煉福利,難道還不行?

「萍萍,菁菁,這里面的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這些修真者心里面對於符籙的煉制已經產生了失敗的心魔,還有,天地之力對於他們的排斥也很重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說的確實是很有道理,但是,這句話並不是在所有的事情上面都能夠通用的,很多的人,在還沒有引來成功的時候,就已經被失敗擊敗了,他們失去了獲取成功的信心,而且,有的事情,就算是你投入再大的精力,最終還是鬼失敗的,因為,你的條件根本達不到成功的最低條件。

就像是讓一個小學文化的人去駕駛最先進的戰斗機,他根本沒有駕駛戰斗機的幾個,所以,一旦這個人真的上去駕駛戰斗機了,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機毀人亡。

並且,這樣的失敗,就算是這個人再是怎么努力,最終迎接他的還是失敗,小學文化根本駕駛不了戰斗機,就算是他這個時候全身心的去學習文化知識,但是,等到他的知識能力達到了可以駕駛戰斗機的時候,他的身體素質已經達不到駕駛戰斗機的條件了。

那些只有煉氣期一層,兩層的修真者直接去煉制符籙,他們這個時候就相當於是這個只有小學文化的人,再是怎么努力,最終都不會成功。

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失敗,再是一次次的 努力再是一次次的失敗。最後,直接是告訴你就算是你再是努力。失敗的結局已經是注定的了,你要是遇上這樣的事情,你的心里面會不沮喪,會不失去信心。

更何況,修真者溝通天地之力失敗的次數一多,天地之力對於這個修真者的排斥力就會越來越強,最終甚至只要是這個修真者剛剛開始引導天地之力,天地之力直接會發出最強大的攻擊,把這個修真者給排斥出去。

所以。這樣不自量力的修真者,最終能夠突破煉氣期三層的數量其實很少,修真者在修真的過程里面,一旦被天地之力排斥了,那他的修真前途也就毀了,要知道,修真者修真可是修的天地之力,現在連天地之力都排斥他的了,他還修真個屁啊!

所以說了。萍萍,菁菁,為人做事,得量力而行啊!」

………………………………………………………………………………………………….

是啊。為人做事,確實是的量力而行!

做事要量力而行,做事業謀前程應該有個目標。不然就會動力不足。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量力而行。不能追求太高太大沒法辦到的事情。量力而行就是實事求是,就是適可而止、急流勇退。你可以爬到山頂。但不能在那里久留。

謀事在人,要量力而行的謀事,不論做何事情都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根據自己的財力、能力去謀劃去辦理,不能超出客觀現實而異想天開。

量力而行還要知恥知足,不能厚臉皮黑心肝,不能人心不足蛇吞象。

量力而行就是要自知之明,自己能飛多高落多遠心里要明白。量力而行就是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統一,一分為二地看問題,見機行事,隨機應變,不能只認一個理,也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大家想畢都知道濫竽充數的故事,當時南郭先生混跡於龎大的樂隊之中,無非是為生存所迫想混碗飯吃而已。只不過他不擅長吹竽罷了,結果好景不長,原形畢露,原本可以維持生計的辦法也被國王所識破,南郭先生只好惶惶然而逃之夭夭,結果成為傳世笑談。

其實,南郭先生並不懂自己,只是糊糊塗塗混日子。人常說:紅花還需綠葉襯,既然沒有做紅花的天資,那就心甘情願的做個綠葉;既然做不了技藝精湛的樂手,何如做一名力所能及的歌者或勤雜工。

盡管一時得不到國王的賞識和重用,就謀生而言,要想混碗飯吃怕也不是件很難的事。從某種角度上講,靠自己的真才實學求得生存,到也心安理得。

米國前總統尼--克--松的哥哥是個農場主,在收獲時他親自在地里挖土豆,他的快樂不見得比尼--克--松在白宮當總統少。

乞丐在牆角曬太陽的悠閑,是整天為滿足私欲而忙碌的人們所無法體會的。

南郭先生之錯不在於他『濫竽充數』,而在於他不懂得認識自己,不懂得生存要量力而行,是他自不量力,用欺世盜名的手段去騙取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並以此達到不勞而獲的謀生目的。

佛家里面也有著這么一則故事,為的也是告誡人們要量力而行!

故事是這樣的: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隱居在山林中。但是,由於他的人品很高,人們都千里迢迢來尋找他,想跟他學些生活方面的竅門。

有一次,當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高僧正從山谷里挑水。人們注意到,他挑得不多,兩只木桶里的水都沒有裝滿。

按他們的想象,高僧應該能夠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可是高僧為什么不把桶挑滿呢?

他們不解地問:「高僧,這是什么道理?」

高僧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會適得其反。」